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B3G/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122781
  • 作      者:
    张天魁等编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广泛应用与各种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在3G移动通信系统获得部署应用之后,研究机构、标准组织、设备商和运营商,都将目光投向了B3G/4G系统的研究开发与标准化工作。本书紧密结合B3G/4G系统和刚刚兴起的4G系统候选技术,系统地介绍了B3G/4G系统以及无线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B3G/4G系统关键技术,以及在LTE和LTE-A中的标准化情况;从事无线资源管理研究所需的基础知识,既包括无线通信基础知识,也包括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功率分配与功率控制研究;分组调度与信道分配研究;小区间干扰管理技术研究;用户接入与控制技术研究;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中继蜂窝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研究;B3G/4G系统性能评估与仿真方法。 <br>    《B3G/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可作为通信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无线资源管理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商用。其典型系统有北美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AMPS)、欧洲的全接入通信系统(Total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TACS)和日本的高容量移动电话系统(High Capacity Mobile Telephone System,HCMTS)等。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技术,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它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br>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数字的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术,它的主要业务是语音,主要特性是提供数字化的语音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它克服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弱点,语音质量、保密性得到很大提高。正如第一代没有全球范围内的标准一样,第二代移动通信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概述<br>1.1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简介<br>1.2 B3G/4G系统及其标准化<br>1.2.1 3GPP LTE/LTE-A系统<br>1.2.2 IEEE 802.16m系统<br>1.2.3 B3G/4G系统关键技术简介<br>1.3 无线资源管理目标与定义<br>1.4 无线资源管理发展概述<br>1.4.1 2G系统无线资源管理<br>1.4.2 3G系统无线资源管理<br>1.4.3 B3G/4G系统无线资源管理<br>1.4.4 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在3G与4G中的区别<br>1.5 无线资源管理架构<br>1.6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2章 B3G/4G系统关键技术<br>2.1 前言<br>2.2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br>2.2.1 OFDM的基本原理<br>2.2.2 OFDM的IFFT/FFT实现<br>2.2.3 保护间隔<br>2.2.4 循环前缀<br>2.2.5 加窗技术<br>2.2.6 正交频分多址<br>2.3 多天线技术<br>2.3.1 多天线技术的发展<br>2.3.2 多天线结构与信道容量<br>2.3.3 空时编码技术<br>2.3.4 预编码技术<br>2.3.5 多用户MIMO<br>2.3.6 MIMO在LTE中的应用<br>2.4 蜂窝中继技术<br>2.4.1 中继信道模型<br>2.4.2 中继的类型<br>2.4.3 中继的应用场景<br>2.4.4 中继在蜂窝网络里的配置方式<br>2.4.5 中继系统帧结构<br>2.4.6 LTE-A系统中继技术研究<br>2.5 CoMP技术<br>2.5.1 CoMP技术的基本概念<br>2.5.2 LTE-A系统CoMP技术研究<br>2.6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3章 无线资源管理研究基础<br>3.1 无线资源管理研究背景知识<br>3.1.1 高斯信道容量<br>3.1.2 无线信道的衰落<br>3.1.3 自适应调制编码<br>3.1.4 信道质量估计<br>3.1.5 多媒体业务与QoS要求<br>3.2 无线资源管理研究数学工具<br>3.2.1 数学优化算法<br>3.2.2 智能优化算法<br>3.2.3 动态规划<br>3.2.4 多属性决策理论<br>3.2.5 博弈论<br>3.3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4章 B3G/4G系统功率分配与控制<br>4.1 功率分配与控制技术概述<br>4.1.1 功率分配/控制技术的概念<br>4.1.2 功率分配/控制技术演进<br>4.2 功率分配算法研究<br>4.2.1 注水功率分配算法<br>4.2.2 单小区功率分配算法<br>4.2.3 多小区功率分配算法<br>4.3 功率控制机制研究<br>4.3.1 功率控制目标与分类<br>4.3.2 LTE系统功率控制<br>4.4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5章 B3G/4G系统分组调度与信道分配<br>5.1 分组调度与信道分配技术概述<br>5.1.1 分组调度与信道分配的概念<br>5.1.2 B3G/4G系统分组调度特点<br>5.2 经典无线分组调度算法<br>5.2.1 Max C/I调度算法<br>5.2.2 RR调度算法<br>5.2.3 PF调度算法<br>5.3 OFDMA系统分组调度与信道分配研究<br>5.3.1 保证公平性的分组调度算法<br>5.3.2 保证业务QoS的分组调度算法<br>5.3.3 OFDMA多小区信道分配算法<br>5.4 基于效用理论的信道分配算法<br>5.4.1 效用相关概念与理论<br>5.4.2 基于效用比例公平的调度算法<br>5.4.3 基于效用NBS公平的调度算法<br>5.4.4 基于效用表达式的保证QoS调度算法<br>5.5 LTE系统分组调度研究<br>5.5.1 LTE调度功能实现<br>5.5.2 LTE的VoIP调度<br>5.5.3 持续调度<br>5.5.4 半持续调度<br>5.5.5 半动态调度<br>5.6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6章 B3G/4G系统小区间干扰管理<br>6.1 干扰管理技术概述<br>6.1.1 干扰管理目标与分类<br>6.1.2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br>6.1.3 小区间干扰消除<br>6.1.4 小区间干扰协调<br>6.2 LTE系统频域干扰协调<br>6.2.1 静态干扰协调<br>6.2.2 半静态干扰协调<br>6.2.3 动态干扰协调<br>6.2.4 LTE-Advanced 中的干扰管理需求<br>6.3 IEEE 802.16m频域干扰协调<br>6.3.1 自适应频率复用<br>6.3.2 灵活的资源分配<br>6.4 干扰协调中相关的功率控制<br>6.4.1 部分功率控制算法<br>6.4.2 部分功率控制对干扰抑制的作用<br>6.5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7章 B3G/4G系统用户接入控制技术<br>7.1 接入控制技术概述<br>7.1.1 接入控制技术的概念<br>7.1.2 接入控制技术的演进<br>7.1.3 接入控制技术的分类<br>7.2 无线接入控制算法<br>7.2.1 传统网络接入控制算法<br>7.2.2 保证用户QoS的接入控制算法<br>7.3 LTE系统的随机接入技术<br>7.3.1 LTE随机接入与3G随机接入的区别<br>7.3.2 随机接入的目标与流程<br>7.3.3 随机接入的信道结构<br>7.4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8章 B3G/4G系统移动性管理技术<br>8.1 移动性管理技术概述<br>8.1.1 移动性管理的目标<br>8.1.2 移动性管理的关键技术<br>8.1.3 LTE系统移动性管理的难点<br>8.2 切换技术的基本概念<br>8.2.1 切换分类<br>8.2.2 切换控制方式<br>8.2.3 切换控制流程<br>8.2.4 切换特征和性能要求<br>8.3 B3G/4G系统切换技术研究<br>8.3.1 水平切换判决算法<br>8.3.2 垂直切换判决算法<br>8.4 LTE系统移动性管理<br>8.4.1 E-UTRAN内部的移动性管理<br>8.4.2 在RAT之间的移动性管理<br>8.5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9章 中继蜂窝网络无线资源管理<br>9.1 中继蜂窝网络RRM概述<br>9.2 中继蜂窝网络的功率分配<br>9.3 中继蜂窝网络的信道调度<br>9.4 中继选择算法<br>9.4.1 经典中继选择算法<br>9.4.2 协作中继选择算法<br>9.5 中继蜂窝网络的频率规划<br>9.5.1 两跳链路频分<br>9.5.2 两跳链路时分<br>9.6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br>第10章 B3G/4G系统性能评估与仿真方法<br>10.1 通信系统仿真概述<br>10.1.1 系统级仿真方法分类<br>10.1.2 通信系统仿真评估指标<br>10.1.3 通信系统仿真工具<br>10.2 链路级仿真<br>10.2.1 链路级仿真平台结构<br>10.2.2 链路级仿真模块设计<br>10.3 系统级仿真<br>10.3.1 系统级仿真平台结构<br>10.3.2 系统级仿真模块设计<br>10.4 LTE/LTE-A信道模型<br>10.4.1 SCM信道模型<br>10.4.2 IMT-Advanced信道模型<br>10.5 系统级与链路级接口<br>10.6 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