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进中山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99264
  • 作      者:
    刘波,任青,任桐主编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走进中山陵:记忆·故事·解密》:南京金陵之声广播电台于1986年11月12日,即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正式播音,20余年来致力于弘扬中山先生思想、推动海峡两岸和平与进步。适逢中山先生奉安南京80年,金陵之声于2009年初发起采制大型系列报道《走进中山陵》,报道采制用时三月,以生动的事实,再现中山先生奉安南京的珍贵历史画面,讲述中山先生奉安南京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突显今日南京中山陵园的迷人风采。约60集在金陵之声广播电台播出。
展开
精彩书摘
    拱卫伟陵十春秋<br>    张猛,字国森,越南归侨,1920年来到孙中山身边,担任孙中山警卫团机关枪连长,后因保护孙中山夫妇有功,被委任为“大元帅府副官”。<br>    张猛时刻护卫在孙中山身边,执行着孙中山一系列革命使命:北去梧州代表大元帅委任莫雄为中央直辖第一旅旅长,西去联络滇军将领张开儒、贵州将领刘玉山,组成联军东下,打垮叛军陈炯明;又乔装赴香港,折返上海、福建劳军,赴越南筹款……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尽职尽力。<br>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逝世。张猛离开元帅府,在北伐军第六军任四十九团团长。该团作为北伐军先头部队率先占领雨花台,攻克南京。<br>    抗战胜利后,张猛离开军界,去了台湾,与台北中坜中学任教务主任的潘景晴女士相识,并在当时的台湾省教育厅长谢东闵夫妇撮合和主持下,结为伉俪。<br>    1949年后,张猛夫妇返回大陆。当时的南京百废待兴,中山陵一片荒凉,张猛无限感叹,当即给北京的李济深先生写信反映情况。李济深回信说:“诚如所言,已向共方谈及,甚为注意。”同时他委托张猛全权处理他在南京鼓楼附近的私宅事务,并希望他留在中山陵园工作。尽管此时张猛已是年近花甲,仍接受了中山陵园拱卫组副组长的职务,组长是孙中山原卫士范良先生。<br>    从1951年到1961年,张猛在中山陵园度过了10个春秋,妻子潘景晴在南京张府园的24中任教。1961年秋,张猛才因病申请全家回广州定居。<br>    大陆十年动乱(1966—1976)时期,张猛夫妇先后被关进“牛棚”。在这期间,张猛坚持收集整理有关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资料和照片。在其妻潘景晴帮助下,开始撰写关于孙中山先生革命言行的回忆录。潘景晴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吸收为理事。<br>    1981年10月9日,张猛夫妇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这时张猛已是88岁高龄的老人了,这天,他走进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叶剑英元帅,叶剑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几十年沧桑岁月,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叶帅只是频频点头,双手紧握张猛的手。接着,邓小平也微笑着紧握张猛的手。首长接见后,中共中央又派出专机、专列,送他们夫妇与外宾一起参观张猛在北伐中曾经战斗过的南京、上海、桂林和梧州等地,实现了张猛多年的夙愿。<br>    1985年7月30日,张猛在广州去世,享年91岁。<br>    国共两军同护中山陵<br>    80高龄的刘维才,被称做是最熟悉中山陵的人。1948年的秋天,19岁的刘维才来到南京,当上了陵园管理委员会拱卫处的一等卫士。<br>    刘维才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一当,就成了中山陵的“终身卫士”。虽然60多年过去了,中国经历了很多重大的政治转折,但他始终与中山陵在一起。<br>    1949年初,孙中山的儿子孙科是当时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院长,他在离开大陆前动员卫士们继续留守在中山陵,理由是:“毛泽东、周恩来对孙总理是很尊敬的,不会为难你们的。”<br>    此言非虚。4月24日凌晨,进入南京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得到的命令是:国民党中山陵拱卫队,改编为二连,解放军派来驻守的则为一连,共同担负保护中山陵的重任。<br>    正如孙科所说,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对孙中山都非常崇敬。1946年5月,周恩来到南京参加国共和谈时前来中山陵谒陵,给中山陵的卫士留下40万元钱。邓小平分别于1975年4月和1985年2月两次来中山陵谒陵。1973年4月,江泽民陪同外国友人来中山陵,胡锦涛也于1996年11月来过中山陵。<br>    中山陵在现代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始终安然屹立在紫金山上。而中山陵园经过南京市投入40多亿元修缮后,范围有了新的拓展,环境更加优美。<br>    2009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从台湾前来谒陵时,对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说:你们管理中山陵做得很好,就是我们来管,也不见得比你们做得好。<br>    2005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来到这里。他是在两岸分隔56年后,首次谒陵的中国国民党主席。<br>    中国国民党在中山陵的拜谒活动,通过电视直播,给当代人以很深的印象。<br>    连战在中山陵博爱广场上演讲说:“中山先生是今天我们两岸大家共同尊崇的前辈。在大陆,他也被尊称为革命的先行者。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来努力,奋发图强,让我们能够在21世纪真正地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br>    连战在中山陵博爱广场上演讲中说的这段话,成为近年来中山陵举行的各种谒陵活动的共同主题。<br>    刘维才是这些两岸交往和谒陵活动的历史见证人,也是国共两党共同维护中山陵的历史见证人。 <br>    ……
展开
目录
特稿——永远的孙中山<br>孙中山小传<br>孙中山四次台湾行<br>文脉南京与中山陵<br>中山伟陵<br>孙中山铜像的故事<br>从“乡愁”到“再登中山陵”<br>中山陵感怀<br>初拜中山陵<br>回望——孙中山奉安前后<br>孙中山北上<br>孙中山的三个遗嘱<br>暂厝香山<br>北上迎榇<br>移灵公祭<br>奉安盛况<br>寄托哀思:奉安大典的纪念品<br>解密——南京中山陵之谜<br>孙中山为何要安葬在南京<br>奉安日期缘何一改再改<br>孙中山遗体改殓易棺之谜<br>孙巾山遗体今安在<br>迎榇路线是如何确定的<br>吕彦直的名字永远刻在中山陵<br>费尽艰辛建成伟陵<br>博爱中山 天下为公<br>中山陵的墓道与石阶<br>孙巾山的墓室<br>孙中山大理石坐像、卧像<br>中山陵主体建筑色彩为何选择宝蓝色<br>中山陵的音乐台<br>中山植物园的由来<br>藏经楼藏的是佛经吗<br>光化亭:珍贵的建筑艺术品<br>伴伟人同眠于紫金山麓的名人<br>追思——名人与南京中山陵<br>宋庆龄:追随中山 承志中山<br>宋庆龄:缘何不葬在南京中山陵<br>蒋介石:主持奉安大典<br>蒋介石:建别墅选墓地<br>汪精卫:从反清斗士到民族罪人<br>汪精卫:缘何不能死得其所<br>孙科:奉荫而仕<br>冯玉祥:碑廊寄情<br>谭延间:南京中山陵碑文书写者<br>傅焕光:中山陵园绿化设计师<br>戴季陶:孝经鼎的秘密<br>于右任:当代草圣<br>邓演达: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br>连战:中山美陵<br>吴伯雄:天下为公人民最大<br>宋楚瑜:富强尚未完成两岸仍需努力<br>人物——孙中山与友人<br>孙中山与孙眉:倾情手足守望相助<br>孙中山与蒋渭水:遥相呼应推行主义<br>孙中山与黄兴:真诚可感金石光辉可照日月<br>孙中山与邵力子:弘扬主义矢志不渝<br>孙中山与范鸿仙:一支神笔胜十万师<br>孙中山与赵凤昌、杨杏佛:与一代伟人结下的两代情缘<br>孙中山与朱庆澜:亦师亦友共赴时艰<br>孙中山与陈去病:十年袍泽患难同尝<br>孙中山与李大钊:近代中国革命的两位巨星<br>孙中山与瞿秋白:超越时代的革命情谊<br>孙中山与宫崎寅藏:风雨同舟推心置腹<br>叙事——南京中山陵风雨八十年<br>拱卫伟陵十春秋<br>国共两军同护中山陵<br>打造世界级的旅游景区<br>将南京中山陵完好无损地传给子孙<br>两岸同胞共同的向往之地<br>南京孙中山纪念馆:海内外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br>让爱国主义精神播撒四方<br>与伟人心灵沟通的窗口<br>名扬四海的旅游名片<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