一、考纲透视英语知识运用是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客观题。根据最新《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规定,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一篇含有20个空的短文(240-280词),并在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四个备选项中挑选最佳答案填空,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从历年考试大纲对此部分进行调整的规律来看,1997年、2001年和2002年的改动比较显著。
1997年完形填空文章的选材从科普类过渡到社会生活类,此后开始涉及到工农业、法律、信息、社会和青少年成长的话题。社会生活类题材成为完形填空出题的主导趋势。
2001年完形填空从10个空增加到20个空,每空由1分减为0.5分,在有限长度的文章中增加题量意味着难度增大,有时需要在一个不完整句内填出3个信息。考题涉及到更多的词汇辨析知识,以往的词汇语法部分取消后在这里得到了弥补。
2002年完形填空部分正式更名为“英语知识运用”,列在听力部分之后,仍然是20个空,错误选项干扰性较强,不易得分。
2005年大纲虽有较大的变动,取消了听力理解部分,使“英语知识运用”成为第一部分,但对其要求并未做任何改动,实际考试中测试点的分布仍类似于2003年和2004年,即词汇辨析及使用占55%:语法句法占20-25%;词组及习惯用语占10%;介词及连词的使用占15%。二、命题研究这项测试考查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通过有目的地破坏短文句子与句子、词与词之间潜在的连续的逻辑关系,从语篇的角度综合测试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对词汇的掌握、语法规则的应用以及对英语惯用法的熟悉程度。
由于英语知识运用是在语篇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因此命题者一般考查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语篇水平。即考查能否看懂全文,能否看懂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英语知识运用这种测试形式不同于单纯的语法选择题,它所有题目的设计都是建立在语篇基础之上的。因此,考生选择的答案必须而且只能符合上下文的需要。我们在研究近年考研试题的过程中。发现英语知识运用中近。70%的题目中的四个选项从语法的角度看都讲得通,但究竟选哪一个必须根据上下文语境解决。这就要求考生洞察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能将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孤立起来,要透过这些表面的东西看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一开始读的时候,就要快读,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抠,一边读,一边跟着作者的思路走,遇到生词,不要马上查字典,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构词法猜测这个词的含义,在猜出这个词的意思之后,再查字典验证一下。如果考生能坚持采用这种科学的阅读方法,那么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对词义的猜测将屡屡与词典上的含义不谋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