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变公主
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样,催眠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几经兴衰。
19世纪催眠术曾作为学术界与医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进入20世纪后的前30年间,对催眠术的研究被冷落下去了。
自布莱德定义和解释催眠术后,催眠术在西方社会开始风行。不仅在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开刀止痛、消除失眠和进行心理治疗,而且从事专门研究的人也多了起来。然而学术界对催眠术的争论就一直没间断过,在法国南锡派和巴黎派之间的争执在19世纪中后期闹得沸沸扬扬。
1860年,布莱德的一篇研究论文在巴黎的一次科学聚会上宣读。当时在场的有一位名叫利保尔特的医生。利保尔特亲手试验了布莱德论文中描述的催眠方法并发现了其有效性。事实上,这位医生发现若把言语性暗示和布莱德长时间凝视结合起来,能使大多数的被试者进入催眠状态。在他看来,催眠时,被催眠者的主观因素有重要的作用,在他的治疗过程中,深度恍惚并不是必需的。他常采用快速催眠法,即通过十几分钟的快速催眠暗示就能将被试者诱入催眠状态,产生疗效。这种催眠方式与现代催眠手段极为相近。然而利保尔特住在巴黎东北部靠近南锡的一个小村庄里,基本上默默无闻,毫无声望。为了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1866年利保尔特出版了《类催眠论》一书。然而,这本书在数年之中仅仅卖出一本,在随后的20年内,此书几乎无人问津,利保尔特对催眠学作出的巨大贡献似乎要永不为人所知了。
买走利保尔特那本书的人就是南锡大学的一位知名医学教授,他被利保尔特的观点深深吸引,并肯定其催眠暗示理论,这位教授就是希波列特·伯明翰(Hippolyte Bemheim)。后来两人协同法律界与生物学界的许多学者,共同研究催眠术,形成学术上的“南锡学派”,两人成为了“南锡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相信催眠更加倾向于心理反应,而非生理,暗示的力量至关重要。两人还坚信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亲和关系的重要性,这与很多现代催眠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由于伯明翰德高望重,确保了催眠学研究的威望与日俱增。
马丁·夏科特是巴黎的一位神经外科医生,1978年,他开始研究催眠术。在研究时他发现,癔病(歇斯底里症)的许多症状,如瘫痪、耳聋、失明,都可以用催眠的方法诱发,并且可以消除。于是他认为,催眠状态与癔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歇斯底里的人才可能被真正地催眠。夏科特与巴黎有名的生物学家李奇等人一起研究催眠术,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巴黎学派”。
南锡派主张“暗示学说”,认为催眠术所产生的现象是受术者接受了施术者的“暗示”而引起的一种反应。南锡派还改革了布莱德的凝视法,他们认为,根据暗示理论,只用纯粹的言语性暗示,便可令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南锡派的“暗示说”侧重于催眠时被催眠者的心理效应,故为更多的学者所认同,在催眠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巴黎派认为,催眠状态实质上是人为诱发的一种歇斯底里症,能被催眠者都具有精神病的病理基础。巴黎派的代表认为夏科特结合自己运用催眠术给病人治病的经验,指出催眠术是病理性神经活动的产物,是人为地诱发被试者的歇斯底里发作状态。夏科特的学说遭到了学术界的批判,因为他是以神经病或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夏科特精神病理的学说不合理,巴黎派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