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性是指所用的语祛学框架不仅同时适合被比较的两种语言,而且可以用来比较任何人类语言,因此也可以用来进行两种语言各自与其他语言的比较。显然,无论从科学的概括性看,还是从语言教学的效率看,具有通用性的框架都比只适合单一语言或只适合两种语言的框架更有价值。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通用框架?这样的通用框架在哪里能找到?
以跨语言比较和寻求人类语言共性为己任的语言类型学就使用这样的框架来调查描写世界各地的语言,这种框架也是比较各种语言的适宜框架。Comrie & Smith(1977)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就是这种框架的一个代表。而现在某些教学语法所依据的框架,多半基于单一语言的视角,并且很大程度上受到欧洲传统语法的影响。遵从印欧语传统语法和遵从语言类型学框架(尽管也发源于西方)是完全不同甚至是很对立的两件事。语言类型学的宗旨就是要打破单一语言(尤其是单纯印欧语)的眼光,将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尽可能广阔的语种基础和语言事实基础之上。把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的框架混同于基于印欧语的眼光,是具有误导性的观点,这是语言比较时必须首先澄清的。
通用性语法框架基于在大量描写和研究中获得并积累起来的人类语言的句法共性,同时辅以常用的语义语用范畴的出发点,以发现同样的范畴在句法实现方面的异同。相比之下,传统的六大成分句子观和基于印欧语的少数形态范畴就存在较多的局限。下面择要介绍一些现代通用性语法学框架的基本要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