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代对山东运河的管理。明永乐初,朝廷对包括会通河在内的京杭大运河没有设置专职的总的管理人员,是以漕运总兵官兼理河道事。永乐十五年(1417年),“命平江伯陈碹充总兵官,掌漕运、河道之事。是时,又命都督陈恭、侍郎兰芳,继又命尚书刘观、新宁伯谭清、襄成伯李隆等往来提督,员外郎夏济、主事刘文勇等分理。后又命侍郎张信提督,监察御史、锦衣卫千户等官往来巡视,后悉召还”。③就是在漕运繁忙时节,派中央官前往运河各地巡视管理。永乐十九以后,对会通河沿线各处关键地,如济宁闸、徐州洪、吕梁洪、I临清闸等处,由中央派员主其事,“皆三年更代”。④宣德八年(1433年)陈碹死后,仍以漕运总兵官兼理河道。景泰二年(1451年)另设总督漕运都御史,与漕运总兵官同理漕务,而治河职责乃转命漕运都御史兼理。⑤其后有感漕运、河道分理有所不便,天顺元年(1457年)又裁漕运都御史,由漕运总兵兼理河道。然而工部则力主运河分段已有工部派官分段治理,不宜由总兵官兼理河道。天顺七年(1463年)又复置总督漕运都御史,与漕运总兵官共理漕务。成化六年(1470年)漕河淤浅,粮运受阻。七年宪宗鉴于“近年以来,河道旧规,日以废弛,滩沙壅涩,不加挑洗,运船遇浅,动经数旬,转雇盘剥,财殚力耗”。为求有专员统筹河务,同年十月乃命南京刑部左侍郎王恕出任“总理河道”,此是首任总理河道官,亦是明代河、漕分治之始。但次年王恕即还京,改派赴南京户部任职。故首任总理河道官任期未满一年。⑥自后,仍由工部郎中、巡河御史和各省管河按察副史各段管理河道,工部认为:“运河洪、闸有本部郎中一员,主事八员、巡河御史一员。河南黑洋山有参议一员、张秋河道有佥事一员,兖州府同知一员管泉及各府皆有通判一员管河,立法已密。今若专设总理大臣,凡事听其节制,地远难遍,必致辞事,宜勿设使。”于是成化八年(1472年)以后,“自后不设总理之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