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技税收优惠与纳税筹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57062
  • 作      者:
    师萍,郭杰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科技税收优惠与纳税筹划》“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br>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变幻莫测,文化问的冲突与交融日渐凸显,生态、环境危机更加严峻.所有这些构成了新世纪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随之超越了地域、时间、领域的局限,国际的、国内的、当前的、未来的、经济的、科技的、环境的等各类相关因素之间的冲突与吸纳、融合与排斥、重叠与挤压,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图景。软科学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良方。
展开
内容介绍
    《科技税收优惠与纳税筹划》研究了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理,讨论了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作用和激励效应;针对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对国家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了解不多、利用不够的情况,全面梳理了我国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系统阐述了各税种的优惠范围、计算依据和方法,使之能被更多的企业掌握和利用。为了使企业能运用一些纳税筹划,《科技税收优惠与纳税筹划》还对纳税筹划的理论、方法、实际操作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br>    《科技税收优惠与纳税筹划》内容新颖、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操作性强,重点税种和方法皆有实例说明,便于企业在纳税实际中参考和运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br>    尽管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对技术的处理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承认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大贡献。目前,人们多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来研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把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简洁地表达成“索洛余值”的测算,即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中扣除因生产因素而引起的增长后的余额。而丹尼森等利用该方法,得出技术进步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6%左右(1948—1981年)。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沈坤荣所作的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他得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产出的贡献份额不断上升,并在1996~1997年达到了56.5 %。<br>    具体来说,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br>    1.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br>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的积累和劳动的投人,因此,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后,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开始起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出现明显的减缓甚至停顿,此时,要使经济增长重新加速,就必须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科学技术能使持续增加的资本积累的生产率不断提高,使资本积累不论其总量如何,资本积累的边际效率递增或保持不变。同时,它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扩大了投资边界,使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或保持不变的特点。2.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br>    科学技术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产业的形成、分解和新兴产业的诞生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展开
目录
总序<br>第二辑序<br>前言<br>第一章  科技税收优惠与经济增长<br>第一节  科技税收优惠概述<br>第二节  科技税收优惠的理论解释<br>第三节  科技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br>第四节  科技税收优惠的激励性<br>第五节  纳税筹划及客观性<br>第二章  我国现行税制的基本内容<br>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br>第二节  增值税<br>第三节  营业税<br>第四节  消费税<br>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br>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br>第七节  土地增值税<br>第八节  财产税<br>第九节  其他税种<br>第三章  科技税收优惠的作用机理<br>第一节  科技税收优惠的作用方式<br>第二节  税收优惠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br>第三节  税收优惠对R&D投入的激励效应<br>第四节  影响税收优惠激励效应的制度分析<br>第五节  税收优惠的负效应分析<br>第四章  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体系<br>第一节  我国税收优惠的分类和重点<br>第二节  我国统一的科技税收优惠<br>第三节  我国地方性科技税收优惠<br>第五章  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br>第一节  我国科技税收优惠利用的调查<br>第二节  政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br>第三节  政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br>第六章  科技税收纳税筹划技巧与操作<br>第一节  科技税收纳税筹划的目标和原则<br>第二节  科技税收纳税筹划的基本技术<br>第三节  流转税纳税筹划与操作<br>第四节  所得税纳税筹划与操作<br>第五节  其他税种纳税筹划与操作<br>第六节  投资融资纳税筹划与操作<br>第七节  科技人员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