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云,女,1970年3月生,教育学硕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言语矫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10年言语矫治临床实践经验。主攻方向为构音障碍的评估与治疗研究。在言语矫治领域,构建了口部运动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以及构音运动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现担任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的机理与方法研究”分项目负责人、2005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特殊儿童言语矫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分项目负责人,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聋儿康复多媒体课件编辑平台及训练设备研发”,还任《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编委、《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HSL理论与1+X+Y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副主编、《儿童脑性瘫痪综合诊治与康复》编委,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诊疗部主任。
黄昭鸣,男,1962年9月生,1995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获言语-语言病理与听力学博士学位(Speech-LangtJage Pathology and Audiology)。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与方法研究”首席专家,2005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特殊儿童言语矫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责任人,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多重障碍儿童多重干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责任人,2008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聋儿康复多媒体课件编辑平台及训练设备研发”课题责任人。
美国西雅图言语听觉基金会主席,《临床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委员会委员,《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南京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兼职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在言语治疗、语言康复训练、听觉康复、特殊教育领域有多项发明创造,其中十项被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为医疗企业标准设备(启聪博士Dr.HearingTM、启音博士Dr.SpeechTM、启智博士Dr.BrainTM、语言博士Dr.LangtlageTM、音乐博士Dr.MusicTM、心语博士Dr.PsychologyTM、新概念学说话Dr.HSLTM、喉内窥镜诊察仪ScopeViewTM、喉功能检测仪Dr.VoiceTM、电声门图仪);两项被国家残疾人工作“十五”计划“省级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和发展规划”定为达标设备(启聪博士、听觉言语康复计算机导航系统);一项作为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必备设备(便携式听力筛查仪);六项被美国华盛顿州政府定为医疗康复企业标准设备(Real AnalysisTM,Vocal AssessmentTM,Speech TherapyTM,SpeechTraining,Nasal ViewTM,Voice SynthesizeTM);一项被美国联邦政府版权总署作为版权发表(Multidimensional Measures of Voice)。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