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卷(总第十七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34625
  • 作      者:
    李琦主编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当代的人权保障早已是个全球化的问题。这意味着,一国政府不仅不能自外于人类的普世价值而无视或回避人权问题,且必须在世界格局中践行人权保障。《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第五节专门就“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及国际人权领域交流与合作”做出阐述,所表明的即是在世界格局中践行人权保障。这“国际人权义务”当是对国际社会亦即对人类在当代的普适价值所承担的义务,而当代的人权实践又需要各民族国家的通力合作,故而有了“国际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恰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作为国家间政治的直接且必然的表达。

展开
精彩书摘
    “尊重人权普遍性原则”这一人权立场,随后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具体表现为按照两个国际人权公约的框架,依照“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顺序渐次展开,并单列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为独立的部分。
    当代的人权保障早已是个全球化的问题。这意味着,一国政府不仅不能自外于人类的普世价值而无视或回避人权问题,且必须在世界格局中践行人权保障。《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第五节专门就“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及国际人权领域交流与合作”做出阐述,所表明的即是在世界格局中践行人权保障。这“国际人权义务”当是对国际社会亦即对人类在当代的普适价值所承担的义务,而当代的人权实践又需要各民族国家的通力合作,故而有了“国际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恰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作为国家间政治的直接且必然的表达。
    若非对人权的普遍性原则的主张和推行,以及随人权的普遍性原则而来的“人权压力”,“人权外交一人权斗争”就几乎是不必要和不可能的,至少是不会这么严峻和激烈。《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于当代中国的人权观念和人权实践所具有的最为重大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以最高权力当局的“政策文件”的形式,直接而清晰地表达了对人权的普遍性原则的认可和接受。回观从社会转型初期到当下,这样的对人权的普遍性原则的接受,可以说是巨大乃至根本性的立场转换。
展开
目录
编辑者言
【特稿: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法律的,或政治的
《行动计划》·计划·行动
【专论】
二元主权:宪法进入边沁的法律体系的路径
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之构筑——从物权法第七十八条和第八十三条规定谈起
人权视野下婚姻家庭法最近六十年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合理化路径选择——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诉调对接:法院主导构建的调解机制
我国侦查阶段律师帮助制度的完善
全球化背景下现实主义的理论转型与国际法
【比较法】
新加坡en-bloc程序与我国拆迁制度的立法完善
【立法建议】
论我国票据行为理论的构建——以出票行为为中心
【法条评析】
限制自由与保障权利:宪法学视野中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之两面
【学术观察】
战后“国际宪政秩序”的神话——评《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