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的对话:汉语文化与跨文化传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72841
  • 作      者:
    安然,崔淑慧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文化的对话:汉语文化与跨文化传播》探讨汉语文化如何以更恰当的方式进行对外传播、文化与文化间的传播路径和沟通行为存在何种差异、文化如何通过语言载体进行推广传播以及留学生在文化问传播的作用等议题。内容涵盖文化概念的传播方式与途径,全球化与汉语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修辞、网络文化与汉语文化传播等方面。
展开
精彩书摘
  “个案研究”则是指形成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成果的历史积累所使用的方法。个案研究可说是奠定历史文化语义学之学术基础的依据,不论是早期西方学者,或是当代东方学者,对一些概念或术语的爬梳与阐释,很多乃是使用个案研究,来增进对某术语或学科的具体知识,与提供在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上的可依循的经验与操作过程。例如,冯天瑜(2006)对“封建”一词,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所做的考察研究,不仅从该词的曲折变化的语义发展过程,有效地把历史与文化两个概念在研究上做了有机的整合与统一;更能纵向地演绎该词在中国历史上的古今变迁,即从“封建”古代的原本意义发展到五四文化运动之后的变迁,以及横向地做了跨空间的东西对比,即与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封建”概念和欧洲中世纪“feldalism”一词在意义上的比对(孙秋云2007:444~449)。这种从解构到重新建构的个案研究的过程,除了能矫正历来对“封建”一词所产生的错误或偏颇的认识之外,同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与可行的历史文化语义学的研究方法。
  “核心人物”为学科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的引领人物。这些核心人物或学者,以他们研究的成果,彰显了该学科知识的累积与中心思想。由不同时期的不同核心人物的努力与贡献,经由时空的更迭,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折冲樽俎的过程,一个学科巩固的基础于焉奠立,给学科带来延续的发展。以历史文化语义学为例,宫敬才认为,此学科的核心人物,有维根斯坦与弗雷格所代表的语义分析,哈耶克与伯林的从概念史到观念史的研究,维柯、韦伯与福柯的社会生活史的探究,以及迦达默尔的语言哲学(宫敬才2007)。
展开
目录
代序:在岭南学术论坛上的讲话
前言
“跨文化传播”术语和学科的生成与发展
Culture Shock译释辨析
侨词来归刍议
全球化语境下汉语的传播与中国文化身份的重建
多元文化主义与身份认同
——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交流
中国大陆时政论坛网民身份认知的
类型取向研究
论海外华文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变革与主流社会
汉语推广的突破
汉语文化传播与孔子学院建设
美国堪萨斯大学孔子学院幼儿园及小学远程交互式
汉语推广项目概况与展望
赵元任与中文教学
第二语言文化教材与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词典要解决的若干语差问题
——基于几部汉英词典的分析
双语Stroop色词效应实验研究:开始学习二语时间对
中英文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的影响
问候语的文化心理背景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打招呼方式看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适应
——以亚非留学生为例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文化词习得研究
修辞建构的神妙比拟
谈“山寨”的崛起
——兼论新词新语流行的语言学动因
“中庸”、“中观”与“排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