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本书读懂大唐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701481
  • 作      者:
    黎重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追溯历史,唐朝能引起太多的遐想与慨叹。从李渊建制到朱温灭唐,其间共经历了二百九十载。是中国历史上较长的一个朝代,也是对中华民族影响较深的一个朝代。
  唐朝“兴则万国来朝,衰则一落千丈”,它留给我们的经验是最丰富的,而留给我们的历史教训也是最深刻的。它是历史遗产最富有的王朝。
  走近唐朝,我们看到太多的杀戮与争斗;
  走近唐朝,我们又有太多的惊喜与无奈;
  但我们仍想走近唐朝。借一段历史,读一个未来。
  回望盛世长安,纵览大朝风采
  解密王朝兴哀史,明鉴历史智与愚
  “大唐盛世”、“贞观长歌”,忆起大唐,其极盛之景在现代人脑海中都无法想见。
  然而,唐朝历史并不是一派欢歌,它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历史变迁,唐朝故事更是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
  从高度发达的文明,到分崩离析的衰败,大唐之路是丰富的、矛盾的。
  正因为如此,它才魅力持久,引人探寻。
展开
内容介绍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一本书读懂大唐史》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唐代人物命运的复杂多变,政治的迭宕起伏、经济的盛衰转变。读者在展读之余,对唐代英雄豪杰、帝王将相、权臣奸贼,昼费计谋、夜施心机的桩桩件件,定会有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产生,也会有“令人折服,叹为观止”之感。希望读者在增长历史知识、领略大唐文化魅力的同时,对治政和处世之道也会有所领悟。
展开
精彩书摘
  隋朝末年炀帝荒暴,颇失民心,对大臣的猜忌心越来越重。恰巧此时民间盛传:“桃李子,洪水绕杨山”、“十八子当取天下”的歌谣——十八子就是李。当时有个方士对隋炀帝讲:“李氏当为天子,应尽诛海内凡李姓者。”隋炀帝虽然没有诛杀天下所有李姓者,但是官居右骁卫大将军的李诨(李金才)就因此遭忌,宗族满门32口被杀。
  过了几天,朝廷突然降诏书宣召李渊去见炀帝。李渊吓得心惊肉跳,只怕炀帝怀疑到他的头上,招致李诨那样的下场。他踌躇再三,觉得凶多吉少,不去为妙,于是装出一副病容,向朝使推说自己重病在身,无法去朝见天子,又拿出许多金银,贿赂朝使。朝使受了重贿,自然为李渊说好话。炀帝认为李渊病得厉害,也就作罢。可是隋炀帝却对李渊存有疑心。
  李渊有一个外甥女王氏,在后宫充任女官。炀帝问王氏:“你舅舅何故几个月不来见朕?”王氏回答说:“只怕病重,未曾痊愈。”炀帝微笑着说:“索性死了,倒也完事!”王氏立即写信告诉了李渊,李渊更加诚惶诚恐。他知道自己岌岌可危,想起窦氏生前的忠告,于是决定韬光养晦,故意放纵声色,收受下属贿赂,做一个贪财好色的赃官,以掩盖自己。炀帝派遣的耳目把李渊的情况禀报炀帝之后,炀帝才对李渊放下心来。后来,由于李密参加杨玄感的起兵,既而又参加了瓦岗军,成为起义军领袖与隋炀帝对抗,人们以为李密就是传言中的李氏天子,隋炀帝就没有进一步追究。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升任太原留守,驻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抵御突厥的进攻和镇压当地农民起义,成为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
  后来因为李渊在抵御突厥时战事不利,炀帝派使者捉拿李渊和王仁恭送到江都治罪。李世民一直积极反对炀帝的暴政,主张起兵反隋,他见炀帝要逮捕父亲问罪,便主张起兵推翻隋炀帝的统治。于是李世民秘密联络亲信劝李渊起兵。这其中的主要人物就是刘文静和裴寂。
  刘文静在隋末时担任晋阳令,而裴寂当时是晋阳宫监,二人因而结为密友。李渊来太原出任留守,刘文静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观察后,认为李渊具有四方之志,所以深自结交。刘文静又通过私下对李渊之子李世民的观察,认为李世民必定能够成就大事,因而对裴寂说:“李世民非常人也。大度类于汉高,神武同于魏祖,其年虽少,乃天纵矣。”
  后来,刘文静因为与瓦岗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李密结为姻亲,被隋炀帝下令投入太原狱中。李世民深知刘文静的才能,认为他是一位可以共同图谋大事的人才,便私下到狱中探望他。刘文静心中明白李世民为何而来,便十分高兴地向他说道:“现在天下大乱,非有商汤、周武、高祖、光武之才,不能平定天下。”
  李世民回答说:“你怎么知道没有呢?今天我来看望你,并不是为了儿女之情。时事如此,所以来与君共同图举大计,请求善筹其事。”
  刘文静见李世民毫无保留地向自己说明来意,图谋大事,便胸有成竹地谈出了自己对形势的分析,提出了起兵反隋的方略。他说:
  “炀帝即位以来,大兴土木,连年用兵,弄得民穷国衰,怨声载道。如今又南巡淮河、长江一带。李密已经围逼东都洛阳,叛乱遍及全国各地,最小的也有数万人。但是要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取而代之。如果能够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取天下易如反掌。现在有许多百姓为了躲避盗贼,避难太原。我在太原任县令数年,十分熟悉各路豪杰,组织起来有十万之多,令尊所领的精兵又有数万。发号施令,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夺取京师,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就可成就帝业。”
  李世民听完刘文静的一番高论,笑着说:“君所言正合我意。”然而,李世民并不清楚李渊对于起兵的态度和看法。于是李世民与刘文静决定为促成李渊不失时机地及早起兵,利用裴寂同李渊的亲密关系进行劝说。在李世民的建议下,李渊给隋炀帝身旁的亲信御使大夫裴蕴和一位公公送了许多的金银财宝,请他们帮刘文静说一些好话。不久隋炀帝就下召赦免了刘文静的罪,官复原职。
  裴寂字玄真,在长安任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期间,与李渊已有结识交往。李渊来太原任职,裴寂此时正担任晋阳宫副监。李世民通过刘文静结识了裴寂,请他劝说李渊起兵。裴寂怕李渊不同意,所以劝说之前,先偷偷地从晋阳宫中选了几个最漂亮的宫女,每次李渊来访,他都叫这几个宫女在旁侍候,李渊有时就在晋阳宫中过夜。
  一天,李渊与裴寂在晋阳宫喝完酒后,又在晋阳宫过夜。第二天早上裴寂匆忙进去,对李渊说道:“唐公,大事不好!我偷偷让宫女侍奉你的事,不知怎么传出去了,现在满城风雨,人言沸腾!”李渊惊叫一声,面如土色,说:“这如何是好?”裴寂说,“如今天下大乱,君主无道,天下群雄皆起兵。唐公与其等死,不如共谋大计。”李渊问:“如何谋计?”裴寂趁势说:“二郎秘密召集兵马,准备起兵,完全是因为我私自以宫女侍奉你,怕事情泄露出去遭杀身之祸,才紧急这样做的。要逃生,只有同意二郎的意见,立即起兵。不然,危在旦夕。现在大家已商量好了,就等你决定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天朝初建
隋朝末年中原大地群推逐鹿,李渊太原起兵,削平群雄,拥王自立,成了这场争斗的赢家,建立了大唐王朝。从此中国开始进入了封建历史上一个极其强盛的时代,彻底结柬了自两晋南北朝时期以来的割据局面,实现了汉代以后的又一次大一统。
兴兵太原建新朝
瓦岗军威震中原
助父起兵,一代巾帼显神威
鸟尽弓藏,开国功臣遭诛杀
骁将与美女的爱情佳话
群雄尽扫,天下归唐
猖狂突厥终被灭

第二章 天朝盛世
李世民奋发图强、虚心纳谏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贞观之治。贞观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贞观之治”也成为历代太平盛世的典范。李世民因此成为了空前成功的皇帝。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位明君也无法摆脱宫廷争斗的困扰:玄武门之变、承乾造承,高阳之乱,尽管如此,也还是难掩贞观盛世的光华。
兄弟血溅玄武门
治世楷模——贞观之治
一段鲜为人知的太宗恋情
太子承乾谋反之谜
李治得宠,入主东宫
促进融合的唐藏和亲
玄奘取经,弘扬佛法
良臣魏征,太宗一镜
高阳公主谋反之真相
东征高丽,太宗抱撼

第三章 天朝内乱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人称帝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在唐太宗后期。中国却出现了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以及历史上鲜有的巾帼首相上官婉儿。女人。逐渐与权力相结合。以致中宗时期,韦后与安乐公主觊觎皇位。妄图夺权。但她们未能得逞.李唐后嗣绝不能容忍大权旁落。终于密谋政变。鲜血淋漓的宫廷斗争再次上演。
天赐良机,武媚二次进宫
尽施手段,终得皇后宝座
血淋淋的固权之路
为权力对亲生儿子下毒手
章怀太子一武后权力的祭祀品
李姓太子改姓武
讨武之举以失败告终
一代天后建制称帝
不离男宠的女皇
女皇御前的“巾帼首相”
韦后淫乱后宫
与小人勾结祸乱朝政
想当“女皇第二”
姑侄之间的较量

第四章 天朝惊变
自古以来.创业容易守成难。唐玄宗历尽周折才登上皇位。开始时励精图治。缔造了“开元盛世”。但到晚年。玄宗逐渐荒政。弃贤用奸。宠信杨氏兄妹。终于,一场突如其来惊心动魄的变化。将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国推向衰落的深渊。悲剧的序幕拉开了。帝王、权臣、良将、宦官纷纷登场……
历史步入玄宗朝
君臣共建“开元盛世”
玄宗任奸弃贤,政治由明转暗
宦官势力渐入皇朝
杨贵妃使得君王不早朝
国舅杨国忠败坏朝政
安禄山忠诚背后藏野心
杨家众人马嵬被杀
历三朝平“安史之乱”
李辅国孤立玄宗
建宁之祸
气焰嚣张,终落得身首异处
横行不法的鱼朝恩

第五章 天朝晚景
历朝历代。为权利展开的争夺战总是无休无止地进行着。代宗死后。唐代晚景愈加凄凉。德宗图治之举。却使得藩镇与朝廷的矛盾提早爆发;顺宗力求改革.却无奈力量薄弱.革新昙花一现:宪宗削平藩镇.短暂中兴,却被宦官杀害:穆宗、敬宗、文宗朝。宦官专权、朋党争斗.皇帝命悬一线:武宗朝。会昌灭佛。影响甚大:宣宗勤政求治。却无力回天。唐王朝颓势日深,积弊难返,帝国的大厦即将倾覆。
宰相杨炎功与过
奸臣卢杞,频害朝臣
四镇之乱搅乱唐王朝
变乱频起,藩镇难除
太子李诵险遭废
昙花一现的“永贞革新”
唐宪宗削藩之战
晚唐惨祸——甘露之变
牛李党争,败坏朝政
武宗对佛教残酷打压
勤政求治的“小太宗”

第六章 天朝裂变
每个朝代即将崩溃之时.似乎都少不了昏庸的帝王和反叛的民众。即使是一代盛朝也不免如此。懿宗的奢靡与昏渍使得本已风雨飘摇的唐王朝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不堪重负的民众和兵士掀起了-唐末农民起义的浪潮。懿宗死后。在逃亡中渡日的僖宗。最终还是把残破的山河留给了昭宗.昭宗有心挽救危亡。却无力改变时局。唐王朝终于在强大的藩镇势力下山河崩裂。走向灭亡。
骄奢淫逸懿宗朝
唐末农民起义的前奏——裘甫起义
桂林戌兵,揭竿而起
规模宏大的王仙芝、黄巢大起义
残破山河归昭宗
宦官典兵干政彻底结束
朱温的发迹史
朱温篡唐,天朝灭亡
附录 唐代八谜
谁是“玄武门政变”的主要责任者
李建成庸劣之谜
唐太宗血统之谜
秦琼、尉迟敬德成门神之谜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杨贵妃下落之谜
梅妃去向之谜
唐宣宗出家之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