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走向拼音化的改革工作,自来是乐于参加的。我在陕甘宁边区时试行过拉丁化新文字。这种新文字学起来是很容易的,只要两三个月就可以学会;但是在社会上普遍实行就很困难。这种难于实行的情形反映了当时我们的改革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是有缺点的,但我们在过去对此则认识不足。我本着自我批评的精神来说,我过去对文字改革的认识有以下两方面的错误:(1)认为文字是社会上层建筑,并认为文字是有阶级性的。前年斯大林发表《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以后,我才认识到过去的意见是错误的。我在《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一书里说“文字是文化的工具,它和其他艺术、宗教、文学等等一样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这句话就错了。我并未读过马尔的书,但已有这样的和他一样的错误观点。(2)没有估计到民族特点和习惯,而把它抛开了。认为汉字可以立即用拼音文字来代替。这事实上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幻想。中国人没有拼音的习惯,以前念书的人少,懂得反切和音韵学的人更少。汉字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化生活上有深厚的基础,其改革必须是渐进的,而不应粗暴地从事。
前年6月毛主席同我说,他主张首先进行汉字的简化,搞文字改革不要脱离实际。当时我就觉得毛主席的指示是很对的。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汉字拼音所用的字母也应该采取民族形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