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铸造技术与应用案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281177
  • 作      者:
    杜西灵,杜磊编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提供技术支持,成就优质铸件<br>    以铸件质量为核心,汇集先进实用技术<br>    倡导节能绿色环保,目标国际先进水平<br>    工艺材料密切结合,案例成功示范性强<br>    服务铸造生产一线,便于读者参考借鉴
展开
内容介绍
    《铸造技术与应用案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铸造实用技术。内容包括:铸造技术基础、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造型材料、铸造工艺设计、铸造工艺装备设计、铸造生产过程及控制、铸件缺陷分析及质量检验、铸造技术应用案例。《铸造技术与应用案例》内容新颖丰富,取材经典实用,反映了我国当代铸造和国际铸造先进技术发展趋势。<br>    《铸造技术与应用案例》可供铸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人阅读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在校师生及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3)除合金成分外,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还有结晶潜热、金属的比热容、密度、热导率、液态金属的粘度、表面张力,以及合金熔炼过程和其他影响因素。<br>    2.浇注条件<br>    浇注条件(指浇注温度、充型压头、浇注系统结构等)对合金的充型能力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br>    (1)浇注温度浇注温度越高,充型能力越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充型能力随浇注温度的提高而直线上升。因此,对薄壁铸件或流动性差的合金,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以防浇不足和冷隔缺陷。但过高的浇注温度,由于吸气多、氧化严重,充型能力提高幅度减小,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气孔、粗晶等缺陷,故在保证充型能力足够的前提下,浇注温度不宜过高。<br>    (2)充型压头合金液在流动方向所受的压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好。因此,适当提高直浇道高度或人工加压方法,可提高充型压头。但合金液静压头过大或充型速度过高时,会发生喷射和飞溅,致金属氧化和产生“铁豆”缺陷;型腔中气体来不及排除,反压力增大,容易造成“浇不到”或“冷隔”缺陷。<br>    (3)浇注系统结构浇注系统结构越复杂,流动阻力越大,在静压头相同的情况下,充型能力越低。正确的浇注系统结构、内浇道的合理布局、各组元截面积的合适比例,使金属液平稳地充满型腔。<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1章 铸造技术基础<br>1.1 液态合金的充型<br>1.1.1 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和流动性<br>1.1.2 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br>1.1.3 提高合金充型能力的途径<br>1.2 铸件的凝固<br>1.2.1 铸件的凝固方式<br>1.2.2 铸件的凝固原则<br>1.2.3 凝固原则的选择<br>1.2.4 铸件凝固的控制<br>1.3 铸件的收缩<br>1.3.1 铸造合金的体收缩率和线收缩率<br>1.3.2 合金的收缩过程<br>1.3.3 铸钢的收缩<br>1.3.4 铸铁的收缩<br>1.3.5 铸件的收缩<br>1.4 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br>1.4.1 铸钢件的缩孔和缩松<br>1.4.2 铸铁件的缩孔和缩松<br>1.5 铸造应力和铸件变形<br>1.5.1 铸造应力<br>1.5.2 铸件变形及防止<br>1.6 铸件的裂纹<br>1.6.1 铸件的热裂<br>1.6.2 铸件的冷裂<br>1.6.3 铸件的温裂<br>1.7 铸件的热处理基础<br>1.7.1 铸钢件的热处理<br>1.7.2 铸铁件的热处理<br><br>第2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br>2.1 铸钢及其电弧炉熔炼<br>2.1.1 铸钢<br>2.1.2 碱性电弧炉及其结构<br>2.1.3 炼钢原材料及配料计算<br>2.1.4 碱性电弧炉氧化法炼钢过程及控制<br>2.1.5 碳钢的氧化法熔炼工艺<br>2.1.6 低合金钢氧化法熔炼工艺<br>2.1.7 高合金钢的氧化法熔化工艺<br>2.1.8 初炼钢液的熔炼工艺<br>2.1.9 铸钢的炉外精炼技术<br>2.1.10 钢的浇注<br>2.2 铸铁及其冲天炉熔炼<br>2.2.1 铸铁<br>2.2.2 冲天炉的结构及其鼓风机<br>2.2.3 冲天炉熔炼的基本原理<br>2.2.4 铸铁熔炼的配料计算<br>2.2.5 冲天炉的操作与控制<br>2.3 铸造非铁合金及其熔炼<br>2.3.1 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br>2.3.2 铸造非铁合金熔炼炉<br>2.3.3 铸造铝合金的熔炼<br>2.3.4 铸造铜合金的熔炼<br><br>第3章 造型材料<br>3.1 铸造用原砂<br>3.1.1 硅砂<br>3.1.2 非硅质砂(特种砂)<br>3.2 粘土砂<br>3.2.1 粘结剂——粘土<br>3.2.2 粘土砂用辅助材料<br>3.2.3 铸铁普通机器造型用粘土湿型砂<br>3.2.4 铸铁高密度造型用湿型砂<br>3.3 水玻璃砂<br>3.3.1 粘结剂——水玻璃<br>3.3.2 CO2硬化水玻璃砂<br>3.3.3 有机酯水玻璃自硬砂<br>3.4 树脂砂<br>3.4.1 铸造树脂的分类<br>3.4.2 覆膜树脂砂<br>3.4.3 热芯盒法树脂砂<br>3.4.4 冷芯盒树脂砂<br>3.4.5 树脂自硬砂<br>3.5 油砂<br>3.5.1 油类粘结剂<br>3.5.2 植物油芯砂<br>3.5.3 合脂芯砂<br>3.6 特种砂型芯砂<br>3.6.1 以石灰石砂为原砂的型芯砂<br>3.6.2 以锆砂为原砂的型砂<br>3.6.3 以铬铁矿砂为原砂的型砂<br>3.6.4 以镁砂为原砂的型砂<br>3.7 涂料<br>3.7.1 涂料的作用及性能<br>3.7.2 砂型铸造涂料标准及其基本组成<br>3.7.3 铸钢件水玻璃砂型涂料应用案例<br>3.7.4 铸铁件树脂砂铸型涂料应用案例<br>3.7.5 铜、铝合金铸件粘土砂水基涂料应用案例<br>3.7.6 表面合金化涂料应用案例<br><br>第4章 铸造工艺设计<br>4.1 铸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br>4.1.1 铸件质量对零件结构的要求<br>4.1.2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br>4.2 造型方法及型(芯)种类<br>4.2.1 造型方法<br>4.2.2 砂型、砂芯的种类<br>4.2.3 制芯方法分类及选择<br>4.3 铸造工艺方案<br>4.3.1 铸件浇注位置的选择<br>4.3.2 铸型分型面的选择<br>4.3.3 造型的吃砂量和铸件在砂箱中的布置<br>4.4 铸造工艺参数<br>4.4.1 铸件尺寸公差<br>4.4.2 铸件重量公差<br>4.4.3 机械加工余量<br>4.4.4 铸造线收缩率<br>4.4.5 工艺补正量<br>4.4.6 起模斜度<br>4.4.7 分型负数<br>4.4.8 最小铸出孔和槽<br>4.4.9 铸件毛重及钢液总重的计算<br>4.4.10 起吊力的计算<br>4.5 冒口与补贴<br>4.5.1 冒口的作用、分类、形状及设置原则<br>4.5.2 铸钢件的冒口与补贴<br>4.5.3 铸铁件的冒口设计<br>4.5.4 非铁合金铸件的冒口设计<br>4.6 冷铁的设计<br>4.6.1 铸钢件用冷铁<br>4.6.2 铸铁件用冷铁<br>4.6.3 非铁合金铸件用冷铁<br>4.7 铸肋的设计<br>4.7.1 收缩肋<br>4.7.2 拉肋<br>4.8 出气孔的设计和设计案例<br>4.8.1 出气孔的设计<br>4.8.2 气缸体出气孔的设计案例<br>4.9 浇注系统设计<br>4.9.1 浇注系统的选择<br>4.9.2 铸钢件浇注系统尺寸设计<br>4.9.3 灰铸铁件浇注系统尺寸设计<br>4.9.4 球墨铸铁件浇注系统尺寸设计<br>4.9.5 铜合金铸件浇注系统设计<br>4.9.6 铝合金铸件浇注系统设计<br>4.10 砂芯设计<br>4.10.1 砂芯的分类及分块原则<br>4.10.2 水平砂芯的设计<br>4.10.3 垂直砂芯的设计<br>4.10.4 芯头尺寸的验算<br>4.10.5 砂芯负数<br>4.10.6 芯骨与芯撑<br>4.10.7 砂芯的排气、合拼及预装配<br>4.11 铸造工艺文件<br><br>第5章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br>5.1 模样<br>5.1.1 模样的分类及要求<br>5.1.2 模样尺寸的计算与标注<br>5.1.3 木模样<br>5.1.4 金属模<br>5.1.5 塑料模<br>5.1.6 泡沫塑料模样<br>5.2 模板<br>5.2.1 模板种类及应用<br>5.2.2 模底板结构设计<br>5.2.3 模样在模底板上的安装<br>5.2.4 模板的技术要求<br>5.3 芯盒<br>5.3.1 芯盒的种类及应用<br>5.3.2 芯盒材料及分盒面的选择<br>5.3.3 芯盒内腔尺寸的计算<br>5.3.4 木质芯盒的结构<br>5.3.5 金属芯盒的结构<br>5.3.6 冷芯盒<br>5.4 砂箱的设计<br>5.4.1 砂箱分类<br>5.4.2 砂箱的设计原则及材料<br>5.4.3 通用砂箱<br>5.4.4 高压造型砂箱<br><br>第6章 铸造生产过程及控制<br>6.1 生产准备<br>6.1.1 熟悉生产计划<br>6.1.2 读懂铸造工艺文件<br>6.1.3 准备型(芯)砂、涂料<br>6.1.4 准备模样(芯盒)、模板、砂箱<br>6.1.5 工具、辅具、量具的准备<br>6.1.6 生产场地的准备<br>6.2 造型操作<br>6.2.1 手工造型<br>6.2.2 湿型机器造型<br>6.3 制芯操作<br>6.3.1 手工制芯<br>6.3.2 机器制芯<br>6.4 砂型、砂芯的烘干<br>6.4.1 烘干炉<br>6.4.2 烘干工艺<br>6.4.3 烘干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br>6.5 合箱<br>6.5.1 合箱前的准备<br>6.5.2 砂型摆放及质量检查<br>6.5.3 下芯操作<br>6.5.4 合箱操作<br>6.5.5 紧箱操作<br>6.6 浇注操作<br>6.6.1 铸钢的浇注<br>6.6.2 铸铁的浇注<br>6.7 落砂、清理及后处理<br>6.7.1 铸件的落砂<br>6.7.2 铸件的清理<br>6.8 铸件的挽救技术<br>6.8.1 电弧焊修补<br>6.8.2 浸渗修补技术<br>6.9 消除铸件内应力处理<br>6.9.1 消除铸钢件内应力工艺曲线<br>6.9.2 消除铸铁件内应力工艺曲线<br>6.9.3 铝合金、铜合金铸件内应力的消除<br><br>第7章 铸件缺陷分析及质量检验<br>7.1 铸造缺陷分析<br>7.1.1 多肉类缺陷<br>7.1.2 孔洞类缺陷<br>7.1.3 裂纹、冷隔类缺陷<br>7.1.4 表面缺陷<br>7.1.5 残缺类缺陷<br>7.1.6 形状及重量差错类缺陷<br>7.1.7 夹杂类缺陷<br>7.1.8 性能、成分、组织不合格<br>7.1.9 铸造缺陷分析案例<br>7.2 铸件质量检验<br>7.2.1 铸件外观质量检验<br>7.2.2 铸件内在质量检验<br>7.2.3 铸件质量的无损检验<br>7.2.4 铸件质量评定<br><br>第8章 铸造技术应用案例<br>8.1 铸钢件工艺技术案例<br>8.1.1 远洋货轮挂舵臂<br>8.1.2 防磁电测车制动鼓<br>8.1.3 铸钢阀门<br>8.1.4 水泥烧结设备零件——固定梁<br>8.1.5 五型抽油机铸钢齿轮<br>8.1.6 发电设备水轮机转轮<br>8.1.7 保温易切冒口铸造石油钻采配件制动鼓<br>8.2 铸铁件工艺技术案例<br>8.2.1 S195柴油机缸体<br>8.2.2 球墨铸铁钻井液旋流器<br>8.2.3 气缸套<br>8.2.4 球墨铸铁涡轮<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