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态允许孩子扩展自己的希望,克服困难引起的失落与消极。它能给孩子实现欲望的精神力量、感情和信心。积极心态是面对任何挑战时应具备的“我能……我会……”的心态。人生的道路在态度的交叉口一分为二,从此通往成功或是失败。<br> 丁赛小时候的头型比较大,额头和后脑都有些凸出,有人说这种大脑壳的孩子特别聪明。对此我没什么体会,反而感觉她的数学意识太差。快两岁了,我教她数数,口头能流利地数到100不打喯。我再把一堆糖块摆在那儿让她数,数到4就乱了,摆动着双手连连说:“好么多好么多呢!”反复几次都过不了4。我有些着急,暗想“怎么这么笨呢!”老丁却不着急,他把多余的糖块收起来,只留3块让她数。摆弄着眼前的3块糖反复数了3遍,赛赛就着急了,“第4块跑哪去啦?”……就这样,对照实物点数这关顺利告破。<br> 家长的指导办法稍加改动,就会引发孩子对“下一个”的追求。<br>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初生,商品价格有了浮动。老丁下班买回西瓜,我总会问“多少钱一斤?”“两毛一斤。”逢此,两岁多的丁赛就学着说:“多少钱一斤?两毛一斤。”买回其他东西也会如此。我们之间的这种对答与身边稚嫩童音的模仿,渐渐地构成她心里的数字概念和价格意识。<br> 长到3岁,我和老丁进一步利用她特别感兴趣的价格和数字引导她计算!第一步,是教她“爸爸买_r一个,妈妈买了一个,一共几个?咱们三人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等加减法;第二步,是教她背乘法口诀;第三步,教她乘法应用,“两毛一斤,一个西瓜4斤,一共几毛?”后来,还断断续续地教她5斤以上的西瓜花了多少钱。<br> 丁赛6岁,一次跟我到农贸市场买菜,看到一个与她同龄的农村小姑娘站在菜摊跟她妈妈忙乎,女儿问“她这样小怎么会卖菜?”“就在这买”,我决定。我挑了4条黄瓜摆上秤盘,只见女孩摆弄着秤砣仰脸告诉我:“姨,2斤4两,4毛1斤,一共9毛6。”我给她一块钱,她很快找出硬币递给我:“收您1块,找您4分。”我俯身询问正在整理菜品的女孩母亲,为什么不让这么聪明的孩子读书?“孩子命不好,没了爸爸……”从此,凡买菜我必带上丁赛找那个小女孩。菜摊内外,两个女孩比赛看准算得快,算得对。<br> 自此,丁赛对算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无论我从商店买回什么东西,丁赛都抢着问价格、算总数,然后问我对不对。有时我故意说她算错,她会涨红着小脸追着我再重新计算。有时候是好几样东西,我还暗自加大难度,她也乐此不疲。上学后,老师的系统讲解、引导更加激发了她对数学的特别兴趣,她主动从书柜的一大排《十万个为什么》中挑出数学专册一道题一道题地看,一道题一道题地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查字典再运算,对应用题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越来越准确。<br> 20多年后我整理书架再次翻到她留在书上的拼音和计算痕迹时,不禁油然地为当初对女儿数学情趣培养的过程而欣慰。<br> 正是这种浓厚的数学情趣,促使她在后期的学业生涯中喜欢物理、喜欢化学、喜欢微积分、喜欢线性代数、喜欢解析几何、喜欢经济学、喜欢宏观经济学、喜欢微观经济学、喜欢国际经济学、喜欢计量经济学,不仅高考获得数学高分,还为她大学期间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的一贯优秀、硕士期间对《国际货币银行》专业学习成绩突出、博士期间对《国别经济增长趋势》的深层次定量研究成果,以及在牛津等几所大学为研究生高水平地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br> 5“每天一句话”的功力<br> 要想地里不长杂草,最好的办法是首先撒满期望收获的庄稼良种。一旦孩子在学习上树立起一个更高远的目标,并动用全部精力为之奋斗时,她就没有剩余的精力去干和学生身份不相符的闲事了。<br> 回忆丁赛的成长的脚步,尤其要感谢中营小学一以贯之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基础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以及老师们精心育人的高度责任感,也感念自己不失时机地坚持配合老师培养、激发女儿的文字表达兴趣,使之能多年如一日地用“笔”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br> 1986年,赛赛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寒假,“这下该轻松啦!”许多孩子大喘了一口气。寒假作业不多,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写完,而班主任兼语文教学的孙老师“每天写一句话”的要求却不容易完成。6岁多的孩子,不仅会写的字有限,观察与总结能力也很有限,怎么办?我一股脑买了10个汉语拼音田字格本,帮助和扶持丁赛努力完成孙老师的作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