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孩子的成功取决于父母1mm的转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246903
  • 作      者:
    (韩)孙皙汉著
  • 出 版 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和分析》报告指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其实孩子的很多烦恼来自于父母,可以消除烦恼的也是父母。
    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儿童医学博士教你——走进1mm, 抚平孩子的伤痛;转变1mm, 理解孩子的行为;跨越1mm,促进孩子的成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逐渐长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但与此同时,孩子与父母之间却产生了难以察觉的1mm的心灵距离。任性、说谎、胆怯、厌学、暴力倾向、成绩下降、迷恋上网……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行为”,往往都源于这1mm的距离。
展开
作者简介
    延世大学医学博士
,大韩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理事
    延世大学医学院、成均馆大学医学院、翰林大学医学院外聘教授
    韩国编辑记者协会顾问医生
    SBS电视台《紧急出动SOS 24》顾问委员
    SBS电视台《心理剧场“千人夜话”》专家组成员
    基督教电视台(CBS)直播节目《N-clinic》嘉宾
    儿童东亚日报《医生~Help Me!》专栏作者
    PBC电视台《每天幸福充电》嘉宾
    另外出版的图书有《直升机父母,请把好方向》(2007年)、《爸爸的对话革命——孩子请听我说》(2006年)、《会发光的孩子》(2005年)、《爸爸妈妈的称赞艺术》(2004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孩子的成功取决于父母1mm的转变》以生动的家庭故事为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儿童心理,教你从成长的角度来解读孩子的行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讲述沟通技巧,提供亲子交流的实用方法,帮你消弭与孩子的心灵隔阂,收获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学会理解和拥抱孩子的心灵吧!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逐渐长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但与此同时,孩子与父母之间却产生了难以察觉的1mm的心灵距离。任性、说谎、胆怯、厌学、暴力倾向、成绩下降、迷恋上网……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行为”,往往都源于这1mm的距离。
展开
精彩书摘
    1
    如何拉近1mm的距离,
    抚平孩子的伤痛
    分离焦虑
    妈妈!你别走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最为安适、最具奉献精神的或许就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了。
    我们常说,没有分娩经历的人是不会真正懂得母亲的心的。每一个产妇在经过撕心裂肺、天地失色的剧痛之后,终于把孩子拥在怀中的那一刻,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都曾有过夜深人静时还在清洗孩子沾满屎尿的衣裤、抱着高烧不退的孩子频频上医院的经历,每每这时,我们都会格外想念自己的母亲。
    当我们年幼时,只要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怕。如今,望着在自己怀中甜甜酣睡的宝宝,我们也会感到幸福满溢。即便孩子长大了,儿时所感受到的母亲的体温和爱抚依然长久地留存在他的记忆之中。正因为如此,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才会终此一生牢不可破。
    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双职工家庭日益增多,孩子因早早开始上学而产生负担和压力等种种因素,孩子与母亲相互依偎、感受对方体温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会离开母亲的怀抱,成为独立的个体,但是,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与母亲亲密接触的时间,或是由于某种现实原因而被迫与母亲分离,就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精神痛苦与后遗症。
    有许多孩子,妈妈一不在跟前就惶惶不安,分分秒秒计算着妈妈什么时候会回来。有的孩子甚至不能让妈妈离开片刻,因而不得不到小儿精神科寻求帮助。这些孩子患了一种病,叫“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分离性焦虑障碍通常出现在婴儿出生后10个月至18个月之间,是指婴儿因与母亲分离而产生不安与恐惧。
    通常,从出生后8个月左右开始,婴儿会对陌生人感到不安。这说明婴儿开始把陌生人与日夜照顾自己的妈妈明确区分开来,也就是说,婴儿与妈妈建立了无比亲密和依恋的关系,以致害怕陌生人走近或看见陌生人的脸。甚至一和妈妈分开,或妈妈从视野中消失片刻,婴儿就会感到极度不安。这是一种生物学上的本能反应。
    婴儿产生分离焦虑后,就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安情绪,吸引妈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关注和照料自己。因此,可以说分离焦虑是婴儿为了把妈妈留在自己身边而表现出的一种“依恋行为”(Attachment Behavior)。
    另一方面,产生分离焦虑也是婴儿意识到自己与母亲并非一体,而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个体的一个过程,是他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生命阶段。也就是说,这是婴儿在独立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
    分离焦虑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通常,当孩子满3周岁以后,分离焦虑就会逐渐消失。这时即使看不见妈妈,但妈妈的形象已牢牢地在孩子心中扎根,母子之间稳定、积极的依恋关系使孩子对妈妈产生了极大的信赖。
    即使妈妈不在眼前,孩子也会想起妈妈的模样和声音,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他也相信妈妈一定会回来,照料他、爱护他。因此,孩子会挥着手,愉快地和妈妈说“再见”,去上幼儿园,去小伙伴家里玩。
    但有些孩子年满5岁,甚至上小学四五年级了,还是不愿意和妈妈分开独自去上学。尤其是4~7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走出家门,或上幼儿园,或去小朋友家里玩,这时他们通常会用大哭或耍赖来表达不愿与妈妈分开的心情。
    每当这时,做妈妈的往往左右为难。不能打、不能骂,但又不能由着孩子,自己不去上班。硬是把孩子的手掰开冲出家门以后,妈妈真是心痛如绞。
    有时需要眼泪与安慰的“离别仪式”
    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产生分离焦虑时,首先应该审视一下,妈妈是否给予了充分、优质的养育。其中优质的养育更为重要。
    即使妈妈一天到晚在家里照顾孩子,孩子还是有可能产生分离焦虑。如果妈妈经常对孩子说“你再这样妈妈就走了”、“不听话妈妈就把你从家里赶出去”等表示离别的威胁性话语,或者对孩子的感情起伏强烈,缺乏一贯性的养育态度,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的症状。
    孩子无法预测妈妈什么时候会发脾气,什么时候心情会好转,就老是在妈妈身边转悠,努力观察妈妈的表情和行动。这种情况下,妈妈应当改变自己的养育方式。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难免会发火。但是父母应当牢记,无意中冲口而出的威胁性话语会对孩子造成莫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会长久地留在孩子的心中。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父母虽然提供了充分、优质的养育,但由于客观原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双职工家庭。可以说,这些家庭的父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育儿问题。
    双职工家庭的父母应当尽量按固定时间上下班,让孩子明白与妈妈分离和重逢的时间有规律。和孩子道别的时间要尽可能长一些,由于急着上班,就瞒着孩子悄悄地溜走,或是为了让孩子早日适应,就匆匆忙忙地和孩子告别,都是不可取的做法。试试看,明天早上上班前和孩子举行一个眼泪与安慰的“离别仪式”。
    我们大人都明白上班不能迟到,但孩子还不能理解这一点。因此,妈妈应当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和孩子面对面地说话、告别。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孩子会撒娇、耍赖,缠着妈妈不让走。但只要经常重复这个过程,孩子就会逐渐适应。慢慢地,孩子就不再排斥妈妈去上班了,而是愉快地和妈妈告别。
    上班的时候,妈妈可以时不时地给孩子打个电话,让他感受到妈妈的存在。应当让孩子明白分离只是暂时的,妈妈不会永远消失,而是马上就会回来和他在一起,这样就会使孩子感到安心。这时,应当在孩子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尽量具体地说明,例如,“你去小伙伴家里玩一会儿,妈妈就回来了。”“天黑了妈妈就会回来,到时候我们一起洗个澡吧。”这种具体、明确的话对孩子有很好的安抚作用。
    当孩子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分离焦虑,或原本较轻的分离焦虑症状突然加重,肯定有环境因素的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弟弟妹妹的降生。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小宝宝,孩子生怕妈妈的爱被夺走,便整天缠着妈妈,一刻也不愿离开。此时,妈妈应当有意识地通过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使孩子明白,即使多了一个宝宝,妈妈对他的爱也不会改变。
    其次是孩子受伤或生病住院的时候。孩子身体不舒服,自然比平时更期待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如果这种期待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不安。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的不安心理,妈妈应当细心地照料孩子,向孩子传达“妈妈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照顾你,直到你好起来”的信息。
    孩子的分离焦虑有时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即使孩子对于分离的不安没有发展成为分离性焦虑障碍,但如果这种消极情绪没能得到适当缓解,孩子经常处于不安的状态之中,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忧愁,长大以后可能会形成消极、悲观的性格。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也会变得不稳定,尤其是当妈妈以不正确的方式来应对他的焦虑时。
    为了克服分离焦虑,有的孩子会刻意排斥与妈妈的依恋关系,形成回避型人格,与此相反,有的孩子会更执拗于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形成执拗型人格。无论哪种情形,比起那些与妈妈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的孩子,这两种性格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都更容易出现各种精神病理症状。
    孩子自己也应当学会一些克服分离焦虑的方法。首先,妈妈应当使孩子明白:
    “妈妈非常爱我,在这个世界上,我也最喜欢妈妈,但妈妈和我是不同的两个人,她不能时时刻刻陪在我身边。因为妈妈除了照顾我,还要帮助爸爸,要上班、做家务、照顾兄弟姐妹。妈妈也像我一样有好朋友,有时候也要和朋友们见面,度过快乐的时光。家里缺了什么东西,妈妈还得去商场、超市买。”
    此外,还要让孩子相信:妈妈的一天非常忙碌,但无论妈妈在做什么,她的心里始终想念着我。
    妈妈可以经常和孩子说:
    “哲洙今天在学校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吧?”
    “哲洙一定很听老师的话。”
    “哲洙一个人也会乖乖做作业的,是吧?”
    这些话语会告诉孩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他、爱他。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妈妈在我的心中,我也在妈妈的心中。孩子相信并记住这一点后,即使妈妈暂时不在身边,他也不会感到不安了。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小的时候,当妈妈不在家,我们独自待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时,心里是多么的不安和无助,当妈妈回来,又是多么的高兴和安心啊!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就像一座巨大而稳固的高山,只要妈妈在身边,孩子就觉得那是世上最大的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会逐渐独立,但“妈妈永远在我心中,我也永远在妈妈心中”这一信念,会成为孩子一生最大的力量源泉。
    好孩子综合征
    乖巧中隐藏的愤怒
    你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好孩子”,还是一个“坏孩子”?
    你一定会觉得奇怪:哪有这样荒唐的问题?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父母会回答说,我要把我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坏孩子。但是,父母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好孩子而采取的教育方式或许隐藏着令孩子感到痛苦的因素,而父母对此却全然不知。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孩子综合征”(The Good Child Syndrome)。所谓好孩子综合征,是指有些孩子为了得到“好孩子”的称赞,或主观上想要成为好孩子,不断表现出压抑自己内心欲求或愿望的言行。为了能够听到大人的夸奖,他们总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遇到一般孩子会表示反抗的事情时,只要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们就会规规矩矩地照做不误。但他们乖巧行为的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愤怒。
    7岁的贤敏一直是妈妈的骄傲,无论走到哪儿,都是羡慕与赞扬的对象。她嘴巴甜、懂礼貌,每当妈妈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她还会把他们放在玄关地板上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但是不久前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直到现在,妈妈回想起来都还会脸红。
    事情发生在贤敏所在的幼儿园的戏剧课上。那天的情景剧主题是:在狭窄的胡同里不小心撞到了迎面走来的人,你该怎么办?这堂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与习惯。
    轮到贤敏表演了。在平时的礼仪课上,贤敏的表现总能获得老师的表扬,所以妈妈和其他家长都笑眯眯地等着贤敏给她们带来精彩的表演。没想到,贤敏的嘴巴里冒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所有的人都愣住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当从对面走来的小朋友碰到贤敏的肩膀时,贤敏大声地说:“今天是星期天,我爸爸在家休息,我叫我爸爸来打死你!”
    这不是夸张,而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
    7岁的男孩东贤也是幼儿园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公认的好孩子。像他这么大的男孩,每天难免要和小朋友打几次架,东贤却从来没有。因为他懂得让步,所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他。在老师面前,他也非常乖巧、听话。
    但是,最近东贤身上发生了两件事,让妈妈非常震惊。一件事是他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把大便拉在了裤子里;另一件事是他从幼儿园回家后,妈妈发现他的脸上有被抓伤的痕迹。
    为此,妈妈来到幼儿园了解情况。考虑到大便事件或许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妈妈就没有问。老师告诉妈妈,东贤脸上的伤是在跟小朋友打架的时候被抓破的,东贤没有作出任何反抗,老师已经批评了那个孩子,两人又和好了。
    这两件事使东贤的妈妈觉得非常困惑,就带着东贤来到了我的咨询室。
    下面是我和东贤的谈话内容。
    “东贤,你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想要大便,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呢?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如果我说要大便,就会妨碍老师上课,所以我想忍一忍,等到下课再去厕所。”
    “噢,原来你想忍一忍,结果没能等到下课。那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以后,为什么你还是不跟老师说呢?”
    “我怕老师和同学笑话我。”
    “噢,原来你是觉得不好意思。那小朋友打你,你为什么不还手呢?”
    “妈妈说绝对不能和小朋友打架,老师也说打架是不对的。”
    “你说的话很对,但是别人先打了你,你也可以还手啊。”
    “这不也是打架吗?”
    “那个小朋友打了你,你讨厌他吗?”
    “不。老师说不能讨厌别人,这是不对的。”
    东贤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我们该如何看待东贤的态度与反应呢?表面看来,他的确是一个天使一般的孩子。但是,他的内心是否也像天使一样呢?
    东贤在画人像的时候,总是特别强调表现牙齿部分。他画的牙齿非常狰狞,仿佛随时准备噬咬什么似的。这说明,在他的心灵深处隐藏着对欺负自己的人的敌意与愤怒。虽然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但在无意识层面,这种敌意与愤怒确实存在。
    “哎呀,东贤,你画的这个人,牙齿看上去像是要咬人呢!”
    “不是呀,他只是刷牙刷得不好,所以生气了。”
    东贤并没有意识到,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负面情绪。他认为画像中的人之所以怒容满面、牙齿尽露,只是因为这个人没有刷好牙。
    我问东贤的妈妈:“您认为孩子最大的问题在哪儿?”
    “东贤不善于表达自己。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总是让步。”
    “您平时是怎么教育东贤的呢?”
    “我很重视礼仪方面的教育。我自己是个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所以平时也这样教导东贤。是因为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吗?东贤一点主见都没有,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心里真的很着急。”
    “东贤平时是不是很听妈妈的话?”
    “是啊。他小的时候有时也会调皮,我批评过他几次,后来他就变得很听话了。我心里还很高兴,觉得他真是个好孩子……可是没想到结果变成这样,真叫人着急。骂又不能骂,管又不知道该怎么管……”
    “我对您的建议是,无论他做什么,您都不要批评他,随便他怎么做。”
    “啊?那怎么行呢?”
    “一般来说,放任不管并不是一种可取的育儿态度,但东贤的情况是个例外。妈妈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过度地压抑自我。从今天起,不管孩子说什么、做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都不要限制他,给他充分的自由。我相信,东贤还会是一个好孩子的。”
    “真的吗?”
    在我的建议下,东贤的妈妈改变了育儿方式,并教导东贤对朋友说“不行”、“不要这样”之类表示否定的话。这就是“行为疗法”。在家里,他和妈妈还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练习。慢慢地,东贤开始转变了。
    假如妈妈对于东贤所表现出的“好孩子综合征”不以为然、疏忽大意,或者表示赞许,结果会怎么样呢?我猜测,孩子的未来可能会非常不幸。
    “好孩子”会逐渐变成“好学生”,最后成为“好人”。这样,孩子就失去了本来的“自我”,为了不被父母、朋友等周围人群所抛弃,一辈子带着假面具生活,扮演着“好孩子”的角色,内心却惶惶不安。稍有差池,他内心之中的压抑就有可能用极具破坏性的行为爆发出来。
    还记得以前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韩国留学生枪杀事件吗?惨案发生后,认识凶手的人都说,从没想过这个韩国学生竟然会成为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他平时是个文静内向、学习努力的好学生,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破坏性的事情。但是,从凶手留下的遗书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极端压抑的情绪、隐藏的仇恨心理和破坏欲望。
    下面,各位妈妈不妨和孩子一起来做一个“好孩子综合征”指数自测吧。
    在妈妈方面,容易导致“好孩子综合征”的育儿方式有如下共同点:
    
    ?誗 在称赞孩子的时候,不说明具体原因,只夸奖:“好孩子!”
    ?誗 重视结果多于重视过程。
    ?誗 经常限制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
    ?誗 总是要求孩子要做得更好。
    ?誗 不承认孩子的缺点与不足。
    ?誗 对孩子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表现出过激的情感反应。
    ?誗 比起孩子的感受,更关注别人的情感或立场。
    妈妈们可以自我检查一下,看看自己与上面项目有几项相符。如果只是一两项,那么问题不大,如果有4项以上,就有必要改进您的育儿方式了。
    在孩子自身方面,“好孩子综合征”指数又该如何测定呢?
    ?誗 不善于表达否定性情感(讨厌、拒绝、愤怒、敌意等)。
    ?誗 心里讨厌,嘴上却假意说喜欢。
    ?誗 无端地出现头痛、腹痛等身体不适症状。
    ?誗 过分注意父母的态度与反应。
    ?誗 缺乏表达自我的能力。
    ?誗 遇事胆怯、畏缩。
    ?誗 总是显得没有自信。
    如果只有一两项符合,那么问题也不大,如果有4项以上,父母就应当改变自己的育儿方式了。改变的方法其实并不难。
    ?誗 称赞的时候要说明原因,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豪感。
    ?誗 即使结果不理想,也要称赞孩子努力的过程。
    ?誗 孩子哭闹或发脾气时让他充分发泄,之后再问为什么。
    ?誗 经常对孩子说“做得好”,并告诉他即使做得不好,也不必灰心失望。
    ?誗 承认孩子的缺点与不足,和孩子一起思考该如何改进。
    ?誗 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过激的情感反应,以免使他产生负罪感。
    ?誗 认识到孩子的错误与失败是必经的成长过程。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认为他的价值是为了取悦别人,他会感到幸福吗?
    在每一个被“
展开
目录
前  言
1  如何拉近1mm的距离,抚平孩子的伤痛
妈妈!你别走 / 分离焦虑
乖巧中隐藏的愤怒 / 好孩子综合征
戴着假面具的忧郁 / 隐匿性抑郁症
多愁善感的孩子 /广泛性焦虑症
孩子的悲伤需要治疗 / 哀悼抑郁症
孤立,抹不去的创伤 / 集体孤立
无法忍受的痛苦 /抽动障碍
另一种留下伤痕的痛苦 /创伤后应激障碍
2  如何消除1mm的隔阂,理解孩子的行为
胆怯的孩子,伤心的妈妈 / 表现焦虑
自言自语的孩子 /幻想中的朋友
不学所以学不好,还是学不好所以不学/学习障碍
孩子的梦说明了什么 / 睡眠障碍
偷窃是必经的成长过程吗 / 品行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ADHD
孩子为什么会逆反 / 对立违抗性障碍
3  如何应对1mm的变化,促进孩子的成长
天生的气质可以改变吗 / 性格遗传
批评也要讲究策略 / 定制批评
智慧的战争 / 吵架与打架
家庭教育已进入定制时代 / 构成育儿法
伟大的礼物 / 读书习惯
直升机父母与咨询师父母 / 依赖与独立
魔鬼妈妈与天使妈妈 /矛盾情感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