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可临证要旨.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44121
  • 作      者:
    孙其新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这样说法也有流弊。因温法只是八法之一,不能包治百病。所以我又进一步说,扶阳是真理,八法勿偏废。
    ——李可批注
    破格救心汤是我学习《伤寒论》逐渐形成的东西,经历了24个春秋,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1959~1962年用了3年时间,误打误撞,感悟出经方基础有效量;第2阶段:1962~1972年用了10年时间,治重症心衰已达十全,垂死心衰生死参半;第3阶段:1972~1979年用了7年时间,师法张锡纯来复汤救治心衰休克的经验,破格救心汤才初具规模;第4阶段:1979~1983年用了4年时间,调入县人民医院救治心、肺、肾三衰,破格救心汤就比较成熟了。
    ——李可年谱
    孙其新《附子丸散简效廉》的发言,我很感动。他今年都60岁了,已经是半打老头了,他能在40岁中风以后,右边肢体偏瘫的情况下,用左手练习写字,而且字写得很工整,看来我们中医界这还是个很特殊的人物。因为他的做法为了复兴中医、复兴古中医这些世人早已忘记的东西,这一点是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所以我要对他所下的辛苦表示感激。
    ——李可点评
展开
作者简介
    孙其新,1947年生,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现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辨证论治的整理和经方的临床应用。私淑医坛精英秦伯未、李可,在《辽宁中医杂志》、《中医药通报》上发表《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李可学术思想探讨》长篇连载,出版《谦斋辨证论治学》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李可是21世纪中医界的大家。作者根据《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上升为辨证理论。全书按李可学术思想体系,由浅入深,分为经方、伏邪、病证关系、外感热病、内伤热证、火不归原、时辰辨证、大气下陷、培元固本、附子用法、小青龙汤、验方百首等。由于本书的编写目的在于把它编写成“中医临床手册”,特就辨证、处方专题做了详尽说明。可供中医业者临床指导,也可作为中医教学参考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1.返璞归真研经方摘要针对“古之一两,即今之一钱”之说,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研究经方的思路:经方的返璞归真;经方的基础有效量;经方的改良;经方的突破;经方是攻克急症的救命仙丹;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李可是21世纪中医界的大家,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鸣世之作。一般急症都是西医的事,然而在李可任职灵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时,急救却是中医科的事。这在全国各医院中可谓绝无仅有的,故被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称为“中医的脊梁”、“当代张仲景”。该书收录其急重疑难验案246例,常有“一剂知,二剂已”的功效,且均为真名实姓,经得起实践检验,这在中医史上堪称一绝。他还坦陈失手的案例,进行由衷地反思,以警示初学者。李可不仅才识过人,而且医德高尚。他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救治穷苦百姓。遇到不识字的病人家属,因不能按医嘱服药,就深夜守候在侧,亲自为病人煎药、灌药,直到脱险方可离去。其著书、做人不拘一格,真实、动情、感人。他打破了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开创了中医一代新风。
    1.1 经方的返璞归真
    李可认为,研究经方要返璞归真。他指出,回顾中医史上,自明代医界流行“古之一两,即今之一钱”之说,数百年来,已成定律。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404页)。李可从经方的剂量、煎服法、冲洗法等方面,发掘经方的不传之秘。
    1.1.1 经方的剂量
    李可认为,汉代一两,合现代15.6 25g。经方以此量治重危急症,可收到一剂知,二剂已,攻无不克之奇效(142页)。现附其验案,以为佐证。
    身麻脚肿一老妇,76岁,右半身麻,膝以下冷,脚肿不能穿鞋,渴不思饮,漱水即唾。睡醒一觉,舌干不能转动,心悸头眩,难再入睡,脉迟细,舌干红无苔。李可予以大剂人参真武汤:附子30g,白术30g,茯苓45g,白芍45g,生姜45g,红参(另炖)15g。3剂后肿退,寐安,舌上生出薄白苔,津液满口。又予大剂补阳还五汤加人附子30g,白芥子(炒研)10g,“全蝎3g.蜈蚣2条(研粉冲服)”,6剂后麻木亦愈(61页)。
    按真武汤原方剂量:炮附子1枚(大者为20-30g),茯苓、白芍、生姜各3两,白术2两。合今之剂量:附子30g,茯苓、白芍、生姜各45g,白术30g。从中可见李可是遵经方之旨,故取效亦捷。
    李可批注白芥子辛温,人肺胃经,非同小可,有大用,为消痰核主药之一,可去“皮里膜外、胁下、筋间凝聚之痰”,消散一切阴凝痰核,如阴疽漫肿、皮下脂肪瘤、风湿结节、甲状腺瘤、淋巴结肿等。推而广之,一切癌肿无非气滞、寒凝、痰聚、血瘀,用之正所谓“层冰不解,化为阴疽,阳光一照,阴霾可散,寒凝立解”之效。注意,用时当置沙锅内高温爆炒,边炒边搅动,炒至全数爆裂(切勿炒焦),然后研末人煎,方可发挥药效。人食芥末,或以芥末油调味,常有一股浓烈辛香辣味,立时窜鼻咽、双目、脑窍,令人涕泪交流,咳嗽出汗、喷嚏连连,确有开宣肺气,驱寒温胃,窜通经络,通窍醒神,除顽麻,止疗痛之功。
    ……
展开
目录
1 返璞归真研经方
1.1 经方的返璞归真
1.1.1 经方的剂量
1.1.2 经方的煎服法
1.1.3 经方的冲洗法
1.2 经方的基础有效量
1.3 经方的改良
1.3.1 乌头剂的改良
1.3.2 附子剂的改良
1.4 经方的突破
1.4.1 突破经方的剂量
1.4.2 突破经方的容量
1.4.3 突破经方的毒量
1.5 经方是攻克急症的救命仙丹
1.6 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1.7 经方的感悟
1.7.1 自学《伤寒论》
1.7.2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1.7.3 我学《伤寒论》的窍门
1.7.4 我对辨证最深的理解
1.7.5 误打误撞的感悟
1.7.6 四逆汤救心衰失败后的思考
1.7.7 -夜所读受益匪浅
1.7.8 两本融合步人仲景之门
1.7.9 研制出破格救心汤
1.7.10 考古“权”的发现
1.7.11 经方派走偏的居多
1.7.12 彭子益对《伤寒论》的认识
1.7.13 时势造就了我
1.7.14 四逆汤可以养阳长寿
1.7.15 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1.7.16 走古中医之路
1.8 奇特的一生

2 伏邪不醒变成痨
2.1 伏邪的概念
2.2 伏邪发病特点
2.2.1 伏邪病史特点
2.2.2 伏邪证候特点
2.2.3 伏邪发病时间特点
2.2.4 伏邪征兆
2.3 伏邪辨证思路
2.4 伏邪治疗规律
2.4.1 伏邪之常法
2.4.2 伏邪的变法
2.5 伏邪是学习难点

3 伏邪作祟多痛证
3.1 痛证验案
3.1.1 头痛
3 .1.2 骨增生类痛
3 .1.3 风湿类痛
3.2 痛证方药
3.2.1 头痛方药
3.2.2 骨增生症方药
3.2.3 风湿方药
3.3 痛证自制方
……
4 病证冲突当从证
5 热病急症汗清下
6 火不归原引火汤
7 肺痨阴阳气血虚
8 血证关键在脾胃
9 浊阴不降高心病
10 中风危证不避麻
11 内伤热证温引敛
12 阴阳盛衰发有时
13 少腹鼓凸大气陷
14 见皮治皮永无期
15 培元固本治未病
16 中医之秘在于量
17 附子用量煎服法
18 附子丸散简效廉
19 重危急症小青龙
20 经时兼收创新方
21 李可年谱
22 后记:智慧之花为执著而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