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全新修订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693321
  • 作      者:
    陈忻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好的观念、手段、方法。《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给为人父母的提供的就是好的观念、手段、方法。
  作者不仅细致敏锐地抓住了儿童成长中所遇到的典型问题,也抓住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典型误区,并且对儿童和父母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得十分透彻。她书中的案例就是你我平时教育孩子的真实写照,所不同的是,当她把每天在你我家庭中上演的一幕幕父母与孩子的斗争、对抗等戏剧具体重现出来并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时,我们就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正如书中所说:“父母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成员。
    曾先后在德国的马普所、美国的范德堡大学和田纳西大学工作,研究儿童社会性和社会认知的发展,并参与婴幼儿脑电波的研究。有多篇专业文章在《发展科学》(Developrloerital Scierice)、《婴儿》(1rffarlcy)、《发展心理学欧洲杂志》(European Joumalof Developrnental Psychology)等儿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2004年出版了《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因好读有趣又充满启迪而受到众多读者的口碑相传。
    本修订版是作者当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后,结合自己的教子实践,对6年前出版的《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所进行的一次升级。带着对东西方成熟家教理念更深刻的理解和已为人母的切身体会,作者重新筛选了21个家长普遍关心的教子问题,通过情境呈现的形式.与父母分享了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细节和技巧,手把手教会读者做快乐而高效的父母。
展开
内容介绍
    每位父母都应该懂得:教育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责任和希望一股儿地堆到孩子身上。教子,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情,当然,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因此,我们完全值得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把自己首先变成明明白白的好父母,那么,这件困难的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本书提供了21个切实可操作的习惯,让做父母的发现,原来应该这样教孩子。
展开
精彩书评
    陈忻博士的专著《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从生动的案例出发,引入专业的分析与解说,最终给家长呈现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是学术性与科普性良好融合的一本好书。她的专业素养与育儿实践使得本书的文风朴实,但又不乏亲切,少了某些国内育儿书籍的脂粉气与浮夸感,让人感觉焕然一新。相信广大家长朋友在阅读之后,不仅能学会科学的育儿方法,还能获得深入了解孩子的洞察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甦博士
    几年前,北美的一个育儿网站推荐作者的《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我找来看了,非常喜欢。因为作者将实例和理论结合起来,浅显实用的语言让我们这些没有心理学背景的父母也学到很多儿童发展的规律。后来又看到作者在网上的多篇早教文章,她总是能敏锐地抓住父母困惑的问题,然后提供很具体的解答,就像面对面给我做咨询一样。现在《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的修订版马上要出版了,我有幸先看到几个样章,发现作者做了精心的修改,内容更加科学、更加丰满,特别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子实践验证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我对借助此书来进一步修炼自己的教子习惯非常有信心。
    --网友:xing
    作者的儿子大宝是我们这些网上妈妈眼中的"小神童",比如3岁就可以自己读书,能够区分英语和汉语拼音……我们羡慕之余不由追问"秘诀",才知道这是她因为孩子说话晚而给他读故事书的副产品。可见妈妈的耐心、爱心和正确的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多么重要。后来我又知道,原来她就是那本大名鼎鼎的《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的作者。这次的修订版增加了她的育儿实战经验,并替换了6章新的内容,比旧版的更实用了。书中一个个生动的小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在养孩子这段磨练耐心考验智慧的过程中,我会常常翻翻这本书,参考怎样做对孩子很好!
    --未名空间学龄儿童俱乐部妈妈:倩
展开
精彩书摘
    chapter 1  “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用规则代替空洞的威吓
    晚上,妈妈觉得自己的头越来越沉,经过辛苦的一天,她实在太累了。但此时还有一件更辛苦的事情等着她做:得让4岁的崎崎赶快洗澡睡觉。但每一次,这件事都不那么顺利。这不,今天,崎崎正坐在地板上玩着他的玩具,他一点儿都不想去睡觉。妈妈看了看表说:“崎崎,快9点了(妈妈习惯性地多说了50分钟),你该洗澡睡觉了。”
    “不嘛!我不想睡觉!我还要玩。”崎崎嘟囔了一句,头也没抬,继续玩。此时,他俩都清楚,按照惯例,这件事并不需要立刻响应。妈妈没有迫使崎崎立刻行动的意思,她只是希望开始这个过程。而崎崎知道,每次让他上床都得花去他烦恼的妈妈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大约过了10分钟,妈妈又开口了:“崎崎,越来越晚了,你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快把玩具收拾好,洗澡去!”但她仍然没有指望崎崎服从命令,并且崎崎也知道这一点,妈妈的真实意思是:“我们的时间又少了一些,崎崎。”
    崎崎拖拖拉拉地四处晃悠,随意地收拾着一两个玩具盒子以示听到了妈妈的话,然后,他又坐下来玩上几分钟。
    又过去了大约10分钟,妈妈再一次发出命令,这回她有些愤怒,威胁道:“你怎么还在玩?我警告你,再不收拾好,赶快去洗澡,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崎崎懂得,这次是真正的命令,他必须尽快收拾好玩具。
    他这样做了,然后磨磨蹭蹭地走向洗澡间。通常,这时候,如果妈妈很快地走过来催促他,他就会马上开始洗澡。但是,如果妈妈忽然因为什么亨转移了注意力,比如电话铃声奇迹般地响起来,崎崎就又可以捡到几分钟的自由了。
    在紧张、辛苦、忙碌的一天之后,这样的情节就像一幕戏剧,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着。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和崎崎都像是老练的演员,他们谙熟于戏剧的情节,并且认真忠实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事实上,每一天,每当妈妈想让崎崎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时,都要经过这些从假生气逐渐升级到真生气的步骤,以平静的提醒开始、以恼怒的威胁结束。崎崎已经很明白,在妈妈达到爆发点之前,他都用不着行动。
    难道这样的游戏不够愚蠢吗?妈妈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胁,她不仅令自己一直处于烦恼的状态,还破坏了和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除非自己最终达到了真正的愤怒状态,她永远也别指望能让孩子立即响应。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坏习惯亦然。需要强调的是,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先不忙着去指责孩子,而应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有哪些做法需要改进。我自己带两个孩子的经验是,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不要以为孩子不明白,越早和他们立规矩越好,在2~3岁之间能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以后带孩子就非常顺手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以下细节:
    细节一:指令明确,孩子才不会蔑视规则。
    孩子对规则充耳不闻的原因,多半是父母的指令模糊。比如:贝贝,待会儿我们要出门,你只能再玩一会儿。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不会知道“待会儿”是多久。当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该走了”,孩子会觉得很不公平。他觉得离“待会儿”还早呢!如果妈妈说“我们10分钟以后要走,给你10分钟时间收拾东西”,然后定好闹钟,等闹钟响了,告诉孩子“10分钟到了,我们该走了”。逐渐地,孩子对时间就有了概念,他可能知道,10分钟等于玩具火车跑两趟。等火车跑了两趟之后,孩子心里已经做好要走的准备了。这时妈妈叫他,他觉得很理所当然。
    对于更小一些的孩子,因为他们需要通过父母的行为反馈而不光是语言来认识或矫正自己的行为,所以父母还必须用行动来明确指令。我有一个朋友常常抱怨她8个月大的儿子不好好睡觉,几乎每晚半夜都要起来让妈妈陪他玩,有时要玩一个多小时才肯再去睡。这位朋友被搞得精疲力竭,却无计可施:“我一遍一遍地说,乔,现在该睡了。可他就是不听!”是呀,妈妈一遍一遍地说,但结果呢,她还在继续陪孩子玩,不是吗?这样的行为无疑给了孩子一个信息:规则?没有啊,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给孩子明确的指令,是教孩子遵守规则的第一步。
    P2-5
展开
目录
Chapter 1
“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用规则代替空洞的威吓
就像靠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靠叫喊也无法“驾驭”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胁和斥骂会破坏亲子关系,父母希望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却常常不经意间“教会”孩子蓖视规则破坏规则。

Chapter 2
“我真的很担心你,”
——掌握化干戈为玉帛的谈话技巧父母急着要上班,孩子却慢吞吞地吃饭:父母讲究整洁,孩子却把玩具丢在客厅……这怎么是家长的问题呢?难道不是孩子“不听话”才引发了冲突吗?

Chapter 3
“你不知道我是多么恨他,”
——做善于倾听的“开门人”当孩子遇到了问题向你诉苦,你会仔细询问细节,帮他分析问题,然后告诉他应该怎么去做吗?还是分散孩子对问题的注意力,努力使孩子从问题中摆脱出来?很遗憾这蟛都不是最佳的最佳的处理方案。

Chapter 4
“凭什么呀?”
——用“无权威法”来赢得权威家长的权威是有局限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孩子所赋予的,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只能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要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管教,只能按照“无权威法”三步走。

Chapter 5
我哭,我哭,我大哭!
——应用“强化定律”矫正孩子的行为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或发脾气,似乎温柔地安抚或者恼怒地制止都无济于事,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旧态复萌,这到底是孩子有问题,还是父母做错了什么?

Chapter 6
“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
——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染上了过于旺盛的支配欲,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喜欢假装自己很开明,越是这样的父母越容易责怪孩子太任性,怎么样在尊重孩子和教导孩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

Chapter 7
“我以为你忘记了,”
——学会奖励和称赞孩子奖励和称赞是教养孩子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惜的是,很多父母本能地不愿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他们把奖励看成了“溺爱”或者“贿赂”,也可能怕表扬了会让孩子骄傲,其实这些担心正是父母要避免或排除的不恰当的奖励方式。

Chapter 8
“我不要打针,我怕!”
——抓住挫折带来的机会关于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最容易也是最应该做的,就是“从娃娃抓起”,从小事做起。

Chapter 9
“你还小,让我来帮你!”
——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很多时候,父母其实是为了方便自己而去“帮助”孩子,教孩子自己洗手、吃饭、穿衣服、整理玩具,比起“帮”孩子做完这些更加乏味、更加麻烦、更需要耐心!但前者是一位教育者的工作,帮助孩子创造自我:而后者只是一个仆人简单机械的工作,堵塞了孩子生命发展的道路。

Chapter 10
“不是我干的!”
——制止孩子撒谎的4个技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撒过谎,那么,我们怎么预防孩子撒谎?当我们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Chapter 11
“别走!别离开!带上我!”
——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孩子体验和表达分离焦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是把他们单独留在家里,更不是不告而别,而恰恰应该从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开始。

Chapter 12
“我想留这样的发型!”
——让孩子“自食其果”
对父母而言,要让他们在明明知道后果的情况下,任由孩子去“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与其无效地怒吼“我早就警告过你”,不如让孩子自己吸取教训来得积极。

Chapter 13
“我只想知道怎么补救!”
——取代惩罚的6个方法
惩罚会起到管教孩子的作用吗?短期也许孩子的坏行为暂时消失了,但它带给孩子的长期影响,没有一样是父母所期望的,许多父母使用惩罚,是因为没有人教给他们更好的管教方法。

Chapter 14
“妈妈,我来照顾你。”
——和孩子共建责任感
责任感只能从内心激发,而不能靠外部强加,父母只要通过爱与平等把自己的价值观变成孩子的内在准则,才能与孩子共建责任感。
……
Chapter 15 “不用你帮,我自己能穿!”
Chapter 16 一颗糖果的诱惑
Chapter 17 “你有自己的钱”
Chapter 18 “住手!”
Chapter 19 “宝贝,今天没有汤。”
Chapter 20 “看,这是什么?”
Chapter 21 “这是我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