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编竹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2049458
  • 作      者:
    赵秀勋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有编写画谱的优良传统,画谱在我国传统绘画的传承上起的作用极大,如一部《芥子园画谱》就影响了多少代人。画谱的作者多是一世名家,通过他们的经验体会,把历代名家的技法和理论进行归类和系统的整理,继而用图像和文字的形式来传授画学的成就,是后人研究与临摹的重要工具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我国是世界上种植竹子最早、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0000年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的人们就已开始利用竹子了。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600年的黄河流域陕西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中,已有竹鼠的遗迹。在河南殷墟遗址中,出土了带“竹”“菔一第”等字样的甲骨,这说明那时人们已使用竹具、竹器了。<br>    殷商甲骨文中关于竹子的记载不绝于史。如《易经》载“震为苍琅竹”,“震”为八卦之一,象征雷霆。释“震”为竹,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崇拜竹子的坚韧秉性了。《周书?王会》有“成王时,路人献大竹”的记录。《山海经》是先秦典籍中的奇书,其中分别记有大竹、箭竹、箭媚、竹媚等竹类十一种之多。<br>    以后的历史文献中多有利用竹资源和官府管理竹子生产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中有“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汉书》载“竹大者,一节受一斛,小者数斗,以为柙檀”。《后汉书》中则称周至、户县“有官竹进园数十里,置司竹监”。晋代,我国已开始用竹材造纸。南北朝至隋朝,朝廷已设专职官员实行竹材管理。唐代增设专司管理竹子种植的生产机构。宋、元诸代朝廷都设有“司竹监”,专管竹材的生产交易。《金史?食货志》记载:“司竹监岁采人破竹五十万竿”,可见当时竹材使用规模之宏大。明清时,朝廷设有“竹木坊”,专门管理竹木的生产交易。明清以来用的观赏和材用、笋用的竹子栽植更为普遍,相关地区史志均有详细记载。<br>    ……
展开
目录
总序<br>序<br>凭仗清风是故知<br>第一章 竹谱<br>一、竹史谱<br>二、竹相谱<br>(一)竹鞭<br>(二)竹笋<br>(三)竹蔸和竹根<br>(四)竹秆<br>(五)竹节<br>(六)分枝<br>(七)竹条纹及渍斑<br>(八)竹箨<br>(九)竹叶<br>(十)花与果实<br>三、竹品谱<br>(一)秆形高大粗壮类<br>(二)秆株矮细类<br>(三)低节多分枝且特点突出类<br>(四)中等秆株形挺拔类<br>(五)攀援或藤状类<br>(六)秆梢弯垂类<br>(七)颜色奇特类<br>(八)秆节畸形类<br>四、竹态谱<br>(一)《竹谱详录》竹态谱<br>(二)《芥子园画传.竹谱》竹态谱<br>附:(一)《竹谱详录》竹态谱<br>附:(二)《芥子园画传.竹谱》竹态谱<br><br>第二章 画竹谱<br>一、中国画竹史谱<br>二、历代竹画精品史谱<br>三、竹画类编谱<br>(一)写生<br>(二)白描<br>(三)工笔<br>(四)写意<br><br>第三章 历代咏竹名篇谱<br>附:《竹谱详录》墨竹谱<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