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双相障碍的诊断和过程
1 我为什么需要这本书
·为了理解你的双相障碍的症状、诊断和病因;
·为了学习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知识;
·为了学习自我管理的技巧,以帮助你应对心境循环;
·为了改善你在家庭和工作环境中的机能。
玛莎,现年34岁,与丈交和两个学龄孩子在一起生活。某一天她气冲冲地离家出走,并在离家有两小时车程的小镇上度过了悲惨的一晚,最后入院接受治疗。不过,她的问题在两周前就已经开始出现,当时她异常容易对文夫埃里克发脾气。如他所形容的那样,“她在屋子里把门摔得震天响”,并越来越容易被孩子们鸡毛蒜皮的调皮惹得心烦意乱。接着,她开始睡得越来越少,并日益沉醉于她打算开展的一项新的“网络”业务的许多想法。尽管玛莎这样努力地聚精会神,但她的注意力似乎非常容易分散。另外,她说话时开始变得像机关枪似的急促。
某天晚上,她的问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刚吃过晚饭后,她怒气冲天地离开家门,并冲动地乘上一辆公共汽车到离家100英里左右的一家赌场。据她的诉说,她当晚在吧台与一位男士邂逅,并同他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她打电话给丈夫,哭着向他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不用说,埃里克相当恼怒,驾车到赌场去接她。当他在约好的时间抵达约定的地点时,却发现玛莎并不在那儿,只好只身返回——到家时却发现妻子蓬头垢面、缺乏睡眠、怒气冲天。她在抽泣了好几个小时后,终于同意跟他一起到当地一家医院接受检查。她被收治在住院部,并被诊断为患有双相人格障碍,而病情处于躁狂期。
双相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在每70个人当中,至少有一个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患者在家庭、社交和工作场所中都极可能出现像玛莎所遇到的那类问题。双相障碍患者也是身体疾病、酒精和物质使用障碍乃至自杀的高危群体。幸运的是,仍然存在很多希望。借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管理的技术,你是可以做到如下几点的:控制自己的心境从躁狂的高峰急剧地跌向重度抑郁的低谷(称为“心境障碍发作”);预防心境障碍的进一步发作;降低“环境触发因素”的影响;有效地应对双相障碍以便你能享受一个完整的人生。
无论你是被诊断为患有双相障碍,还是你以为自己可能患了这种疾病,或是牵挂某个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这本书将有助于你理解这种疾病并帮助你有效地对它进行管理。在下面的章节中,你将发现如下方面的最新信息:这种疾病的性质、它的起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及你可以做出的有助于管理这种疾病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你是否像玛莎那样进行住院治疗,还是接受那种变得越来越普遍的门诊治疗,这种信息都应该与你相关。
展开
——《躁郁之心》的作者 凯·贾米森·雷德菲尔德
哲学博士 “这本可读性极强的权威性著作,为双相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非常恰当的工具,减轻了这种疾病对他们的生活的影响。”
——《躁郁症》的合著者 弗雷德里克·K.古德温
医学博士 “这本书既令人印象深刻,又饱含仁慈之心……这本书必定会成为双相障碍患者及其家人以及为他们进行诊治的内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必读本。”
——《双相障碍儿童》的作者 戴米特利·F.帕波洛斯和贾尼斯·帕波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