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Visual Basic数据采集与串口通信测控应用实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5225955
  • 作      者:
    李江全,汤智辉,朱东芹等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20个主流的典型案例,数据采集与控制程序设计典型实例,串口通信程序设计典型实例,集散控制系统及程序设计典型实例。
  全面阐述VisuaIBasic在数据采集和串口通信开发中的应用,以实战的方式详细介绍VisualBasic开发测控程序的步骤与方法,实战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
展开
内容介绍
  《Visual Basic 数据采集与串口通信测控应用实战》从测控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Visual Basic(缩写VB)开发测控程序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内容包括在VB工程中调用ActiveX控件和DLL动态链接库等开发板卡数据采集与控制程序,在VB工程中利用MSComm控件、调用API函数等方法开发串口通信程序等。每种程序都提供了多个设计方法,每个设计都提供了线路图、详细的任务实现和完整的程序代码,所有代码均编译通过。
  书中提供的典型测控应用实例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学习者可以按步骤用VB编程实现各种测控功能,实践操作性强是《Visual Basic 数据采集与串口通信测控应用实战》的特色。
  《Visual Basic 数据采集与串口通信测控应用实战》内容丰富,论述深入浅出,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测控仪器等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从事计算机测控系统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计算机测控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它是计算机技术(包括软件技术、接口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检测和传感技术有机结合、综合发展的产物。计算机测控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将检测与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并设计出所需要的计算机测控系统。计算机测控系统作为当今工业测控的主流系统,已取代常规的模拟检测、调节、显示、记录等仪器设备和很大部分操作管理的人工职能,并具有较复杂的计算方法和处理方法,用以完成各种过程测控、操作管理等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在冶金、化工、电力、自动化机床、工业机器人控制、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工业控制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应用成果,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含义与工作原理
  1.1.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含义
  人类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方法获得反映客观事物的量值,这种操作称为测量或检测;也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支配或约束某一客观事物的进程结果,达到一定的目的,这种操作称为控制。
  按照任务的不同,控制系统可以分为3大类,即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和测控系统。
  ·检测系统单纯以检测为目的的系统。主要实现数据的采集,又称为数据采集系统。
  ·控制系统单纯以控制为目的的系统。主要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测控系统测控一体化的系统,即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使控制对象实现预期要求的系统。
  工程上,大量的实际系统是测控系统,通常把测控系统也称为控制系统。
  所谓计算机测控,就是利用传感器将被监控对象中的物理参量(如温度、压力、液位、速度等)转换为电量(如电压、电流),再将这些代表实际物理参量的电量送入输入装置中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量,并且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中以数字、图形或曲线的方式显示出来,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而迅速地了解被监控对象的变化过程。除此之外,计算机还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随时进行分析、统计和显示并制作各种报表。如果还需要对被监控的对象进行控制,则由计算机中的应用软件根据采集到的物理参量的大小和变化情况与工艺要求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然后在输出装置中输出相应的电信号,推动执行装置(如调节阀、电动机)动作从而完成相应的控制任务。
展开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测控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含义与工作原理
1.1.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含义
1.1.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任务和特点
1.2.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任务
1.2.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特点
1.3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
1.3.1 测控系统硬件组成
1.3.2 测控系统软件组成
1.4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分类
1.4.1 按功能分类
1.4.2 按设备形式分类
1.5 计算机测控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
1.5.1 面向机器的语言
1.5.2 高级语言
1.5.3 组态软件

第2章 Ⅶ程序设计基础
2.1 VB语言概述
2.1.1 VB语言的特点
2.1.2 VB中文版集成开发环境
2.1.3 VB的操作对象
2.2 VB程序设计步骤
2.2.1 建立新工程项目
2.2.2 设计程序界面
2.2.3 设置对象属性
2.2.4 编写程序代码
2.2.5 运行应用程序
2.2.6 保存应用程序
2.2.7 编译形成可执行文件
2.2.8 打包发布
2.3 VB控制语句的使用
2.3.1 赋值语句
2.3.2 条件语句
2.3.3 选择语句
2.3.4 循环语句
2.4 VB内部函数
2.4.1 数学函数
2.4.2 字符串函数
2.4.3 日期与时间函数
2.4.4 转换函数
2.4.5 判断函数
2.4.6 颜色设置函数
2.4.7 字符串的处理
2.5 VB用户界面设计
2.5.1 内部控件
2.5.2 ActiveX控件
2.5.3 对话框
2.5.4 菜单设计
2.5.5 工具栏设计

第3章 基于板卡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3.1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组成
3.1.1 硬件子系统
3.1.2 软件子系统
3.1.3 系统特点
3.2 数据采集卡概述
3.2.1 数据采集卡的产生
3.2.2 数据采集卡的输入与输出信号
3.2.3 数据采集卡的类型
3.2.4 数据采集卡的性能指标
3.3 多功能板卡的安装
3.3.1 PCI1 710HG多功能板卡介绍
3.3.2 用PCI1 710HG多功能板卡组成测控系统
3.3.3 PCI.1 710HG板卡设备的安装
3.3.4 PCI.1 710HG板卡设备的测试
3.4 VB与数据采集
3.4.1 VB数据采集概述
3.4.2 ActiveDAQ控件的安装
3.4.3 ActiveDAQ控件说明
3.5 数据采集卡的编程方式
3.5.1 软件触发方式
3.5.2 中断传输方式
3.5.3 DMA数据传输方式
3.6 在VB环境下建立ActiveDAQ应用工程

第4章 数据采集与控制程序设计典型实例
4.1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入程序设计
4.1.1 设计目的
4.1.2 设计用软、硬件
4.1.3 硬件线路图
4.1.4 设计任务
4.1.5 任务实现
4.1.5.1 任务实现(一):利用ActiveDAQ控件实现模拟量输入
4.1.5.2 任务实现(二):利用DLL函数实现模拟量输入
4.2 基于板卡的模拟量输出程序设计
4.2.1 设计目的
4.2.2 设计用软、硬件
4.2.3 硬件线路图
4.2.4 设计任务
4.2.5 任务实现
4.2.5.1 任务实现(一):利用ActiveDAQ控件实现模拟量输出
4.2.5.2 任务实现(二):利用DLL函数实现模拟量输出
4.3 基于板卡的开关量输入程序设计
4.3.1 设计目的
4.3.2 设计用软、硬件
4.3.3 硬件线路图
4.3.4 设计任务
4.3.5 任务实现
4.3.5.1 任务实现(一):利用ActiveDAQ控件实现开关量输入
4.3.5.2 任务实现(二):利用DLL函数实现开关量输入
4.4 基于板卡的开关量输出程序设计
4.4.1 设计目的
4.4.2 设计用软、硬件
4.4.3 硬件线路图
4.4.4 设计任务
4.4.5 任务实现
4.4.5.1 任务实现(一):利用AetiveDAQ控件实现开关量输出
4.4.5.2 任务实现(二):利用DLL函数实现开关量输出
4.5 基于板卡的计数器输入程序设计
4.5.1 基于板卡的计数器输入程序设计目的
4.5.2 基于板卡的计数器输入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4.5.3 基于板卡的计数器输入程序硬件线路图
4.5.4 设计任务
4.5.5 任务实现
4.5.5.1 任务实现(一):利用ActiveDAQ控件实现计数器输入
4.5.5.2 任务实现(二):利用DLL函数实现计数器输入
4.6 基于板卡的脉冲量输出程序设计
4.6.1 基于板卡的脉冲量输出程序设计目的
4.6.2 基于板卡的脉冲量输出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4.6.3 基于板卡的脉冲量输出程序硬件线路图
4.6.4 设计任务
4.6.5 任务实现
4.6.5.1 任务实现(一):利用ActiveDAQ控件实现脉冲量输出
4.6.5.2 任务实现(二):利用DLL函数实现脉冲量输出
4.7 基于板卡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程序设计
4.7.1 基于板卡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程序设计目的
4.7.2 基于板卡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4.7.3 基于板卡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程序硬件线路图
4.7.4 设计任务
4.7.5 任务实现
4.7.5.1 任务实现(一):利用ActiveDAQ控件实现温度测量与控制
4.7.5.2 任务实现(二):利用DLL函数实现温度测量与控制

第5章 、VII与串口通信
5.1 串行接口简介
5.1.1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5.1.2 RS-232C串口通信标准
5.1.3 串口通信线路连接
5.1.4 计算机中的串行端口
5.2 串行通信控件MSComm
5.2.1 MSComm控件处理通信的方式
5.2.2 MSComm控件的弓I用
5.2.3 MSComm控件的常用属性
5.2.4 MSComm控件的事件
5.2.5 MSComm控件通信步骤
5.3 应用API函数
5.3.1 动态链接库与API函数
5.3.2 VB与动态链接库
5.3.3 API函数声明
5.3.4 与串口通信有关的API函数
5.3.5 利用.API函数实现串口通信的查询法
5.4 直接端口访问
5.4.1 动态链接库(DLL)的生成
5.4.2 VB对动态键接库(DLL)的读写
5.4.3 VB程序访问串口的方式
5.5 串口通信调试
5.5.1 调试软件
5.5.2 串口调试应用实例
5.5.3 用虚拟串口调试

第6章 VB串口通信程序设计典型实例
6.1 PC与P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6.1.1 PC与P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目的
6.1.2 PC与P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6.1.3 :PC与PC串口通信程序硬件线路图
6.1.4 设计任务
6.1.5 任务实现
6.1.5.1 利用MSComm控件实现字符型数据发送与接收
6.1.5.2 利用API函数实现字符型数据发送与接收
6.1.5.3 利用MSComm控件实现PC双串口互通信
6.2 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6.2.1 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实训目的
6.2.2 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6.2.3 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硬件线路图
6.2.4 设计任务
6.2.5 任务实现
6.2.5.1 利用KeilC5l实现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任务1
6.2.5.2 利用VB实现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任务1
6.2.5.3 利用KeilC51实现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任务2(方法1)
6.2.5.4 利用VB实现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任务2(方法1)
6.2.5.5 利用。KeilC51实现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任务2(方法2)
6.2.5.6 利用VB实现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任务2(方法2)
6.3 PC与智能仪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6.3.1 PC与智能仪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目的
6.3.2 PC与智能仪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6.3.3 PC与智能仪器串口通信程序硬件线路图
6.3.4 设计任务
6.3.5 任务实现
6.4 PC与PL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6.4.1 PC与PL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目的
6.4.2 PC与PL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6.4.3 PC与PLc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硬件线路图
6.4.4 设计任务
6.4.5 任务实现
6.4.5.1 PC与西门子S7.2 00PLC串口通信
6.4.5.2 PC与三菱FXzN-32MRPLC串口通信
6.5 PC与读卡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6.5.1 PC与读卡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目的
6.5.2 PC与读卡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6.5.3 PC与读卡器串口通信程序硬件线路图
6.5.4 设计任务
6.5.5 任务实现
6.6 PC与GSM模块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6.6.1 PC与GSM模块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目的
6.6.2 PC与GSM模块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6.6.3 PC与GSM模块串口通信程序硬件线路图
6.6.4 设计任务
6.6.5 任务实现
6.7 PC与调制解调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6.7.1 PC与调制解调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目的
6.7.2 PC与调制解调器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用软、硬件
6.7.3 PC与调制解调器串口通信程序硬件线路图
6.7.4 设计任务
6.7.5 任务实现:
6.7.5.1 用VB编程实现向调制解调器发送指令并接收返回的字符
……
第7章 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程序设计典型实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