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试的概念及其类型<br>面试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通过主考官与应试者面对面的观察、交谈等双方沟通方式,了解应试者素质特征、能力状况以及求职动机等的人员甄选方式。“在特定场景下”的特点是面试与日常的观察、考察等测评方式的最大区别,日常的观察、考察,虽然也少不了面对面的观察与交谈,但那是在自然场景下进行的。“精心设计”的特点使面试与一般性的交谈、面谈相区别,交谈与面谈,强调的只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形式与情感沟通的效果,它并非经过精心设计。“面对面的观察、交谈等双方沟通方式”,不但突出了面试 “问”、“听”、“察”、“析”、“判”的综合性特色,而且使面试与一般的口试、笔试、操作演示、背景调查等人员素质测评的形式也区别开来了。口试强调的只是口头语言的测评方式及特点,而面试还包括对非口头语言行为的综合分析、推理与判断。<br>面试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面试,文件筐测试,即席演讲。而其中最重要并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种面试形式。<br>(一)结构化面试<br>结构化面试是当前面试实践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面试方法,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面试、竞争上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都把它作为一种主要方法。<br>1.什么是结构化面试<br> 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谈前就面谈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的面谈方式。结构化面试技巧与试题测试虽然也是通过考官与考生的谈话方式实现的,但从形式到内容都突出了系统结构的特点,以确保这种面试方法更为有效、客观、公平、科学。结构化面试的一项主要要求是对报考相同职位的考生,测试相同的面试题目,在面试程序、时间安排、评价要素、考官组成、参考答案要点等方面进行系统结构设计。<br>2.结构化面试的特点<br>结构化面试的系统结构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br>(1)考官的组成有结构。<br>考官不是随机组成的,而是由5~9名考官依据选人岗位的需要,根据专业、职务甚至年龄、性别按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其中有1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考生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br>(2)测评的要素有结构。<br>这不仅体现在测什么、用什么题目测试要根据测试前所做的工作分析来确定,并按一定的顺序及不同分值比重进行结构设计;同时还要在测评要素下面明确测评要点,即观察要点,测评要点下面是测试题目,每个测试题目都有出题思路或答题参考要点以供考官评分时参考。<br> (3)测评标准有结构。<br>它突出地表现在要素评分的权重系数有结构,每一测评要素内的评分等级有结构(一般在评分表中分好、中、差三级),考生最后的面试成绩一般是经过面试技巧与试题题例科学方法统计处理的(即去掉众多考官要素评分中的最高分、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作为对考官评分科学性的估价及对考官打分公正性的监督,还可以设标准差一项,看每一位考官打分与标准分的离散度。<br> (4)面谈程序及时间安排有结构。<br>结构化面试是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如考官、考场的选择,监督机制与计分程序的设立等)进行的,一般每个考生的面谈时间在30分钟左右。<br>结构化面试具有内容确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形式活而不乱等特点。从近年面试实践经验来看,其测评的效度、信度较高,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组织、规范性较强的录用、选拔性考试,因此,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目前录用面试的基础性方法。<br>(二)无领导小组讨论<br>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人才测评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新方法,了解它有助于应试者较好地准备,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br>1.什么是无领导小组讨论<br>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的面试。它通过给一定数目的考生(一般5~7人为一组)一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考生进行一定时间长度(一般1小时左右)的讨论,来检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情绪稳定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用人要求,以及自信程度、进取心、责任心和灵活性等个性特点和行为风格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以此来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优劣。<br>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评价者或者不给考生指定特别的角色(不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或者只给每个考生指定一个彼此平等的角色(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但都不指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每个考生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而是让所有考生自行安排、自行组织,评价者只是通过安排考生的活动,观察每个考生的表现,来对考生进行评价,这也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名称的由来。<br> 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测试应试者的论辩能力。其中既包括对法律、法规、政策的理解、运用能力,也包括对拟讨论题的理解能力,发言提纲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说服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br>2.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和特点<br> (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几个阶段。<br>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讨论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考生了解试题,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一般为5分钟左右;2)考生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3)考生交叉辩论,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最终得出小组的一致意见。一般还包括最后选出代表陈述或汇报小组意见。<br> (2)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特点。<br> 其优点在于:能检测出笔试和单一面试所不能检测出的能力或者素质;可以依据考生的行为表现来对考生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能使考生在相对无意中显示自己各个方面的特点;使考生有平等的发挥机会从而很快地表现出个体上的差异;节省时间;能对竞争同一岗位的考生的表现进行同时比较(横向对比);应用范围广,能应用于非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管理领域等。<b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