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辺诚(WATANABE,Makoto)1941年生于日本京都,1963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1967年起,担任京都大学理学部助教,参与利用日本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电子同步加速器产生同步辐射fINS.SOR)的研究。1973年担任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助教,负责储存环SOR-RING电子注入系统,该储存环完成后,研究碱卤化物真空紫外吸收谱。1979年担任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副教授,负责UvSOR整体设计,之后担任同步辐射光束线负责人,研究镉卤化物等离子晶体真空紫外激发吸收和发光。1993年起,担任日本东北大学科学计测研究所、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教授,研究软x射线多层膜和利用它的显微镜及铁磁多层膜磁旋光谱。2004年起,担任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作为上海市外国专家受聘为上海电机学院客座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特任教授,日本佐贺大学同步辐射应用研究中心特任教授以及同大学Venture Business Laboratory特任教授。日本物理学会会员,日本放射光学会会员,1991年Synchrotron Radiation Instrunaen tation.国际会议咨询委员。研究领域:加速器物理、真空紫外光学技术、固体分光。理学博士。
张新夷,复旦大学教授,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主任.1 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1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曾任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发光分科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元激发态光谱、发光动力学,稀磁半导体和铁电体等功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及人体穴位的物质基础等同步辐射应用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等多项课题。现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和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励多项。<br> 马礼敦,复旦大学教授。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工作至2007年。主要从事结构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开出过六门本科或研究生课程。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研项目七个。主要研究络合物、催化剂、非晶态和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及和性能的关系,同时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的方法学研究、发表论文130余篇,四项研究曾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六次。撰写、参与编撰或翻译的著作有八本,其中二本已出第二版,曾三次获省部级奖励参加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晶体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国际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学会等多个国内和国际学会。<br> 周映雪,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在中科院长春物理所从事光电材料的研制和材料物理研究;1981~1982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进行高压物理研究;1993年调入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从事同步辐射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光学工程研究;2001年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从事II-vI族宽禁带材料、ZnO稀磁半导体的研制及同步辐射应用研究。曾到美国Brookhavcn国家同步辐射光源(NSLS)、日本光子工厂、SPring-8,台湾新竹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德国吉森大学第一物理研究所等访问及开展实验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