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计算机局域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231202
  • 作      者:
    胡道元编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计算机局域网(第4版)》特点:
    《计算机局域网(第4版)》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角度。对计算机局域网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协议作了全面阐述。全书以TCP/IP模型和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为主线,按层次概念进行阐述。对网络底层,论述了数据通信、局域网的特性、介质访问控制、局域网协议以及协议标准,详细论述了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技术。对网络高层,重点讲述了计算机网络高层的体系结构、网络层IP协议、传输层TCP、UDP协议,还讲述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计算模式、环球信息网WWW。最后对网络管理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也作了详细的论述。
    《计算机局域网(第4版)》为工科电子类专业全国统编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主要读者对象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数据通信专业的师生和专业人员,同时对于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人员、用户和网络系统管理人员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展开
内容介绍
    《计算机局域网(第4版)》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角度,对计算机局域网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协议作了全面阐述。全书以TCP/IP模型和]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为主线,按层次概念阐述。对网络底层,论述了数据通信、局域网的特性、介质访问控制、局域网协议以及协议标准,详细论述了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技术。对网络高层,重点讲述了计算机网络高层的体系结构、网络层IP协议、传输层TCP、UDP协议,还讲述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计算模式、环球信息网www,对网络管理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也做了详细的论述。《计算机局域网(第4版)》为了科电子类专业全国统编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科书或参考书。主要读者对象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数据通信专业的师生和专业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者、制造者、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也是一本基本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3个:用以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用以连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用以共享资源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本章讲述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内容以及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一个根本的变革乃是从劳动密集的社会转入到知识密集的社会。因此,在当今社会中,信息工业成为社会经济中发展最快和最大的一个部门。为了提高信息工业的生产力,提供一种全社会的、经济的、快速的存取信息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手段由计算机网络来实现。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在当时是很大的创举,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测到6。多年后的今天,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是如此之广泛和深远。当1969年第一个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ARPANET出现时。
展开
目录
第1章 引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1.1 历史的回顾
1.1.2 推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两大动力
1.1.3 局域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2 资源共享
1.2.1 资源分配和共享
1.2.2 资源共享定理
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内容
1.5 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据通信
2.1 时域和频域概念
2.1.1 时域概念
2.1.2 频域概念
2.1.3 数据率和频带的关系
2.1.4 数据率的限制
2.1.5 几个重要的信号传输度量
2.2 数据调制与编码
2.2.1 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2.2.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2.2.3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2.4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3 多路复用
2.3.1 多路复用技术
2.3.2 频分多路复用
2.3.3 时分多路复用
2.3.4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2.3.5 波分多路复用
2.3.6 码分多路复用
2.4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2.5 铜环接人技术
2.5.1 铜环接人类别
2.5.2 ADSL调制技术
2.6 电缆调制器
2.6.1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
2.6.2 DOCSIS协议
2.7 数据交换
2.7.1 线路交换
2.7.2 分组交换
2.7.3 帧中继交换
2.7.4 信元交换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
3.1 传输介质特性
3.2 传输介质类别
3.3 传输损耗
3.4 拓扑结构的选择
3.5 拓扑结构类别
3.6 环型网
3.7 总线/树型网络
3.7.1 基带系统
3.7.2 宽带系统
3.7.3 基带系统和宽带系统的比较
3.8 光纤局域网
3.8.1 无源星型结构
3.8.2 有源星型结构
3.8.3 光纤环网结构
3.8.4 光纤总线网结构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局域网协议
4.1 LAN参考模型
4.2 数据链路控制
4.2.1 流控技术
4.2.2 差错检测
4.2.3 差错控制
4.3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4.3.1 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4.3.2 LLC子层/MA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4.3.3 LLC协议数据单元结构
4.3.4 LLC协议的型和类
4.3.5 LLC协议的元素
4.4 介质访问控制
4.5 争用协议
4.5.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4.5.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4.5.3 退避算法
4.6 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
4.7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介质访问控制
4.7.1 FDDI原理
4.7.2 FDDI系列
4.7.3 FDDI协议
4.8 局域网协议标准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太网
5.1 传统以太网
5.1.1 MAC子层
5.1.2 物理层
5.1.3 物理层实施
5.].4 桥接以太网
5.1.5 交换式以太网
5.1.6 全双工以太网
5.2 交换式局域网
5.2.1 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模块
5.2.2 LAN交换器的特点
5.2.3 两种交换方式
5.2.4 第三层交换器
5.3 快速以太网
5.3.1 MAC子层
5.3.2 物理层
5.3.3 物理层实施
5.4 千兆位以太网
5.4.1 以太网的进展
5.4.2 MAC子层
5.4.3 物理层
5.4.4 物理层实施
5.4.5 千兆位以太网的应用
5.5 虚拟局域网工作原理
5.6 网络互连方式
5.6.1 中继器互连方式
5.6.2 网桥互连方式
5.6.3 路由器互连方式
5.6.4 网络互连方式的对比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无线局域网
6.1 IEEE802.11体系结构
6.2 IEEE802.11物理层
6.3 IEEE802.11MAC
6.3.1 协议结构
6.3.2 帧结构
6.4 IEEE802.1 1地址机制
6.5 蓝牙体系结构
6.6 蓝牙层结构
6.6.1 无线电层
6.6.2 基带层
6.6.3 L2CAP层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Internet模型
7.1 OSI模型简述
7.1.1 分层结构
7.1.2 基本构造技术
7.2 TCP/IP体系结构
7.2.1 TCP/IP分层模型
7.2.2 TCP/IP和OSI的对应关系
7.3 Internet模型各层职责
7.3.1 物理层职责
7.3.2 数据链路层职责
7.3.3 网络层职责
7.3.4 传输层职责
7.3.5 应用层职责
7.4 Internet模型的实现机制
7.4.1 物理层
7.4.2 数据链路层
7.4.3 网络层
7.4.4 传输层
……
第8章 网络层
第9章 传输层
第10章 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计算模式
第11章 环球信息网
第12章 网络管理
第13章 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