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69264
  • 作      者:
    梅全喜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2013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特色:
  理论知识,紧扣《考试大纲》,分析了近几年考过的知识点,对高频考点加以提示,突出考试重点,同时精选“经典考题”,帮助考生快速掌握复习重点。
  同步练习题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配套使用同步练习题集,便于随学随测,检测学习成果,强化记忆,尽快掌握知识点。
  模拟试卷,全面模拟考试真题,能够有效地帮助考生考前自测,反馈复习成果,找出薄弱点,冲刺复习更有针对性。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偏胜,即出现热象,所以说“阳胜则热”。如壮热、面红、目赤等等,即是阳偏胜的具体表现。
  “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耗伤阴液。但从病机上必须区分阴的相对虚和绝对虚两类。邪客于阳而致阳盛,此时由于阴的相对不足,从而出现实热证。如果由于阳盛而耗伤机体的阴液,此时阴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亏,这就从实热证转化为虚热证或实热兼阴亏证。
  ②阴偏盛: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邪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偏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阴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偏胜,就出现寒象,所以说“阴胜则寒”。如形寒、肢冷、舌淡等,即是阴偏胜的具体表现。
  “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伤耗阳气。从病机理论来说,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虚损,但是,由于阳主动而易耗散,而且阴寒内盛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制阴所致。所以,实际上在阴偏胜时,多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难以明确区分阳的相对不足或绝对的损伤。
  (2)阴阳偏衰: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这里所说的“精气夺”,实质上是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属性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与五行学说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藏象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奇恒之腑
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第五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第六节 经络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三、奇经八脉
四、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第七节 体质
一、体质的形成与分类
二、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八节 病因
一、六淫
二、七情
三、饮食与劳逸失常
四、痰饮
五、瘀血
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
一、发病
二、邪正盛衰病机
三、阴阳失调病机
四、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二、康复
复习重点及考点分析

第二章 中医诊断基础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
第二节 四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三节 辨证
一、八纲辨证
二、脏腑辨证
三、气血津液辨证
复习重点及考点分析

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
第一节 治则与治法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与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三因制宜
第二节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喘证
四、不寐
五、胃痛
六、呕吐
……
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第五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第六章 药学服务与咨询
第七章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第八章 中药的采购与贮藏、养护
第九章 非处方药
第十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
第十一章 特殊人群中药的使用
第十二章 中药不良反应
第十三章 中医药文献与信息
第十四章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