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法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78024
  • 作      者:
    孙文桢主编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民法,乃是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之一,是调整私社会关系的基本法,是家庭、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基础法,是旨在保护人的私权利的法律。民法学,则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主要学科,是以民法及其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泉的法律科学。民法学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实践性极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意蕴深远;不仅著述浩瀚,而且理论精致。<br>    民法乃法律的本体,民法学乃法学的发源地。民法和民法学的发展状况,乃是判断一个国家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展开
精彩书摘
    2.民事财产关系的特征民事财产关系具有如下特征:<br>    (1)民事财产关系的主体独立、地位平等。民事财产关系中,当事人各方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主体,一方不隶属于另一方。即使原来有隶属关系的上级和下级之间,一旦成为民事财产关系的主体,也完全处于相互独立和彼此平等的地位,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对方之上。<br>    (2)民事财产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基于自主自愿。民事财产关系的运作,都是由主体自愿行使权利,相互协商,或者向对方主张权利而实现的。任何一方或其他人都不得违背对方的自主意志,强使或诱骗对方进行民事财产关系。否则,对方有权依照规定请求变更或撤销该项民事财产关系。<br>    (3)民事财产关系以等价有偿为原则。财产关系的标的都具有经济价值,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财产关系在当事人不作无偿的意思表示时,总是有偿进行的,即获得他人财产利益时,皆直作相应给付。‘<br>    (4)民事财产关系大多属于商品经济关系。民事财产关系本来就是针对有价值的财产而自主、自愿、等价、有偿进行的民事经济关系。社会中的民事财产关系包含了大量商品经济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有形财产,如物,还是无形财产,如发明和技术诀窍,几乎全都成为了商品进入了市场,从而使商品关系、市场经济关系在民事财产关系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使得民事财产关系大多属于商品经济关系。<br>    搞清民事财产关系的上述特征,就能将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与其他法律部门法律诸如行政法、经济法等所调整的财产关系明确区分开来,从而准确地适用法律。<br>    (四)民法调整对象之间的法理地位<br>    目前我国学界在论述民法调整对象时,均将民事财产关系置于民事人身关系之前。本章编者不完全赞同此观点。<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民法总论<br>第一章 民法概述<br>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br>第二节 民法的历史<br>第三节 民法在中国的历史演进<br>第四节 民法的性质和理念<br>第五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br>第六节 民法的渊源<br><br>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br>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br>第二节 法律事实<br>第三节 民事权利<br><br>第三章 自然人<br>第一节 自然人的概述<br>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br>第三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br>第四节 监护<br>第五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br>第六节 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住所<br><br>第四章 法人<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法人的成立<br>第三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br>第四节 法人的机关及法人的分支机构<br>第五节 法人的变更与终止<br><br>第五章 非法人组织<br>第一节 非法人组织概述<br>第二节 合伙<br>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br><br>第六章 法律行为<br>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br>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br>第三节 意思表示<br>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br>第五节 无效法律行为<br>第六节 可撤销法律行为<br>第七节 效力未定法律行为<br>第八节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br><br>第七章 代理<br>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与特征<br>第二节 代理权<br>第三节 代理行为<br>第四节 无权代理<br><br>第八章 民法上的时间<br>第一节 时间在民法上的意义<br>第二节 期间和期日<br>第三节 时效制度概述<br>第四节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br><br>第二编 人格权法<br>第九章 人格权概述<br><br>第十章 一般人格权<br>第一节 一般人格权概述<br>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br><br>第十一章 具体人格权<br>第一节 物质性人格权<br>第二节 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形象权、声音权<br>第三节 名誉权、荣誉权、信用权<br>第四节 人身自由权、婚姻自主权、性自主权<br>第五节 隐私权、法人秘密权<br>第六节 特殊人格权<br><br>第三编 物权法<br>第十二章 物权法概论<br>第一节 物权法概念与特征<br>第二节 物权法的原则<br><br>第十三章 物权<br>第一节 物权的概述<br>第二节 物权的变动<br>第三节 物权的公示<br>第四节 物权的保护<br><br>第十四章 所有权<br>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br>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br>第三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br>第四节 相邻关系<br>第五节 共有<br>第六节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br><br>第十五章 用益物权<br>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br>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br>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br>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br>第五节 地役权<br><br>第十六章 担保物权<br>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br>第二节 抵押权<br>第三节 质权<br>第四节 留置权<br><br>第十七章 占有<br><br>第四编 债法总论<br>第十八章 债与债法<br>第一节 债的含义<br>第二节 债权的标的<br>第三节 债法<br><br>第十九章 债的发生<br>第一节 债的发生原因概述<br>第二节 无因管理<br>第三节 不当得利<br><br>第二十章 债的分类<br>第一节 可分之债与不可分之债<br>第二节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br>第三节 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br>第四节 种类物之债与特定物之债<br>第二十一章 债的效力<br><br>第五编 合同法<br>第二十二章 合同概述<br>第二十三章 合同的订立<br>第二十四章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br>第二十五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br>第二十六章 合同责任<br><br>第六编 侵权法<br>第二十七章 侵权行为概述<br>第二十八章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br>第二十九章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br>第三十章 各种侵害财产权、人身权的行为<br>第三十一章 共同侵权行为<br>第三十二章 特殊侵权行为<br>第三十三章 侵权责任<br>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