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51与高速SoC5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104817
  • 作      者:
    夏路易主编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51与高速SoC51》首先介绍简单易学的51单片机工作原理、硬件设计与C程序设计,使读者快速入门单片机;随后介绍高速SoC增强型51单片机C8051F330,加深读者对新型51内核单片机内部模块的理解与应用,快速上手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br>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51与高速SoC51》第1~5章介绍51单片机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程序、C程序设计以及中断、定时器、通信模块工作原理,51单片机与 E2PROM芯片、ADC芯片、DAC芯片的接口技术。第6~8章介绍C8051F330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功能模块与通信接口。第9~10章介绍单片机接口技术与智能仪器设计基础。书中还介绍了单片机实验电路硬件设计、详细电路与大量例题。<br>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51与高速SoC51》可作为高等学校有关专业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以及单片机爱好者学习单片机的自学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51单片机技术基础<br>    1.1 单片机基础<br>    1973年Intel公司开发出多片微型计算机8080以后,很多公司也推出类似产品:摩托罗拉公司推出6800,Zilg公司推出了Z80等产品。多片微型机就是将中央处理器(CPU)与其他外围芯片一起组成单块电路板上的微型计算机,简称单板机(SBC)。<br>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将CPU与外围芯片集成在一起的微型计算机系列MCS-48,该芯片内部集成了8位CKJ、1KB程序存储器:EPROM、64B随机存储器ROM、27个I/O引脚和8位定时/计数器,人们称这种微型计算机为单片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MCS,48系列单片机的代表产品是8048。<br>    MCS-48系列单片机渗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各种工业场合到各种家用电器,以各种方式完成着人们赋予的工作。由于单片机的主要工作是用引脚控制各种对象实现自动化,因此人们又称单片机为微控制器(MCU)。本书以国内读者的习惯称呼为单片机。<br>    1980年Intel公司又推出MCS-51系列单片机的第一个产品8051,随后Intel公司又出售了805l生产许可证,使很多公司可以生产基于8051内核的产品,这些产品基于8051单片机,但又各具特点,满足不同需求。本书介绍805l单片机与Silicon Labs公司的产品C8051F330,因此读者不仅能够学习8051的基本原理,还能够学会使用新型51单片机。<br>    1.关于单片机的一些术语<br>    单片机从出现到现在,人们使用了很多术语,下面简单解释。<br>    (1)计算机<br>    它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通常由输X/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逻辑部件和控制器(称为CPU)组成。按照规模分为大、中、小、微型计算机。<br>    (2)中央处理器(CPU)<br>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它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br>    (3)微处理器(up)<br>    微处理器是采用微米级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制作的CPU。微处理器已经发展了30多年,从4位(字长)、8位、16位、32位到64位微处理器,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而前进的。<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51单片机技术基础<br>1.1 单片机基础<br>1.2 51内核单片机<br>1.2.1 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br>1.2.2 AT89S51单片机结构<br>1.2.3 51单片机引脚<br>1.2.4 51单片机的存储器<br>1.2.5 时序与指令周期<br>1.3 存储器扩展<br>1.4 单片机硬件设计<br>1.5 设计基于AT89S51的最小系统<br>1.5.1 从数据手册了解AT89S51单片机<br>1.5.2 AT89S51最小系统硬件设计<br>1.6 采用AT89S51芯片的实验板<br>1.7 AT89ISP软件<br>1.8 设计基于STC89C51RC单片机的最小系统<br>1.9 STC89C51的编程软件<br>习题1<br><br>第2章 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与汇编程序<br>2.1 51单片机的指令与指令系统<br>2.2 寻址方式<br>2.3 51单片机指令<br>2.3.1 数据传送指令<br>2.3.2 算术运算指令<br>2.3.3 逻辑运算指令<br>2.3.4 控制转移指令<br>2.3.5 位操作指令<br>2.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br>2.4.1 汇编语言简介<br>2.4.2 汇编器<br>2.4.3 汇编语言在Kei1环境下汇编举例<br>2.5 汇编程序设计举例<br>习题2<br><br>第3章 C51程序设计<br>3.1 C51程序与汇编程序的不同之处<br>3.2 C语言基础知识<br>3.3 运算符<br>3.4 C程序基本结构与流程控制<br>3.4.1 C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br>3.4.2 条件与分支结构<br>3.4.3 各种循环结构<br>3.5 C51中的构造数据类型<br>3.5.1 数组<br>3.5.2 指引<br>3.5.3 结构体<br>3.5.4 共用体<br>3.5.5 枚举<br>3.5.6 用typedef重定义数据类型<br>3.6 函数<br>3.6.1 定义函数<br>3.6.2 调用函数<br>3.6.3 函数变量的作用域<br>3.7 编译预处理<br>3.8 C51内部函数<br>3.9 C51编译过程中用到的文件<br>3.10 获得错误与警告信息<br>3.11 C51程序结构<br>3.12 AT89S51单片机C51程序举例<br>习题3<br><br>第4章 51单片机的中断、定时与串行通信<br>4.1 51单片机的中断<br>4.1.1 中断原理<br>4.1.2 具有中断的汇编与C程序举例<br>4.2 51单片机的定时器<br>4.2.1 定时器基础<br>4.2.2 定时器的4种工作方式<br>4.2.3 具有定时器的汇编与C程序举例<br>4.3 51单片机的串行口和控制寄存器<br>4.3.1 串行口工作原理<br>4.3.2 RS-232接口<br>4.3.3 单片机串口与PC通信举例<br>习题4<br><br>第5章 51单片机连接E2PROM、ADC与DAC芯片<br>5.1 I2C总线<br>5.1.1 I2C总线简介<br>5.1.2 I2C接口的E2PROM存储器芯片24C02<br>5.1.3 读写I2C接口存储器24C04举例<br>5.2 AD转换器T1C1549<br>5.2.1 T1C1549简介<br>5.2.2 T1C1549芯片应用举例<br>5.3 DAC转换器T1C5615<br>5.3.1 T1C5615简介<br>5.3.2 89S51单片机驱动T1C5615芯片举例<br>习题5<br><br>第6章 C8051F330单片机技术基础<br>6.1 C8051F330单片机特点<br>6.2 C8051F330单片机的CIP-51内核<br>6.3 C8051F330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br>6.4 C8051F330单片机的电源管理方式<br>6.5 C8051F330单片机的复位源<br>6.6 C8051F330单片机的时钟电路<br>6.7 C8051F330单片机实验板设计<br>习题6<br><br>第7章 C8051F单片机功能模块工作原理<br>7.1 C8051F330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br>7.2 C8051F330单片机的中断<br>7.3 C8051F330单片机的定时器<br>7.3.1 定时器0与定时器1<br>7.3.2 定时器2<br>7.3.3 定时器3<br>7.4 C8051F330单片机的F1ash存储器<br>7.5 C8051F330单片机的10位模数转换器ADC0<br>7.6 C8051F330单片机的10位电流模式DAC(IDAO)<br>7.7 C8051F330单片机的电压基准<br>7.8 C8051F330单片机的模拟电压比较器<br>7.9 C8051F330单片机的可编程计数器阵列<br>习题7<br><br>第8章 C8051F330单片机的通信接口<br>8.1 串行外设接口(SPIO)<br>8.2 异步通信接口UART0<br>8.3 SMBus接口<br>习题8t<br><br>第9章 51内核单片机的接口技术<br>9.1 模拟量接口技术<br>9.1.1 单电源运放工作原理<br>9.1.2 测量模拟电压与电流的接口电路<br>9.1.3 温度测量接口技术<br>9.1.4 应力测量接口技术<br>9.2 模拟量输出电路<br>9.3 光耦隔离输入技术<br>9.4 功率输出接口技术<br>习题9<br><br>第10章 基于51内核单片机的智能仪表设计基础<br>10.1 电子系统智能化与智能仪表<br>10.1.1 什么是电子系统智能化?<br>10.1.2 智能仪表概述<br>10.2 智能仪表中的数据处理算法<br>10.2.1 常用软件滤波算法<br>10.2.2 热电阻与热电偶的非线性校正算法<br>10.2.3 标度变换<br>10.3 周期与频率测量算法<br>10.4 控制算法<br>10.4.1 位式控制算法<br>10.4.2 PID控制算法<br>10.5 软件任务的编程实现<br>10.6 智能仪表抗干扰技术<br>10.7 简易智能仪表设计举例<br>10.7.1 基于PT100传感器测温的智能测温仪表<br>10.7.2 采用K型热电偶测温的智能测温仪表<br>10.7.3 采用热敏电阻KTY81测温的智能测温仪表<br>10.7.4 数显压力控制仪表设计<br>10.7.5 采用C8051F330单片机的数显转速表<br>10.7.6 电机工作电流与电压监测报警电路设计<br>10.7.7 全自动反冲洗滤水器控制电路设计<br>10.7.8 全自动豆浆机控制电路设计<br>10.7.9 智能电子产品开发过程<br>习题10<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