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的,但日常生活中例外情况比比皆是。平易近人、善于宽容的上级或友善的平级有时会容忍对方在发出请求时不够礼貌并满足他们的请求。另外,上级对下级,或情感距离很近的二人之间有时也会使用礼貌级别高的请求方式。这或许反映了他们的修养或友善,而非总是另有所图。
在第二种情况下,交际者在语言选择上顺应了语境因素,但却没有能够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或取得交际成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际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说话人,而是有时取决于交际对方的态度、价值观念、心情、意图、目的等各种因素。此外,如果说话人自身语言能力不够,即使主观上想顺应语境制约,也未必能表述到位、得体。这说明,顺应并不总是有效的、并不总会做出积极贡献(见刘正光、吴志高,2000)。例如,听话人由于对说话人不满,或者自己很忙,或者出于其他因素考虑,有时会拒绝说话人的特定请求。这也说明,语言尽管可以用来做事,但却不是万能的。语言学家BUN(1994)的调查表明,言语顺应中的言语趋同的语用效果是模糊的,并不总是积极的,有时甚至是消极的或令人反感的,更不用说达到预期的行事目的了。
在第三种情况下,交际者的语言选择不是为了实现特定交际目的/任务,因而也谈不上顺应语境因素。这样的情形包括一些人的酒后话语,一些人(如精神病者、失去理智者)心智失常后的话语,无意识下的梦语,未社会化的幼稚儿童话语,等等。这样的话语其实谈不上是一种“语言选择”,然而又确实是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做出了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并非所有语言使用都是顺应性的。
在第四种情况下,交际者虽然有交际目的,却不顺应语境因素的制约(可称为零顺应)。例如,由于社会化程度不够,一些人讲话时我行我素,在与别人交际时从不或几乎不考虑彼此间的社会距离、权力关系、交际场合等。《三国演义》中张飞即是这样的交际者,以至刘备不时地叮嘱“三弟不可鲁莽”。
在第五种情况下,由于立场、利益等的冲突,交际者可能会放弃对各种语境因素的顺应,选择不合作、不礼貌、不关联的话语方式。如果说语言顺应是交际的默认方式,那么主观上、刻意的语言不顺应则是例外情况。事实上,我们发现,在日常交际中,这样的例外表现并不鲜见。毕竟,交际目的是第一位的,对语境的顺应有时可以被放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