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跨越考研这道坎:就这样考进中国科学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73529
  • 作      者:
    马石庄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考研,我们在路上!
  谁说考上中国科学院是传说?
  谁说工作后就应该安享现状?
  谁说失败过就别再奋起追梦?
  来自五湖四海的66位考研人,
  《跨越考研这道坎:就这样考进中国科学院》讲述了备考中国科学院的故事。
  复习技巧,经验教训,
  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他们对这段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沉淀,
  让我们有更多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力量。
  宣传语
  记录考研点滴,梳理跋涉心路;
  回忆考研故事,启悟奋斗人生。
展开
作者简介
  马石庄,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就业压力的急剧增加,考研作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一种捷径,成为越来多的大学生的选择。2010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40万。考研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现象。本书精选了成功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66名学子亲笔撰写的考研故事。他们都来自国内普通高校,怀着超越自我的梦想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并最终梦想成真。在这66个精彩的故事里,有他们精心总结的备考方法、复习技巧和经验教训,有他们切身感受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刻骨铭心,更有他们对这段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沉淀。他们的故事,浓缩了千千万万大学生向中国科学院奋进的历程。这66个考研故事,对于考研人,是一种思路与心路的梳理;对于大学生,是一种体验与经验的启悟;对于更多的读者,是情感的共鸣和人生的激励。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科学院对所有考生都一视同仁,这是我最佩服的。
  ——刘挥彬
  当我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交给父亲看时,父亲表情肃穆地接了过去,掩饰不住的喜悦从额头的皱纹里绽放出来。
  ——张洪波
  缘分,能够让我们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备考,能够同时进入中国科学院共度研究生生涯,呼吸同一片天的空气。
  ——冯慧敏
  启程了,别再停下来,否则眼泪会迷离了视线。当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其实,那时离成功只差一点点。
  ——黄玮婷
  在考研的路上有了平和的心态,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舶有了GPS,它沉着冷静地带领我们驶向正确的港口。
  ——杜高赞
展开
精彩书摘
  433分--谈辞职考研高分秘诀
  何伶荣
  政治79,英语80,数一137,材料力学137--从成绩出来的一刻起,我就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经验与朋友们、与未来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直拖到现在才动笔,是因为我一直在想怎样才不会让我的个案误导大家。
  考研之前,我在长沙一家研究所有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考研之前,我已年纪不小并且没有男朋友,不想要家里支援太多,几个月的工资根本不够考研租房和生活费用;考研之前,我没有在大学拿过一等奖学金,最后却被以380多分考上中国科学院的同学和430分考上上海交大的同学视为传说;考研之前,我的书本在大四的时候已全部卖出,脑海里的英语和微积分所剩无几,并且没学过概率论,读工程力学专业的我甚至打算考文科,对专业和学校也犹豫不定;考研之前,我通宵看韩剧,哭得稀里哗啦……如果你像我一样成绩一般、智商一般、自制力一般,如果你也打算考研,那么我的以下三点经验也许对你有借鉴作用,而且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考研路上的传说!
  良好的心态
  毕业刚工作时我是没打算考研,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很多单位技术部门招聘的基本条件已从本科悄然变成了研究生,我意识到也许10年之后自己就会被无情地淘汰掉。领导暂时的器重替代不了长远的危机意识,我考研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于是,植树节那天我正式辞职了,一个人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租了间小房子,开始了我的备考生活。我希望在第二年的植树节到来时能有所收获。我告诉自己,虽然考研期间可能会有反复的思想斗争,但是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这只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没有约束的享受的自由状态。一年对于一辈子来说很短,但它也可以是人生的转折点。即使没有转折,如果年轻时曾经奋斗过,努力过,也就不再遗憾了。紧迫感、平常心--我在第一篇考研日记上写下了这几个字。
  当甩开一些外在的包袱后,对心态的考验随着复习的正式开展一拨拨地袭来。也许一开始你会发现:书本上的东西很多都看不懂;一些习题看了参考答案三四遍还是不会做;单词看了就忘;时间越来越少而效果却不大明显,模拟分数让人近乎崩溃。也许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很蠢,还有没有考的必要。也许你还会沮丧会躁动会哭泣。我想,这些感觉应该很正常,我遇到的困难别人也有。像手表上的秒针一样脚踏实地地走,能走过整个历史;一只小小的蜗牛,只要不停歇总能到达要去的远方。
  既然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就应该有勇气去聆听。我作为已毕业的社会考生,是在一个中学里参加考试的,整个考场都是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但有些没有参加考试,我前面的位子就是空的,我觉得真没必要畏惧成这样。还有很多考生在考专业课的时候提前很早出来,也许是考得太好了吧。而我在最后的半个小时查出了立方看成了平方的笔误!大半年都过去了,还在乎在考场里多等待半个小时?!
  我的高分首先是得益于良好的心态,即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朋友、同学、家人关心更多的是结果,既然结果已经有那么多人关注了,自己就不必在乎太多了,好好把握这种拼搏的状态,平静且不浪费时间地一点点积累。
  周密的计划
  曾听说过很多人从七八月才开始复习就考了400多分,我只能望尘莫及了。我的同学里,一个曾经考了400多分的数学基础很好,并且在大三结束时就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由于深知笨鸟先飞的道理,我从3月底就开始复习了。
  我的复习教材与资料部分是同学前一年或两年的,包括政治序列1。后来随着复习的进展陆续买了一些书,书比较杂。个人不太推荐一开始买很多书,中途疲惫的时候买本书往往能增加动力。资料的选择因人而异,可以多到书店看看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问哪些卖得最好。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备考。
  与大多数考研的同学一样,我首先制订了一个纵向的大计划:4~6月第一轮复习,7~9月第二轮复习,10月至考试前开展第三轮复习和模拟训练。其次就是在每一轮复习开始时制订阶段性的计划,规定哪些书在一个月或两个月内看完一遍。从最初开始我就同时复习英语、数学和专业课,7月开始看政治。
  一年对于一辈子来说很短,但它也可以是人生的转折点。即使没有转折,如果年轻时曾经奋斗过,努力过,也就不再遗憾了。
  复习计划太空洞是难以实施的,因此我把年历贴在墙上,同时做了一个周课表。每门课趋于平均地按小时合理分配时间,每天的复习安排都不一样,并且四门课程轮流排列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下午和晚上。这样每门课程都复习到了,又不会觉得枯燥。每天7点起床,中午看半个小时单词,午休半个小时,晚上11点前睡觉。
  我的计划详细到每次看多少页(如15页),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个星期将一本书看完。阶段性计划和课表根据复习完成情况随时调整。
  合理的休息
  我住在居民楼的顶层,下面是家具城和一些服装店、小饭馆。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没有压力,没有窒息的竞争感。平时吃饭的当儿可以散散心,很惬意!马拉松式的备考是需要劳逸结合的,所以7月之前我给自己每周放两天假,7月以后每周休息一天。休息时间到外面走走,或者看看《散文》和《散文诗》,练练毛笔字,画一幅画,并且每三个月回家"疗养"一个星期。
  对我而言,电话和日记是两个重要的宣泄途径,即使在计划看书的时间打个电话或者写上一篇杂记也并不觉得是浪费时间。考研期间我写了很厚一本类似日记或散文的东西,至今我还认为那是我左右脑相互促进发展的最鼎盛时期。
  复习考研需要放松但不能松懈,所以我尽量拒绝饭局、聚会,尽量远离网络和电视。一些形式的或虚幻的东西会让人浮躁,而治疗自制力差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给自己堕落的机会。我是通过收音机了解时事新闻的,中午定时的娱乐节目为我单调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快乐,晚上的财经夜读总能带给人奋进的力量。
  每天的任何一段时间都有人在学习,也有人休息,只需要依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加倍努力。对于复习伙伴和考研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像我这样没有同学一起复习、没有上考研辅导班的人都能考出高分,你还需要什么借口呢?!
  (作者:何伶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力学研究所)
  我的大学,以及一场持久的"战役"
  牛文豪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题记
  历史的偶然性往往把一些大人物从命运的一端推向了另一端,在不经意之中改变了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我不是大人物,但同样也体验着造化给我安排的种种"天命"。我们在人生路口上进行选择的时间可能只是电光石火的一刹那,但就在那一刻之后,就被推进了完全不同的一条条岔道。但不管怎样,这是我的,无可替代的,让我的人生充满与众不同的色彩的唯一。
  选择电工所
  高考就是如此的偶然;事隔四年,考研仍是如此的偶然吗?
  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批志愿的三个空格让我伤透了脑筋。于是对着第二批志愿时,我想都没想,自言自语地说:"不用填了吧?"
  班长兼好友老牛听到了,说:"干吗不填,填了吧!我填的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我哈哈一笑:"你去杭州西湖啊?好,我就去桂林山水。"于是半开玩笑地在二批志愿上填了"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电)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就这样,我来到了桂电,开始了我平凡而难忘的大学生活。
  这时我早已从两个月前刚知道高考成绩的自怨自艾和苦闷中冷静下来。我不愿复读,不愿浪费那复读的一年。我天真地想,与其复读,还不如在一个我喜欢的本科院校里苦读,四年拼搏后,再走出去,考一个比较好的学校的研究生。因此,从大一开始,我就是带着近乎给高考复仇的心情来到桂林的,我要最大限度地在这里发展自己。"当然,学习是第一位的,但其他素质我也要全面发展,不能落下。"我这样对自己说。
  桂电还是个在电子方面很强的工科院校,学风很浓,尤其是我所在的系。在这里,我遇到了许多严肃认真、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以及素质优秀、各有特长的同学和朋友们,他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这让我终生受益,也令我终生难以忘怀。
  进入大三,大家都开始为前途有所打算了,关于是否考研,很多人都在思索。而我决定是要考的了,我所想的问题,只是确定哪个方向了。但我不想过早地准备,因为从骨子里我还是抵触考试的。我不想把一辈子的时间都浪费在一场考试上。所以,我是到了我认为非要准备不可的时候,即2004年的4月,才开始备考的。
  但我不敢轻视这场考试,它对我的意义太重大了。因此,大三上学期我一直在做资料搜集、确定方向以及心理上的一些准备工作。一开始我确定了好多目标,最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选定了电工所。原因之一是研究所可以有更多实际动手的锻炼机会;之二是本专业较为稳妥,可以量力而行(我还是个比较谨慎的人);之三是经济上的原因,因为中国科学院各所考上后都是全公费,而我不愿意再去贷款读书了。
  于是,4月份的一个晚上,我的备考战终于打响了第一枪。当时的心情竟然还有点莫名的兴奋。我感觉仿佛开始的不是一段压抑苦闷、单调乏味的灰色生活,而是艰苦卓绝但颇有成就感、为自由而战的历史征程。
  "非典"生活
  考研战术上,我不求快,力求稳,争取一遍走过,吃透基本概念。就这样,我稳扎稳打,"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地走着。我本以为可以这样安安稳稳地一直走下去。
  然而,"非典"来了,且声势越来越浩大。学校一声令下,5月1日起开始封校,所有在外住宿人员,必须无条件立即搬回学校。我们当然不敢反对,毕竟"防非"事关重大!只是好好的学习状态被打破了,我遗憾地龇牙咧嘴,慌慌忙忙地把铺盖搬回宿舍。当中午去久违了的食堂吃饭时,哎哟,只见人山人海,气势不凡,挥汗如雨,呵气成云,蔚为壮观。原来封校真的可以封出别样风景啊!
  晚上上自习,10点钟一到,就有老师来教室强制关灯,还要登记我们名字,说是为保证大家体质健康以增强免疫力防范"非典"。学校规定晚10点之前学生必须就寝,否则以违纪处置,等等。对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大家感动得涕泪横流,哭笑不得。也许每一届考研族都会有自己独有的特色,那么我们2004级最显著的特色就是"非典"生活。
  7月份全国"防非"形势好转,学校也放假了。于是我们重新搬到校外,重新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的生活。直到8月1日我们再次把好好的学习状态打破,按照系里的安排去柳州参加生产实习。10日实习回来,我彻底放松自己,打了两天的网络游戏,直到打得厌烦,我才调整状态,真正进入漫漫考研路--一场耐力、毅力与信心的游戏。
  你看,考研的
  8月中旬之后的几个月里,我以惊人的周期律保持着每天同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地"日出而作":一大早背着一大包书,吃完早饭后,然后钻进教室;中午钻出教室,钻进饭馆,例行公事,往肚子里塞一些东西,至于有没有食欲几乎是我不关心的。午饭后钻进小屋,睡一会儿午觉,准确地说是躺一会儿。醒来后再换一大包书,匆匆再钻进教室看书,再吃饭,再看书,然后披着星星打着哈欠踉踉跄跄回到小屋睡觉。隔天下午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打球、跑步什么的……
  就这样我们穿行于校园之中,游离于课堂之外,脚步匆匆,毫不停留,两眼发直,神色呆滞。看到我们的造型,人们一望即知,然后,面有不忍之色,附耳低言,轻声告诉同伴:"你看,考研的!"
  虽然我们考研的"战友"们都在一起看书,虽然大家总是相互鼓励,虽然绝大多数时间我对这种单调、压抑、紧张的生活感觉不到什么,或者说只感觉到麻木,可是,有时的一瞬间--那一瞬间,有时在我晚上打着哈欠跌跌撞撞在回去睡觉的路上,有时在我遥远平静的梦乡深处,有时在我关在洗澡房一阵冲洗之后,有时在我呆呆地对着桂林血色的夕阳出神的刹那--那一刹那,我突然感觉很无助、很委屈、很压抑,我想喊、想叫、想哭、想跳,但我喊不出来、叫不出声,只有怔怔地觉得泪眼矇眬。有一次我猛然在梦中惊醒,霎时间泪流满面,眼前浮现的却是妈妈亲切的笑容;有一次我突然间血涌向头,所有的念头只有一个,只想冲出去给家里挂个电话……
  还好,还好,那些只是短短的一瞬。
  一场持续太久的战役
  每天我们都要咬牙切齿地数一遍日子。9月过去,10月来了;10月过去,11月来了;11月过去,12月来了。时间就像手指缝里的水,一点一点地漏过去;面前的复习资料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我对自己的复习进度还是相当满意的。偶尔一套自测题做完,刻板的脸上会渐渐浮起笑意。有一次有点得意忘形,竟然"嘎嘎"地干笑了两声,估计是声音阴恻恻的,前座有个小女生回头看到我惨不忍睹的笑容,眼光刷地收了回去,脸上肌肉抽搐了两下,然后抖抖索索地收拾东西,赶紧逃出了这个教室。从那以后,我做完自测题都要先往四周扫描一下,确认没有人注意再开始"嘎嘎"地笑。
  元月渐渐逼近,大家咬牙切齿地数日子的力度越来越强,解脱的日子就要来临了。此时各自的复习计划基本都已完成,剩下的只是查漏补缺、保持状态而已。其实最后的20天,大家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心理承受能力开始接受考验。最后一个星期,大家开始调整生物钟。而低年级的同学此时已经考完期末考试,校门口整天是拎着大包小包回家的人群,这给我们的视觉刺激无与伦比。我们开玩笑地说,这时不管考上考不上,只要赶紧考完拉倒,别再钝刀子割人了,受不了了。据说,真的有人最后几天受不了了,直接买了火车票回家了。
  决定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第一天考政治和英语,相当顺利,大有举重若轻、笑傲考场之势。然而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其实说意想不到,并不完全准确。我因为高考的经历,发挥失常,就怕自己心理素质不够,到时发挥不好。因此,平常复习时我就高标准、严要求、全力以赴地复习,希望能在考场上把平时水平打个八折,也就可以了。哪知到考数学时晕了场,只怕六折还不到。真是MurphisLaw--怕什么来什么!
  事已至此,死马当作活马医,坚持下去考专业课。没想到一拿到卷子就懵了。怎么只有一张卷子,六道题?第一个反应是想举手问老师是不是少了张卷子啊?再一想,算一下分值吧,四个各30分,两个各15分……天啊,敢情专业课大变脸啊!我苦笑一下,仰天深吸一口气,算了,题目变了,大家都变,好好做吧!
  考完后一路狂笑着回去。没错,解脱了,脚像是走在棉花上,而胸口却像是石头做的,压的气都喘不过来。唯一想的,就是赶紧回家。
  冷静下来后,觉得自己的成绩仍是可能有机会的,只是希望渺茫。因此,我抱着那一丝希望,仍然按照原计划认真地准备复试。
  然而奇迹发生了。分数下来后,我居然有复试资格。我只有一丝兴奋,并没有原来想象的欣喜若狂。这毕竟只是个复试资格,没有人能保证这不仅仅是个"陪练"的资格。
  我认真地准备着,坚持着。真如我所愿,我顺利通过了复试。
  我原以为,录取那刻,我会跳上三跳;我原以为,录取以后,我会睡上三天三夜;我原以为,录取以后,我会通宵达旦地看电影;我原以为,录取以后,我会马上去徒步漓江……
  但是录取以后,我只是如释重负地笑了笑,表现得实在让自己失望。
  毕竟,这场战役持续得太久了。
  转眼间,又是一年了。11月25日感恩节,我在BBS上发帖:"感谢我所有的兄弟、姐妹、朋友、同学、水友,感谢上苍让我拥有了你们,是你们让我的人生与众不同!"
  (作者:牛文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电工研究所)
  精彩语录
  中国科学院对所有考生都一视同仁,这是我最佩服的。
  --刘挥彬
  当我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交给父亲看时,父亲表情肃穆地接了过去,掩饰不住的喜悦从额头的皱纹里绽放出来。
  --张洪波
  缘分,能够让我们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备考,能够同时进入中国科学院共度研究生生涯,呼吸同一片天的空气。
  --冯慧敏
  启程了,别再停下来,否则眼泪会迷离了视线。当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其实,那时离成功只差一点点。
  --黄玮婷
  在考研的路上有了平和的心态,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舶有了GPS,它沉着冷静地带领我们驶向正确的港口。
  --杜高赞
展开
目录
代序:服务国家 科教结合 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Part 1 考研但凭意志坚
Part 2 恋上中国科学院
Part 3 个性化考研全攻略
Part 4 快乐考研秘籍全
Part 5 考研路上真情伴
Part 6 收藏考研岁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