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口部运动治疗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78975
  • 作      者:
    卢红云, 黄昭鸣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卢红云,女,1970年3月生,教育学硕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言语矫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10年言语矫治临床实践经验。主攻方向为构音障碍的评估与治疗研究。在言语矫治领域,构建了口部运动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以及构音运动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现担任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的机理与方法研究”分项目负责人、2005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特殊儿童言语矫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分项目负责人,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聋儿康复多媒体课件编辑平台及训练设备研发”,还任《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编委、《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HSL理论与1+X+Y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副主编、《儿童脑性瘫痪综合诊治与康复》编委,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诊疗部主任。
    黄昭鸣,男,1962年9月生,1995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获言语-语言病理与听力学博士学位(Speech-LangtJage Pathology and Audiology)。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与方法研究”首席专家,2005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特殊儿童言语矫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责任人,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多重障碍儿童多重干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责任人,2008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聋儿康复多媒体课件编辑平台及训练设备研发”课题责任人。
    美国西雅图言语听觉基金会主席,《临床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委员会委员,《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南京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兼职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在言语治疗、语言康复训练、听觉康复、特殊教育领域有多项发明创造,其中十项被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为医疗企业标准设备(启聪博士Dr.HearingTM、启音博士Dr.SpeechTM、启智博士Dr.BrainTM、语言博士Dr.LangtlageTM、音乐博士Dr.MusicTM、心语博士Dr.PsychologyTM、新概念学说话Dr.HSLTM、喉内窥镜诊察仪ScopeViewTM、喉功能检测仪Dr.VoiceTM、电声门图仪);两项被国家残疾人工作“十五”计划“省级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和发展规划”定为达标设备(启聪博士、听觉言语康复计算机导航系统);一项作为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必备设备(便携式听力筛查仪);六项被美国华盛顿州政府定为医疗康复企业标准设备(Real AnalysisTM,Vocal AssessmentTM,Speech TherapyTM,SpeechTraining,Nasal ViewTM,Voice SynthesizeTM);一项被美国联邦政府版权总署作为版权发表(Multidimensional Measures of Voice)。
展开
内容介绍
    《口部运动治疗学》是高校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系列专著之一,是言语-语言病理与听力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的一门核心课程。《口部运动治疗学》根据口部运动的发育规律和运动模式以及口部运动治疗原理,构建了一整套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和治疗体系。在我国,言语-语言病理与听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口部运动治疗是言语矫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和促进构音器官运动灵活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的关键技术。《口部运动治疗学》提供的评估、诊断和治疗口部运动障碍、构音运动障碍的有效方法和主要治疗技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口部运动能力、构音清晰度和进食速度,并能够改善患者的言语感觉统合能力。
    《口部运动治疗学》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探讨了口部运动治疗的概念及应用领域,口部运动治疗的框架与流程,口部运动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第二章论述了口部运动治疗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运动发育规律和感知觉发育规律对口部运动治疗的指导意义以及异常口部运动模式形成的规律;第三章论述了触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及其刺激技术,重点介绍了口部触觉敏感性障碍的评估与治疗技术以及口部探索游戏治疗法;第四章论述了下颌运动生理与发育、运动模式以及下颌运动功能的评估与治疗,重点介绍了下颌运动功能的评估方法以及16种下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第五章论述了唇运动生理与发育、运动模式以及唇运动功能的评估与治疗,重点介绍了唇运动功能的评估和35种唇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第六章论述了舌运动生理与发育、舌的运动模式以及舌运动功能的评估与治疗,重点介绍了舌运动功能的评估与54种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
    《口部运动治疗学》不仅可以作为言语-语言病理和听力学专业的教材,而且可以作为言语治疗师和语言康复师以及相关领域人员的参考书。希望《口部运动治疗学》能为我国言语治疗方法的丰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斧正。
展开
精彩书摘
    口部运动治疗流程遵循黄昭鸣教授提出的A+T+M的操作模式。A(assessment)代表评估,T(treatment)代表治疗,M(monitor)代表监控。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患者个人信息的收集-评估与诊断-治疗-疗效监控。下面分别详细解说。
    1.个人信息
    首先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出生史、残障情况(听力、智力)等基本信息,然后再尽可能详细收集疾病史,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口部习惯动作,进食情况、吞咽情况、喂养方式、言语情况、康复情况,以及儿童性格特征、情绪行为等。了解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很有必要。2.评估与诊断(1)口部感知觉能力的评估与诊断口部感知觉能力的评估主要是评估患者的面部及颈部、双唇、脸颊内表面、硬腭、齿龈、口咽部等6个部位对触觉刺激的反应情况,用来判断每个部位的触觉反应是超敏还是弱敏,或者是混合型,从而给出详细的诊断结果,并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2)口部运动能力的评估与诊断
    口部运动能力评估是考察下颌、唇和舌在静止状态和模仿口部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能力。依据下颌、唇及舌运动发育顺序和规律以及运动障碍形成的规律,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根据运动能力的临床表现,按照由重到轻的顺序分别制定了5级分级评估标准。根据患者在评估过程中下颌、唇和舌运动能力的临床症状表现,确定障碍级别、计算得分,分值越高,运动能力越好。根据评估的结果给出诊断建议,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障碍。若儿童口部运动功能正常,则告知家长;若存在障碍,诊断出障碍的类型,并剖析出造成障碍的原因,进而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3.治疗内容
    口部感知觉障碍治疗包括感知觉超敏治疗和感知觉弱敏治疗,对敏感性混合的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来促使感知觉正常化。常用的触觉刺激技术主要有冷刺激、热刺激、触摸法、食物刺激法、视觉的反馈法以及刷皮肤法。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口部触觉感知正常化,以及促进患者对触觉反应正常化。将超敏的部分降低敏感度,将弱敏的部分提高敏感度,最终使敏感性达到正常水平。另外口部探索游戏治疗法也有助于口部触觉敏感性的正常化,还能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婴幼儿期的口部运动模式,并且有助于患者习得新的口部运动技能。
    口部运动治疗包括下颌运动治疗、唇运动治疗和舌运动治疗。下颌运动治疗主要针对下颌运动受限、下颌运动过度、下颌分级控制和下颌转换运动障碍等进行的治疗,常常采用下颌抵抗法、下颌控制法、下颌分级控制和下颌自主运动治疗法来解决下颌的运动障碍问题。唇运动治疗主要针对因唇肌张力过高和唇肌张力过低造成圆唇运动、展唇运动、圆展交替、唇齿接触等运动出现运动不足或缺乏导致双唇音或唇齿音构音不清而进行的治疗,主要采用肌张力过高治疗法、肌张力过低治疗法、促进唇运动的自主控制、自主训练治疗法。舌运动治疗主要是针对舌前后运动范围受限、舌精细分化运动发育迟缓、舌尖运动发育不良、舌两侧运动发育不良、舌肌张力低下、舌肌张力过高、口部触觉敏感性障碍、器质性问题、口部习惯问题等进行的治疗,促进舌的感知觉正常化,扩大舌的运动范围,促进舌基本运动模式的形成,提高舌运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从而为准确构音奠定较好的生理基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口部运动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口部运动治疗的框架和流程
第三节 口部运动治疗的原则
第四节 口部运动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口部运动治疗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口部运动治疗遵循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口部运动治疗遵循感知运动发育的规律
第三节 口部运动障碍模式遵循运动障碍模式形成的规律

第三章 口部触觉与本体感觉刺激技术
第一节 触觉及触觉刺激技术
第二节 本体感觉及本体感觉刺激技术
第三节 口部探索游戏治疗

第四章 下颌运动障碍及其治疗技术
第一节 下颌运动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下颌运动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第三节 下颌运动功能评估
第四节 下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

第五章 唇运动障碍及其治疗技术
第一节 唇运动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唇运动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第三节 唇运动功能评估
第四节 唇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

第六章 舌运动障碍及其治疗技术
第一节 舌运动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舌运动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第三节 舌运动功能评估
第四节 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

附录
1.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
2.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记录表
3.唇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
4.唇口部运动功能评估记录表
5.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
6.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记录表
7.口部运动功能整体评估记录表
8.常用用品、用具介绍
国内参考文献
国外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