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干扰临床试验结果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如果其中1种药物具有令人不快的外观和气味,或者用药方法较为繁琐,此时应对患者对这种药物的依从性进行严格监控,否则临床设计良好的双盲、随机和对照研究会因患者缺乏依从性而失败。
(三)提高依从性的方法
1.简化治疗方案由于某些患者用药品种较多,且用法大多是每日3~4次,患者难以按时用药,如果能将用药方案的复杂性降低到最小程度,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例如采用每天1次的长效制剂及缓释或控释制剂,无论对工作繁忙易遗漏服药的患者还是老年患者乃至所有需接受治疗的人们无不有益。对医师而言,应尽量根据患者情况坚持少花钱治好病原则,不要开大处方,尽量简化治疗方案,以便进一步提高依从性;对于老年人则应给予更多关注。
2.改善服务态度医师开具处方应执行“处方规则”,做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药师应不断提高调配处方的水平,认真审方、调配,发药时应耐心交待用药方法,对毒副作用较大的药品以及一些特殊用药方法更应详细交待,尽量使患者能掌握用药方法与有关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药师、医师应与患者沟通,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自觉提高依从性。
3.加强用药指导门诊可设立用药咨询窗口或咨询室,由有经验的高年资药师担任,并发放《用药指导》宣传资料,从多角度对患者进行正确用药方面的指导,包括药物的效果、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预先告知患者不仅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能减少自行中断治疗的患者数量。
4.改进药品包装改进药品包装为解决不依从性问题提供了一条简捷途径,在发达国家已经实行了uDDs,我国可根据条件学习改进。例如单剂量的普通包装以及1天量的特殊包装,能够促使患者自我监督,减少差错。药品包装上的标签应醒目、通俗、简单明了,必要时可附加标签以示补充,例如:“这是同一制剂的几瓶之一,请服完一瓶后再换另一瓶”;又如“该药可能有镇静作用,如发生嗜睡或精神运动障碍,请勿驾驶或操作机器”;“用法如有疑问请向执业药师咨询”等。
如上所述,不依从可发生在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如果患者不能完全遵守医嘱,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的诊断则毫无意义。患者需要了解更多的药物知识,医师、药师、护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用药指导为患者提供这方面的知识,预防、解决与药物治疗有关的问题,及时发现依从性差的原因,确定最佳解决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治疗中不遵医嘱是有危险的,用药指导可有助于防止这种危险。
二、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部分药品服用的适宜时问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生物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药物的同等剂量可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而执业药师运用时辰药理学知识来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按时辰规律给药能准确及时地将药物送达病灶,使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同步,使用药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经济。根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适宜的服用药品时间,可达到以下效果:①顺应人体生物节律的变化,充分调动人体内积极的免疫和抗病因素;②增强药物疗效,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③减少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④降低给药剂量和节约医药资源;⑤提高用药依从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