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现代大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81765
  • 作      者:
    邓和平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邓和平,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生于1953年11月,本科学历,197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现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代表作:《教育社会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多年来,独立和参与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及其建设创新民族与国家的战略性命题的提出,建设世界高水平现代大学的历史重任迫切地摆在了高校的面前。由此,深化现代大学的研究及其建设,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性任务与责任。1.为何要研究现代大学。现代大学的研究沿于大学研究的传统。或者说,沿于大学自诞生以来的科学与理性主义发展的历史传统。自古至今,人们之所以热心于研究大学,无非三个原因。第一,为了持续发展而反思。美国密歇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在其所撰《21世纪的大学》中声言:大学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社会机构保持了其辉煌而持久的地位。在有大学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与传承者而曾经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甚至成为社会变革中的巨大引领力量。过去如此,将来也不例外。为了达成伟大的目标,人们需要对大学的内外生存发展状态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层次的反思,为改革与改善大学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努力。第二,为了优异发展而批判。20世纪以来,大学的庸俗化现象日益严重,法国著名思想家德里达就此指出,大学存在于它企图思考的世界之中,应当承担起责任,组织一种创造性的抵抗——即抵抗一切对大学的重占企图,抵抗一切其他形式的主权形态,以期实现大学在自觉、自主和自治中持续、优质和快速发展,并在获得自身进步、价值和社会声誉与地位的应然中践履净化自己、复兴民族与强盛国家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第三,为了履行使命而着力。教育的兴旺发达带来民族国家的兴旺发达,这不仅是个西方现象,也是个世界现象;不仅是个古代现象,更是个现代现象。一个国家是否有发达而优质的教育,重要标志是有否优质的高等教育及其高水平的大学。
展开
精彩书摘
    又如,大学经费结构的变化,也对大学的公共性和发展公共利益的责任构成尖锐的挑战。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属于公共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大学的所有经费几乎都由政府提供,教师工资均为财政拨款。在这种财政体制基础上,大学履行其发展公共利益的职能,教师扮演其道德角色,坚持其公共性都没有问题。但目前中国大学的经费已呈现多元化的局面,有的大学经费中政府财政拨款只占30%-50%。而就教师的实际收入而言,财政拨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坚持大学的公共性,以及如何坚持和进一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对于大学和大学教师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加突出的问题和挑战是,大学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为国家和社会,特别是为一些重点和重要岗位,包括部分边远与艰苦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这显然是大学公共性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中最根本的内容和要求。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完全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安排。在这种体制下,高等学校完全能够根据国家的需要给各个不同的部门输送毕业生,进而保证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现代大学之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
一、现代、现代化
二、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大学
一、命题的提出及其含义
二、现代大学之现代性

第二章 现代大学之公共性
第一节 公共性与大学的公共性
一、公共性
二、现代大学之公共性
三、现代大学之社会公共性期待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大学之公共性变迁
一、与社会联系的普遍化与直接化
二、服务信息化
三、办学开放化与国际化

第三章 现代大学之文化
第一节 大学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
一、大学文化概论
二、现代大学文化之建设
三、大力建构现代教师与学生文化
四、着力建构大学之现代教学文化
五、着力建构大学之现代体育文化
第二节 学科文化与学科文化建设
一、学科文化概论
二、现代大学学科文化之建构

第四章 现代大学之精神
第一节 精神与大学精神
一、精神概述
二、大学精神
三、学术文化与学术精神
第二节 现代大学的精神
一、科学精神
二、人文精神
三、学术自由精神
四、追求卓越精神
五、求真务实与刚毅守正精神
六、公共文化精神
七、开放包容精神
第三节 大学文化精神之现代原创
一、文化自觉——大学精神文化传播与传递使命之重
二、大学文化之光大在于精神原创

第五章 现代大学之理念
第一节 大学理念概述
一、大学理念及其研究
二、办学理念及其几对矛盾关系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大学理念建构
一、社会变迁影响下的大学理念理论建构及其实践形态转型
二、大学理念变迁及其重构的历史性特点
三、大学理念变迁的历史性成就及其问题
四、理念创新:理想与现实之间
……
第六章 现代大学之制度
第七章 现代大学之校长
第八章 现代大学之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