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中国翻译史简述
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翻译活动在夏商时期便已存在。在我国古代,不同民族之问在相互交往的同时便已开始了简单的口译活动。书面翻译活动始于周代。不过,早在汉朝成立之前几百年,发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开始通过翻译传人我国,佛教文化被引进后逐渐地融入了我国传统的儒道文化。
在汉代,为了满足我国佛教信徒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量的佛经从梵文译人中文。隋唐时期迎来了我国古代翻译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从事翻译的活动者大多为出家的和尚,他们主要从事佛经翻译。初唐时期的高僧玄奘就是该时期的著名翻译家之一。他长途跋涉,历经17年到印度研究佛学,满载着佛经返回中土。玄奘翻译了多达1335卷佛经,其长度据估计相当于基督教《圣经》译文的84倍。玄奘在其翻译实践中遵循着“忠实、易懂”的原则,力图最充分地利用直译和意译的优点。到了北宋,佛经翻译已日渐式微;到了元朝,翻译活动更少。
明末清初时期,从事翻译的人员逐渐增多。他们主要从事旨在译介西方科学技术的翻译活动,其翻译作品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一时期的重点在翻译实践,而忽略了对翻译理论的探讨。到了清朝末期,大量的西学译介在诸多方面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翻译作品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形式,而且还扩大了我国人民的视野,使之更了解西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更重要的是,通过翻译引进的西方思想意识观念,尤其是西方的民主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知识分子与激进主义者,使他们投身于改革当时业已病人膏肓、腐朽的社会的行动之中。严复(1853-1921年)就是这一时期的著名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优秀的欧洲政治与社会科学著作,其中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他在该译本的序言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一标准至今对我国翻译实践与理论探讨还有极大的影响。这一时期译界就翻译理论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着严复先生的三字标准而展开,但论争的核心是直译与意译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