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没有托儿所,儿子三岁以前有一段时间在社区于奶奶家托管。可能是老人怕孩子哭闹让邻居误会,就经常抱着他,而且对于他的许多要求尽量满足,这就造成了他任性、唯我独大的倾向。因为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冲突,孩子每天回家后跟我们之间也会有摩擦。
记得最清楚的一次,由于一个要求没被满足,儿子立即倒在地上打滚。这一幕把我们吓了一跳:都是在于奶奶家惯出来的。考虑到还是初犯,我们把他哄起来了,讲明道理,希望他改进。同时,我们也跟于奶奶打了招呼,要配合我们帮他改掉这个毛病。
又过了几天,他故伎重演。倒在地上,一顿乱蹬乱踹,还伴随着大声的哭喊!此刻,我们该怎么办呢?
头脑风暴:
A.把孩子抱起来,询问和满足他的要求。
B.不管,愿意咋样就咋样。
C.打屁股或严厉呵斥。
结果:
A.当时会有好结果,孩子不再哭闹。但以后一旦出现任何未被满足的事儿,他都有可能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因为他知道此法好用,并且还会逐步升级,变本加厉。
B.给他一个思考,另寻出路;也死了这条心,不再耍赖。
C.当时会好用,以后也会记住。风险是有可能夫妻双方有分歧,一个严厉一个心疼,同时也有暴力倾向之嫌。
我们选择了B。
我丈夫头也不回地走到阳台去了,我先是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夫唱妇随”,置在地上打滚的儿子于不顾,走到阳台跟我丈夫唠起家常。
过了一会儿,听不见哭声了。又过了一会儿,儿子悄悄走到阳台,扯扯我的衣角。我顺势摸摸他的脑袋,跟丈夫谁也没说什么,各自走开,干自己的活去了。
儿子向家长的一次示威、耍赖,就这样在无声之中被矫正过来。以后,从未再发生这类事。
感言:
“打滚”是人类本能的、对欲望追求的手段。孩子是非常聪明的,这也是一种“博弈”。他在与家长进行各种尝试、探底。一次得逞,下次还会再用,且不断升级。当孩子尚小,是非观念没能建立起来的时候,家长要教导孩子。拒绝或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家长的态度就是家法,就是规范。
这件事处理的另一个精彩之处是我们夫妻间的默契。如果一个管,一个不管;一个走开,一个去扶他起来,后果是不一样的。即使是跟孩子动武,也未必能把他的毛病给矫正过来。我们的方法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一些父母在子女“打滚”、哭闹时束手无策,其实错在父母,错在当下。
想想:无论从体力、精力、地位层面,哪个方面孩子不占劣势呢?一个占绝对优势的父母,竟然让一个两三岁孩子的哭闹给威胁住,多么可笑至极!况且往往孩子的一些要求是无理的。
小的时候没有规矩,长大后再想矫正就难上加难了。我经常看到学生家长让孩子闹腾得战战兢兢,唯命是从,可这又能怪谁呢?
有的孩子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就采取极端方式,要么不合群,要么违纪。其实,他们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也是很痛苦的。
子不教,父之过。儿时的小错误家长切莫听之任之。
幼儿园里经常做拍球游戏,大球小球好不热闹。孩子的肢体协调、平衡训练,少不了拍球比赛。
有一天,儿子回来很认真地告诉我,他拍球的纪录很低,并希望我能帮他提高。这个结果我早有心理准备,因为儿子像我,我就属于肢体协调能力差的人。小时候我的拍球、踢毽都弱于其他小朋友。
当时,我很忙,面对孩子的这个请求,我该怎么办?
头脑风暴:
A.不理睬。一个小小幼儿园的游戏,不必在意,今天拍得少,过几天就拍得多了。
B.理睬。抽空陪象子练习一下,让他有所提高。
结果:
A.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提不起来,恐怕也不愿意融入群体当中。
B.提升自信心,增强合群能力,孩子要强是件好事。
我选择了B。
我利用休息日,买了球,专门带他去人民广场学习拍球。我坐在长椅上,不时还有风沙吹过,吹乱了头发。但看见他练球的那个认真劲儿、开心劲儿,我的心里美美的。儿子这么小就知道要强、用功,我还想要什么呢?感言:
面对孩子的求助,我在第一时间,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向他传递了家长的爱。我的陪同,增进了孩子的自信和安全感,培养了孩子的进取心。
有的家长问过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为什么得不到老师和小朋友的赏识,为什么不能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快乐?
展开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赵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庇护,更需要引导,让他学会分析与思考。当他走向社会后,能否作出有利于他发展的正确选择,体现着家长的教育智慧。刘文英这本书,为中国的母亲开启了一扇展望科学教子的窗户。
——(首届全国十佳母亲提名奖获得者、全国家庭教育报告团成员 李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