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观赏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9666
  • 作      者:
    俞莹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收藏指南丛书:观赏石》集陶瓷、紫砂、家具、竹、木、铜、玉、珠宝、中外钱币、碑帖、书法、绘画、文房四宝、印玺与杂项,用一事一议形式,逐一扼要说明;用比较方法,摄取其全豹及细部形象,允称文图并茂;将宫廷珍藏及民间文玩,同等奇观。
  丛书由吾友朱裕平主编。朱君热爱祖国,喜收藏并研究我国文物,多有著述。观“指南”各卷,作者均将个人数十年之研得贡献读者,使丛书成为文化普及的可贵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古典赏石,其要诀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瘦皱漏透”。瘦皱透此四字诀(也称“相石四法”)有很多版本,一般认为系宋代“石颠”米芾所言。清代画家郑板桥称:“米元章论石,日瘦,日绉(通皱),日漏,日透,可谓尽石之妙矣。”瘦,指石头造型上要清瘦有骨,壁立当空,孤峙无倚,瘦中寓秀;皱,指石头表皮要皱襞有变,石表多有凹凸,外形起伏不平,明暗多变,富有节律感;漏,指石上有眼,上下左右窍窍相通,有路可循;透,指石头结构要此通于彼,彼通于此,玲珑多孔,跌宕多姿。这些都代表了古典赏石造型、结构上的变化。这是一种客观而不带主观臆断的评判标准。而据(传)宋渔阳公《渔阳石谱》载:“元章(指米芾,字元章)相石之法有四语焉,日秀,日瘦,日皱(一作雅),日透,四者虽不能尽石之美,亦庶几云。”这里所谓的秀、雅,则是一种对于艺术作品的主观评判,因人而异,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许正因为此,所以后世(特别是清代以后)都以瘦、皱、漏、透为主旨,而置秀、雅于不顾。
  应该说,米芾之所以能够提出“相石四法”,既缘于他那高深的艺术综合素养,也取决于他对于喜好事物精细入微的观察鉴赏能力,更与他的亲身经历有关。他一生由于宦途辗转,举凡太湖石(巢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等几大名石的产地均有涉足,这在当时爱石成癖的文人士大夫中是极少见的。
  有意思的是,宋代以后有关赏石审美标准的评判,大都是书画家总结得出的,包括许多书论、画论中的见解,都可以移作赏石审美观。所谓“相石四法”,更像是“画石四法”。如近代《三希堂石谱大观》指出:“画石之法,不外日皱日瘦日透日丑……宜奇丑,宜老硬,宜空灵。”
展开
目录

观赏石
古典赏石与古代赏石
博古与奇石
观赏石与绘画
观赏石与雕塑
观赏石与古董
御苑赏石
江南三大名石
观赏石的“瘦皱漏透”
观赏石的“质色形纹”——质
观赏石的“质色形纹”——色
观赏石的“质色形纹”——形
观赏石的“质色形纹”——纹
造型石的种类
造型石的呈象
图纹石
矿物晶体
化石
陨石
特种石
观赏玉石
模树石与假化石
砚山
日本水石
韩国寿石
雨花石
大湾石
太湖石(一)
太湖石(二)
灵璧石(一)
灵璧石(二)
英石
昆石
黄蜡石(一)
黄蜡石(——)
崂山绿石
博山纹石
绿松石
孔雀石
硅化木的特点
菊花石的特点和产地
内蒙戈壁石的特征
内蒙戈壁石的品种
新疆大漠石
九龙璧
大化石
来宾水冲石
彩陶石
摩尔石
草花石
大理石
长江石
三峡石
兰州黄河石
洛阳黄河石
三江石
乌江石
盘江石
铁胆石
观赏石鉴赏
观赏石底座的作用
观赏石底座——水盆
观赏石底座——木座
观赏石的供设
观赏石的组合
观赏石的辨伪
观赏石的养护
观赏石的题名
观赏石的展览
观赏石市场和拍卖

附录 观赏石产地一览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