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快速学通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5232106
  • 作      者:
    李静,程安宇,陈卓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基础篇<br>    采用“功能描述一硬件构成一软件实现及特点”的形式。将单片机应用、接口电路构造及C51编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各种实现方法的剖析,读者能够学会在实际的应用中有效地选择实现方案,完成设计目标。内容包括<br>    单片机基本知识<br>    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及应用<br>    存储器扩展<br>    显示接口<br>    键盘接口<br>    I/0接口扩展<br>    数模与模数接口<br>    串行通信<br>    单片机系统开发及综合应用<br>    各章的习题<br>    实例篇<br>    结合作者多年的实际工程应用经验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br>    自动控制的主要方面:<br>    温度类控制<br>    电机类控制<br>    定时闹铃系统设计<br>    遥控小车控制系统设计<br>    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br>    雨刮测试系统设计(USB)
展开
内容介绍
    《快速学通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分为两篇,共18章。第1篇是基础知识和快速提高篇(第1章~第11章),采用“功能描述一硬件构成一软件实现及特点介绍”的形式,将单片机应用、接口电路构造及C5l编程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各种实现方法的剖析,读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选择实现方案,完成设计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单片机基本知识、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及应用、存储器扩展、显示接口、键入接口、I/0接口扩展、数/模与模/数接口、串行通信、单片机系统开发等。每章的后面都配有一定量的习题,以便读者巩固所学知识。<br>    第2篇是应用实例篇(第12章~第18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实际工程应用经验编写而成,分别为输入/输出通道与功率驱动接口设计、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定时闹铃系统设计、遥控小车控制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和雨刮测试系统设计。<br>    《快速学通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读者可以边学习边操作,特别适合自学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读者阅读。此外,《快速学通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可作为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智能仪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单片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经历了一个由4位到32位机发展的过程。所谓的4位机、8位机,其实是按单片机并行处理的字长来划分的。<br>    4位单片机,此类产品有Texas仪器公司的TMSl000系列单片机,NEC公司的MOS40系列,Rockwell公司的PPS/1系列,松下公司的MNl400系列,夏普公司的SM系列,NS公司的COPS400系列,富士通的MB88系列及EPSON的SMC62、SMC63和SMC60系列。<br>    8位单片机有Intel的MCS-48和MCS.5 1系列单片机、EPSON的SMC88系列、Motorola的M6805和M68HC05系列、Microchip的PICl6C系列和PICl7C系列、Scenix的SX系列、华邦的W77和W78系列、东芝的870和90系列。<br>    增强型8位单片机有Motorola的M68HCll和M68HCl2系列等。<br>    16位单片机有Intel的MCS.96系列单片机和Motorola的M68HCl6系列等。<br>    32位单片机有Intel的MCS.96系列单片机、ATMEL的ARM系列和Motorola的M683XX系列单片机等。<br>    在使用单片机时,应视具体的设计目标来选择单片机,在能够满足设计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成本、技术资料的支撑情况、元器件的获取条件及未来的发展空间等。由于8位机用途广、产量大,它通常被大量用于各类智能产品和集散控制系统的前端。近年来,ARM等32位机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产值方面已能够与8位机相抗衡,它主要用于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可对复杂的人机交互界面及高精度、高速度的数据处理提供支持,它的应用多侧重于各种高端和大型设备。
展开
目录
第1章 单片机概述<br>1.1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br>1.1.1 单片机的概念<br>1.1.2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br>1.2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br>1.3 单片机的分类<br>1.3.1 按处理字长分类<br>1.3.2 按厂商与系列分类<br>1.3.3 按结构与封装形式分类<br>1.4 单片机的开发工具<br>1.4.1 单片机开发的基本流程<br>1.4.2 单片机编程语言<br>1.4.3 单片机编译与仿真调试软件<br>1.4.4 单片机编程器与下载线<br>1.5 练习题<br><br>第2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br>2.1 单片机内部结构<br>2.1.1 CPU<br>2.1.2 通用寄存器<br>2.1.3 特殊功能寄存器<br>2.1.4 内部存储器<br>2.1.5 并行I/0端口<br>2.1.6 定时/计数器<br>2.1.7 串行通信口<br>2.2 单片机指令系统<br>2.2.1 单片机的寻址方式<br>2.2.2 单片机的指令类别<br>2.2.3 单片机的伪指令<br>2.3 单片机中断系统<br>2.3.1 中断系统<br>2.3.2 中断响应<br>2.4 编程语言及其对比<br>2.4.1 硬件资源使用上的对比<br>2.4.2 运算处理的对比<br>2.4.3 流程控制的对比<br>2.4.4 功能程序的对比<br>2.4.5 汇编语言与C1语言的混合编程<br>2.5 应用程序编写<br>2.5.1 编程基础知识<br>2.5.2 程序的设计<br>2.6 编译软件及使用<br>2.6.1 Wision的整体构成<br>2.6.2 Wision的基本使用方法<br>2.6.3 Vision的模拟测试<br>2.6.4 使用Vision进行混合编译<br>2.7 开发工具的使用<br>2.7.1 编程器及其使用<br>2.7.2 下载线及其使用<br>2.8 练习题<br><br>第3章 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及简单应用<br>3.1.AT89S51最小系统构成<br>3.1.1 最小系统构成<br>3.1.2 程序编写<br>3.2 AT89C2051最小构成<br>3.2.1 最小系统构成<br>3.2.2 程序编写<br>3.3 8031最小系统<br>3.3.1 最小系统构成<br>3.3.2 程序编写<br>3.4 单片机简单应用<br>3.4.1 发光二极管显示控制<br>3.4.2 蜂鸣器控制<br>3.4.3 继电器控制<br>3.5 练习题<br><br>第4章 存储器的扩展<br>4.1 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br>4.1.1 RAM<br>4.1.2 ROM<br>4.1.3 串行传输存储器<br>4.1.4 存储器的扩展知识<br>4.2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br>4.2.1 EPROM2732的使用<br>4.2.2 EOPROM2864的使用<br>4.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br>4.3.1 RAM2114的使用<br>4.3.2 RAM6264的使用<br>4.4 串行传输存储器的使用<br>4.4.1 AT24C02的使用<br>4.4.2 AT93C46的使用<br>4.5 练习题<br><br>第5章 显示接口设计<br>5.1 显示器件及其分类<br>5.1.1 LED数码管<br>5.1.2 LCD显示器<br>5.1.3 点阵式LED显示器件<br>5.1.4 光柱式LED显示器件<br>5.2 LED数码管接口设计<br>5.2.1 LED数码管并行接口设计<br>5.2.2 LED数码管串行接12设计<br>5.3 LCD显示接口设计<br>5.3.1 笔段式液晶显示接12<br>5.3.2 LCDl602的使用<br>5.3.3 LCDl2864的使用<br>5.3.4 LCD3310的使用<br>5.4 点阵显示器接口设计<br>5.4.1 图线移动效果的实现<br>5.4.2 单字窗口的汉字显示<br>5.4.3 单字窗口的滚动字幕显示<br>5.4.4 双汉字显示窗口<br>5.5 练习题<br><br>第6章 键盘接口设计<br>6.1 按键的分类<br>6.1.1 按键的种类划分<br>6.1.2 键入处理技术<br>6.2 独立式按键的应用设计<br>6.2.1 独立式按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br>6.2.2 独立式按键的程序设计<br>6.3 散列式按键的应用设计<br>6.3.1 散列式按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br>6.3.2 散列式按键的程序设计<br>6.4 阵列式按键应用<br>6.4.1 阵列式按键的硬件设计<br>6.4.2 阵列式按键的接口设计<br>6.5 标准键盘接口设计<br>6.5.1 标准键盘的工作原理及特点<br>6.5.2 标准键盘程序设计<br>6.6 练习题<br><br>第7章 I/0接口扩展<br>7.1 8155的使用<br>7.1.1 8155的基础知识<br>7.1.2 8155的应用<br>7.2 8255的使用<br>7.2.1 8255的基础知识<br>7.2.2 8255的应用<br>7.3 练习题<br><br>第8章 定时,计数器及其应用<br>8.1 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br>8.1.1 定时/计数器的用法<br>8.1.2 电子音乐演奏原理<br>8.1.3 演奏功能的实现<br>8.1.4 电子琴制作<br>8.2 定时/计数器8253的使用<br>8.2.1 8253的内部构造<br>8.2.2 8253的应用<br>8.3 DSl302实时时钟芯片的使用<br>8.4 练习题<br><br>第9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接口设计<br>9.1 数/模转换接口<br>9.1.1 DAC0832的使用<br>9.1.2 AD7521的使用<br>9.2 模/数转换接口<br>9.2.1 ADC0809的使用<br>9.2.2 ADC574的使用<br>9.2.3 AD650的使用<br>9.2.4 5G14433的使用<br>9.3 串行传输数/模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的使用<br>9.3.1 PCF8591的使用<br>9.3.2 ADC0832的使用<br>9.4 练习题<br><br>第lO章 串行通信设计<br>10.1 串行通信基础知识<br>10.1.1 串行通信基础知识<br>10.1.2 串行口的使用<br>10.2 单片机间通信<br>10.2.1 双机通信<br>10.2.2 多机通信<br>10.3 单片机与PC间的通信<br>10.3.1 PC通信<br>10.3.2 单片机与PC间的通信<br>10.4 单片机与智能仪器设备间的通信<br>10.4.1 ModbUS协议<br>10.4.2 与温控仪通信<br>10.4.3 与PLC通信<br>10.5 远程通信<br>10.5.1 使用MT8880通信<br>10.5.2 以太网通信<br>10.6 练习题<br><br>第11章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开发<br>11.1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br>11.1.1 设计流程及原则<br>11.1.2 软硬件设计<br>11.1.3 调试与抗干扰<br>11.2 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及其制备<br>11.2.I实验环境准备<br>11.2.2 实验装置制备<br>11.2.3 写入装置的制备<br>11.3 电路设计与制作<br>11.3.1 原理图绘制<br>11.3.2 PCB板图生成<br>11.4 练习题<br><br>第12章 输入,输出通道与功率驱动接口设计<br>12.1 光电隔离的工作原理及应用<br>12.1.1 光电隔离的工作原理<br>12.1.2 光电隔离器应用设计<br>12.2 功率晶体管工作原理及应用<br>12.2.1 功率晶体管工作原理<br>12.2.2 功率晶体管应用<br>12.3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应用<br>12.3.1 电磁继电器基本原理<br>12.3.2 固态继电器基本原理<br>12.3.3 双路继电器基本原理<br>12.4 PWM工作原理及应用<br>12.4.1 PWM工作原理<br>12.4.2 产生PWM的方法<br><br>第13章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br>13.1 浴室锅炉温度控制系统<br>13.1.1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br>13.1.2 信号采样及处理<br>13.1.3 控制电路原理<br>13.1.4 控制软件设计<br>13.2 智能水温监控系统<br>13.2.1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br>13.2.2 信号采样及处理<br>13.2.3 控制电路原理<br>13.2.4 控制模块软件设计<br><br>第14章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br>14.1 电机分类及其工作原理<br>14.2 常用电机控制技术<br>14.2.1 直流斩波技术<br>14.2.2 脉宽调制技术<br>14.3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br>14.3.1 直流电机的控制原理<br>14.3.2 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br>14.3.3 直流电机驱动程序<br>14.4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br>14.4.1 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br>14.4.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br>14.4.3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分析<br><br>第15章 定时闹铃系统设计<br>15.1 闹铃系统工作原理<br>15.1.1 时钟芯片特点<br>15.1.2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br>15.2 控制电路图<br>15.3 控制软件设计<br>l5.4 系统操作说明<br><br>第16章 遥控小车控制系统<br>16.1 遥控小车系统结构<br>16.2 遥控车工作原理<br>16.2.1 发射电路设计<br>16.2.2 接收电路设计<br>16.2.3 电机控制电路<br>16.3 控制软件设计<br>16.3.1 发送部分子程序<br>16.3.2 接收部分子程序<br><br>第17章 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br>l7.1 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br>17.1.1 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br>17.1.2 信号发生器的结构<br>17.2 硬件电路设计及原理<br>17.2.1 MAX038芯片介绍<br>17.2.2 硬件电路设计<br>l7.2.3 其他电路设计<br>17.3 控制软件及其流程<br>l7.3.1 总体软件流程图<br>17.3.2 MAX038控制程序<br>17.3.3 其他部分程序<br>17.4 系统运行状态分析<br>17.4.1 方波的输出效果<br>17.4.2 三角波的输出效果<br>17.4.3 正弦波的输出效果<br>17.4.4 结果分析<br><br>第18章 雨刮测试系统设计<br>18.1 雨刮测试系统的结构<br>18.2 USB通信技术<br>18.2.1 USB通信技术基本原理<br>18.2.2 USB芯片<br>18.3 控制电路设计<br>18.3.1 USB通信电路<br>18.3.2 控制模块电路<br>18.3.3 测试模块电路<br>18.3.4 串口通信电路<br>l8.4 控制软件设计<br>18.4.1 键盘子程序<br>18.4.2 USB通信子程序<br>18.4.3 电机控制子程序<br>18.4.4 电流检测子程序<br>18.5 系统调试<br>18.5.1 系统测试平台结构<br>18.5.2 系统测试方案<br>18.5.3 系统测试过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