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5340
  • 作      者:
    张再兴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再兴,男,1947年7月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思想教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主要编著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求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中若干新课题的实践与思考》、《清华学子魂——清华大学培育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探索》等。发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学术论文4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与辅导员工作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问题: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掌握的指导思想、重大方针、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价值;着眼于辅导员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队伍的协调配合;贯彻执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落实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建设措施,探索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模式;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国(境)外高校学生辅导工作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还专门讨论了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要求。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内涵,恩格斯指出:“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能够通过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自觉地驾驭自然,从而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时,人对于外部世界(自然、社会)的自由转化为人主体内部的自由,人的主体活动处于发挥独特个性、潜能的自由状态,向以人自身发展为目的的最高境界升华。<br>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以人的发展状态为基本特征,划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形态,论述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他精辟地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也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展开
目录
    总序<br>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br>    一、人的全面发展<br>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br>    (二)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br>    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br>    (一)学校教育功能的核心理念<br>    (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br>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br>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中心内容<br>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针<br>    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br>    (一)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br>    (二)积极深入大学生的生活<br>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br>    五、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br>    (一)形成全员育德的一致目标<br>    (二)全面利用德育资源<br>    (三)综合运行德育过程<br>    <br>    第二章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br>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考察<br>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br>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教育功能考察<br>    (三)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建设的评价和思考<br>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br>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br>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br>    <br>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价值<br>    一、辅导员队伍的性质<br>    (一)政治性<br>    (二)教育性<br>    (三)管理性<br>    (四)基层性<br>    二、辅导员队伍的职能<br>    (一)教育引导职能<br>    (二)事务管理职能<br>    (三)发展辅导职能<br>    三、辅导员队伍的工作价值<br>    (一)立德树人的个体发展价值<br>    (二)人才强国的社会发展价值<br>    (三)一种“大有出息的负担”<br>    <br>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与能力<br>    一、辅导员素质的结构<br>    (一)素质与素质结构<br>    (二)辅导员的素质结构分析<br>    二、辅导员的专业知识<br>    (一)系统的知识结构<br>    (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br>    三、辅导员的职业能力<br>    (一)社会工作基本能力<br>    (二)群众工作能力<br>    (三)系统工作的能力<br>    四、辅导员的事业品格<br>    (一)基本职业道德<br>    (二)敬业精神<br>    (三)党性修养<br>    <br>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相关队伍的协调配合<br>    一、辅导员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协调配合<br>    (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紧密结合的必要性<br>    (二)辅导员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调配合的途径与措施<br>    二、辅导员队伍与班主任队伍的协调配合<br>    (一)辅导员工作与班主任工作协调配合的必要性<br>    (二)辅导员队伍与班主任队伍协调配合的要求和措施<br>    三、辅导员队伍与就业工作队伍的协调配合<br>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br>    (二)辅导员队伍与就业工作队伍协调配合的要求和措施<br>    四、辅导员队伍与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的协调配合<br>    (一)思想教育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相结合的基础和必要性<br>    (二)辅导员队伍与心理咨询员队伍协调配合的方式与措施<br>    <br>    第六章 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br>    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概述<br>    (一)研究生辅导工作的历史回顾<br>    (二)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br>    (三)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br>    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br>    (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领导体制<br>    (二)研究生辅导员的岗位设置与选拔培养<br>    (三)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与激励<br>    三、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能力建设<br>    (一)“党支部建在班上”与党建工作能力<br>    (二)研究生构成的复杂性与群众工作能力<br>    (三)规模化培养环境与组织管理能力<br>    (四)培养环节多样化与开拓创新能力<br>    <br>    第七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模式<br>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体制<br>    (一)建立健全“双重领导”体制<br>    (二)坚持落实“双重身份”的管理体制<br>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机制建设<br>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的含义与基本环节<br>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的完善与创新<br>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模式<br>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含义与意义<br>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构建模式<br>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模式<br>    <br>    第八章 国(境)外高校学生辅导工作比较与借鉴<br>    一、美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发展<br>    (一)美国高校辅导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br>    (二)美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内容与方式<br>    (三)美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人员构成与素质要求<br>    (四)美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机制建设<br>    二、英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发展<br>    (一)英国高校学生辅导制度历史沿革<br>    (二)英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内容与方式<br>    (三)英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人员构成与素质要求<br>    (四)英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机制建设<br>    三、香港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发展<br>    (一)香港高校学生辅导工作概述<br>    (二)香港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内容与方式<br>    (三)香港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人员构成与素质要求<br>    (四)香港高校辅导人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与办法<br>    四、国(境)外高校学生辅导工作的启示<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