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月经病对证自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32470
  • 作      者:
    霍华英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月经病对证自疗》详细介绍了月经病的中西医治疗思路、方法以及中医名家对于月经病的辨证思路和分型辨治医案。其医案部分,收集证型全面、治疗效果确实,体现了中医学对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水平。《月经病对证自疗》适于中医临床专业人士及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痛经是指月经期发生的疼痛,是一种常发生在下腹部的痉挛性的疼痛。常发生在年轻女性。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疾患,又称为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由于盆腔疾病导致的痛经,又称为器质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生殖道畸形、慢性盆腔炎、官腔粘连及子宫肌瘤等疾病。<br>    由于每个人疼痛阈值不同,临床上又缺乏客观的测量疼痛程度的方法,故有关痛经的发病率,文献报道差别较大。我国1980年全国女性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痛经的发生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为36.06%,而轻度的痛经占45.73%,中度的占38.81%,重度的占13.55%。瑞士1982年对19岁女孩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痛经发生率为72%,15%严重痛经限制日常活动并对止痛药无效,8%每月因此而缺课或误工。也有报道50%以上性成熟女性不同时期有过痛经,其中10%造成缺课或误工。在美国,每年因此带来60亿工时的损失。<br>    痛经的发生与年龄、是否分娩有关。月经来潮的最初几个月,很少发生痛经。16~18岁时发病率最高,可达82%,以后又逐渐下降,50岁时维持在20%。性生活的开始可以降低痛经的发生率。研究表明,有过足月分娩史的女性其痛经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无妊娠史或虽有妊娠但自然流产、人工流产者。这是因为足月妊娠时子宫上支配平滑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几乎全部消失,产后这些神经末端仅部分再生,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达不到孕前水平,因此产后痛经减轻或消失。初潮早、月经期长、经量多的女性痛经严重,而口服避孕药者痛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痛经还有一定的家族性,痛经者的母亲和姐妹也常有痛经的发生。文化水平和体力活动与痛经无关,寒冷的工作环境与痛经的发生有关。还有研究表明痛经的发生与长期接触汞、苯类混合物有关。<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月经生理病理<br>第一节 月经的生理<br>一、卵巢与子宫<br>二、月经周期<br>三、卵巢的内分泌作用<br>第二节 月经病病因<br>一、经前紧张征<br>二、痛经<br>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br>四、闭经<br>五、围绝经期<br><br>第2章 月经病的治疗<br>第一节 经前紧张征与原发性痛经<br>一、经前紧张征<br>二、原发性痛经<br>第二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br>一、无排卵型功血<br>二、有排卵型功血<br>三、功血的鉴别诊断<br>第三节 病理性闭经<br>一、下生殖道和子宫性闭经<br>二、卵巢性闭经<br>三、垂体性闭经<br>四、中枢神经系统及下丘脑性闭经<br>第四节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疗法<br>一、适应证及方法<br>二、不良反应与副作用<br>三、禁忌证与相关疑问<br>四、禁忌证的对策<br><br>第3章 妇何选择中西医<br>第一节 中西医诊疗模式的不同<br>一、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区别<br>二、西医的诊疗模式<br>三、中医的诊疗模式<br>四、看西医还是看中医<br>第二节 中医的人体观与诊疗技术<br>一、脏腑体系<br>二、经络体系<br>三、辨证论治<br>四、四诊<br>五、方药<br>六、针灸<br><br>第4章 月经病中医论冶<br>第一节 月经病概论:<br>一、证治要点<br>二、分型辨证<br>第二节 常用基础方<br>一、补肾<br>二、补脾益气<br>三、疏肝解郁<br>四、从血论治<br>五、化湿祛浊<br><br>第5章 名医临证心得<br>第一节 月经不调<br>何子淮临证心得<br>李祥云临证心得<br>梁文珍临证心得<br>姚五达临证心得<br>第二节 痛经<br>何少山临证心得<br>李辅仁临证心得<br>梅九如临证心得<br>胥受天临证心得<br>夏桂成临证心得<br>谢剑南临证心得<br>朱南孙临证心得<br>第三节 崩漏<br>蔡小荪临证心得<br>柴松岩临证心得<br>郭志强临证心得<br>哈孝贤临证心得<br>罗元恺临证心得<br>胥受天临证心得<br>杨鉴冰临证心得<br>朱良春临证心得<br>第四节 闭经<br>陈连起临证心得<br>孔光一临证心得<br>裘笑梅临证心得<br>王少华临证心得<br>姚五达临证心得<br>朱良春临证心得<br><br>第6章 辨征分型治疗验案<br>第一节 月经不调<br>一、月经过多<br>二、月经过少<br>三、月经先期<br>四、月经后期<br>五、经期延长<br>六、月经先后无定期<br>第二节 痛经<br>一、气滞血瘀<br>二、寒湿凝滞<br>三、胞宫虚寒<br>四、气血虚弱<br>五、肝郁化热<br>六、脾肾不足<br>七、肝肾阴虚<br>八、其他证候<br>第三节 崩漏<br>一、气血虚弱<br>二、气滞血瘀<br>三、热扰冲任<br>四、肝失疏泄<br>五、肝脾不和<br>六、脾不统血<br>七、脾肾亏虚<br>八、肝肾阴虚<br>九、阴虚内热<br>十、危重症<br>第四节 闭经<br>一、气血瘀滞<br>二、痰湿阻滞<br>三、寒凝血滞<br>四、气血虚弱<br>五、肝肾不足<br>六、脾胃虚弱<br>七、脾肾阳虚<br>八、阴虚内热<br>九、干血痨<br>第五节 经行杂症<br>一、经行吐衄<br>二、经行头痛<br>三、经行乳胀<br>四、经行泄泻<br>五、经行情志异常<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