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造成肾血流量减少或肾缺血所致的高血压。其发病的机理是:由于肾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肾脏缺血或血流量不足,进而引起肾脏内血压下降,这样便刺激肾脏球旁细胞分泌出大量的肾素,引起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和醛固酮分泌增多。而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全身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醛同酮分泌增多会造成人体内的钠水潴留,这也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由此可见,肾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根本原因。那么,肾动脉狭窄是怎样发生的呢?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患者的肾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肾动脉狭窄。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二是患者患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而导致肾动脉狭窄。这种情况多见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增高明显。同时,由于血压升高,患者还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此外,腰痛也是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较常见的症状,部分此症患者还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并发肾病综合征,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等。所以,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应及早发现,及时对症治疗。凡有下列情况之一且服用降压药物无效者,均应考虑可能患有肾血管性高血压:①突然发生高血压,并迅速发展为急进性高血压(也叫恶性高血压)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