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罗伯特·福特纳把菊花从日本带到欧洲。它很快成为东方的象征。每到秋天,它就出现在花店里、花展上,鲜艳、热烈、神秘的辉煌令人惊叹不已,它是大型舞会,尤其是在专门为对菊花表示敬意而举行的舞会上的装饰物。但它最常出现在秋季缅怀逝者的日子里,里尔克写道:“那是白菊花的日子,我几乎要为它的辉煌而战栗。”
19世纪,它几乎是深秋时节唯一能经受住寒露、重雾甚至严霜的花卉了。作为11月开的花,它很快便被赋予怀念已故亲人的含义。这种花花冠巨大,放在室外太易弄脏了,或许可以作为代表异国情调的礼物,单独的一支就可献给女主人了。此种用处在菊花身上体现得比在任何花上都明显。。
在它的故乡中国,它是秋天的宣告者和象征。同样的特征在不同的文化里会表达出截然相反的意义,这一点大约没有哪一种花卉能像菊花了。在中国它首先是“长寿”的象征——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愿望之一。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中国农历的9月9日是举国欢庆的重阳节,也有菊花节之称。汉语中“九”与“久”的谐音, “久”意味“长久”,也就是“长寿”。由食物、赏菊或居于野菊处而流传的故事,在中国俯拾即是。
自陶渊明开始,菊花成为离群索居的象征,他在一首著名的诗中写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它最重要的意义应该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美丽”,从而也是力量的象征:待百草凋零,它才开放。
公元4世纪的时候,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12世纪时,16瓣的菊花一直是日本国家和皇室的象征,当时的天皇禁止平民栽培这种花,它成为权力的标志了。
日本的手工艺品中常常有描绘水中一枝重瓣菊花的形象,它代表的是臣子对君王的忠心与顺从。这个象征的起源背景是:当时的后乌羽天皇曾把一碗浸有一朵菊花的米酒赐给战斗中表现忠勇的臣子楠木正成,以示特别嘉奖。和中国一样,日本也是9月9日过菊花节,到节日那天,几乎人人都要饮一碗菊花浸的米酒。
20世纪中叶起,“四季菊”风行全世界。当时一些植物学研究机构特别注意植物的生长周期,他们发现菊花(还有紫菀属植物)在光照时间长的时候枝叶生长迅速,而从8月起,白天明显缩短,这些秋季开花的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起了变化,于是它们几乎不再长大了,其植株开始孕育花蕾。这个秘密一旦揭开,人们就可以通过遮蔽花棚的方法,轻而易举地缩短日照时间,以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植株只接受9个小时的光照,余下的15个小时对它来说就是黑夜,于是它马上就开始准备传宗接代了。待到花蕾明显结好,再重新给它正常的光照时间,以保证花朵的质量。也恰恰是这种植物独一无二的习性,使得它的生长很容易被懂得这一秘密的人所操纵。
不过,这样的菊花在春季和夏季实际上是没有销路的。“秋花”、“扫墓花”的象征已被牢牢地固定下来,以致大众在其他季节拒绝买它,花店也只能把它加工成葬礼用花。只有等到花草种植者们培育出全新的、单瓣的、花形像法兰西菊的浅色品种时,只有菊花变得不再像菊花了,才能瞒过顾客卖出去,随之而来,菊花的象征意义也就被破坏了。P25-28
展开
——孔子
玫瑰集花之荣耀与魅力,春之兴趣与关照于一身,并使众神欢愉。
——歌德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佛祖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就卖掉一块,好买水仙。面包滋养你的身体,水仙则滋养你的灵魂。
——先知穆罕默德
祖父一直对我说玫瑰代表着秘密,过去他在家打电话,不想让我打搅时,总是在他办公室门上挂一朵玫瑰,他让我也学着做。祖父会说:“宝贝,当我们需要独处的时候,与其把对方关在门外,倒不如在门上挂一朵代表秘密的玫瑰,这样我们就会学习尊重和信任对方。要知道,在门上挂玫瑰可是古罗马人的习俗哪。”
——《达芬奇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