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种说法,一是嵩阳、岳麓、应天府、白鹿洞说,主要见于宋人吕祖谦的《白鹿洞书院记》等;二是徂徕、金山、石鼓、岳麓说,见于宋人范成大的《衡山记》;三是白鹿洞、岳麓、嵩阳、茅山说,见于宋人袁燮的《四明教授厅续壁记》;四是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说,见于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明人王袆《游鹿洞记》等;五是睢阳、石鼓、岳麓、白鹿洞说,见于明人李梦阳的《大梁书院碑记》。尽管说法不一,但可看出岳麓、白鹿洞、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六所书院是为后世所较多提到的,可以看成是宋初较为有名的六所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湘江畔岳麓山下,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据说,鼎盛时期从学有千人之多。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千年办学历史,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岳麓书院所在的长沙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