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偏胜,即出现热象,所以说“阳胜则热”。如壮热、面红、目赤等等,即是阳偏胜的具体表现。
“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耗伤阴液。但从病机上必须区分阴的相对虚和绝对虚两类。邪客于阳而致阳盛,此时由于阴的相对不足,从而出现实热证。如果由于阳盛而耗伤机体的阴液,此时阴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亏,这就从实热证转化为虚热证或实热兼阴亏证。
②阴偏盛: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邪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偏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阴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偏胜,就出现寒象,所以说“阴胜则寒”。如形寒、肢冷、舌淡等,即是阴偏胜的具体表现。
“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伤耗阳气。从病机理论来说,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虚损,但是,由于阳主动而易耗散,而且阴寒内盛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制阴所致。所以,实际上在阴偏胜时,多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难以明确区分阳的相对不足或绝对的损伤。
(2)阴阳偏衰: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这里所说的“精气夺”,实质上是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