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刘知远诸宫调》语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902629
  • 作      者:
    杨永龙, 江蓝生著
  • 出 版 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杨永龙,河南大学本科、硕士,复旦大学博士,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博士后,曾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等,现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著有《完成体研究》、《汉语史论稿》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获得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
    江蓝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曾任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社科院副院长等,现为社科院研究员、博导、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主任,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著有《近代汉语探源》、《近代汉语研究新论》等,发表论文七十余篇,翻译汉语史研究著作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语法研究》包括了一、代词、二、数量词、三、助动词、四、副词、五、介词(附方所词)、六、连词、七、助词、八、述补结构、九、判断句、比拟句、比较句、十、处置式、被动式。
展开
精彩书摘
    副词是一个较为庞杂的类,其词汇意义从总体上看(与其他词类比较)是半实半虚,具体来说(内部比较)则虚实不等:有的与谓词性短语很难分开,如方式副词中的一部分;有的意义空灵,只具有语气意义或连接功能。从句中位置看,通常处于动词、形容词之前,也有的处于小句之前,还有的可处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副词在句中主要作状语,偶尔也充当补语。其表义功能主要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范围、程度、方式等,但其语义并非都是指向谓词性成分,有的指向施事,如部分范围副词和方式副词;有的指向受事,如部分范围副词;有的指向说话者,如一些语气副词和一些时间副词。所指方向也不尽相同,有的前指,有的后指。副词与副词有时还可以连用或同现。
    参照通常说法,结合《刘知远》实际,我们把副词大体分为语气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否定副词、方式副词六类。在描写中,着重揭示具体副词的语法意义和用法,统计各种用法的出现频率。在用法上,主要关注在句法、语用方面的特殊之处,对副词“用于动词之前充当状语”之类较为一致的句法特征,具体分析中一般不再一一指出,但若用作补语、用于句首则略加说明。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近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序
前言
一、代词
1.1 人称代词
1.1.1 第一人称代词
1.1.2 第二人称代词
1.1.3 第三人称代词
1.1.4 其他人称代词
1.2 指示代词
1.2.1 近指代词
1.2.2 远指代词
1.2.3 性状指代词
1.2.4 其他指代词
1.3 疑问代词
l.3.1 谁
1.3.2 甚、甚底、甚般
1.3.3 怎、怎地、怎生、争
1.3.4 几、几时、多少
1.3.5 何、如何、奈何、焉
1.4 代词词缀与代词的双音化
1.4.1 词缀“懑”、“家”、“咱
1.4.2 代词双音化倾向
小结
二、数量词
2.1 数词
2.1.1 基数
2.1.2 序数
2.1.3 不定数
2.2 量词
2.2.1 名量词
2.2.2 动量词
2.3 数量词的使用
2.3.1 数量词合用
2.3.2 数量词分用
2.3.3 数量词重叠
小结
三、助动词
3.1 动力类
3.1.1 能力或条件
3.1.2 擅长
3.1.3 意愿
3.1.4 勇气
3.2 估价类
3.3 道义类
3.3.1 许可
四、副词
五、介词(附方所词)
六、连词
七、助词
八、述补结构
九、判断句、比拟句、比较句
十、处置式、被动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