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越来越多。新华社2001年1月8日发布的对北京14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占14所高校的25%,而《北京青年报》差不多同时发布的一个调查显示这一比例高达30%多0。郑州大学2006年贫困生比例是23.04%,特困生比例是9.22%;2007年贫困生比例是22.44%,特困生比例是8.27%。初步计算,全国高校有500多万贫困生,250多万特困生。有人依照数据加以对比,说中国今天普通高等教育的收费相当于20世纪30年代的贵族学校,在国民党时代、北洋军阀时代师范院校都是不收费的。那时候很多贫困人家的子弟想要读书都只能读师范院校,毛泽东就是其中一例。当然,从2007年秋季开始6所部属师范院校免收学杂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的普通民众在教育支出的重压下真是苦不堪言,“因教返贫”成了常见的现象,“学费杀人”的事情时有耳闻。教育高收费,已经成为全社会尤其是贫困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2.减缓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一工作目标,这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当时的平均水平。1986年我国的这一比重就已达到了3.43%。然而遗憾的是,一方面中央提出了令人振奋的“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这一比重却多年来一直徘徊在世界最低水平线上。就在提出4%的目标之后,这一比重不升反降,1995年降到了最低点的2.41%,此后虽然缓慢回升,1999年达到2.79%,2002年达到3.32%,2003年却微降为3.28%;对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调整后,该年的这一比重又回到了1999年2.79%的水平0。这样的比重大体只相当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发生在我国这样一个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的社会主义大国,实在令人困惑!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国的教育经费占政府预算在1994年降到了2%以下,在世界151个国家中,名列第149位难怪,2004年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华考察,离开时,她抛下一句让所有闻听者当场无语的评价:“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