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还指出:“疫之传有九……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其传变之多端,病情之淹缠,与湿温病颇相符合。特别是吴氏创制的达原饮一类方剂,用于湿温邪踞膜原之证,亦甚恰合。薛氏受此启发,于《湿热病篇》第8条云:“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其组方,实效法吴氏达原饮。又《湿热病篇》第34条云:“湿热证,七八日,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香凉泄,芳香逐秽,俱不效,此邪入厥阴,主客浑受,宜仿吴又可三甲散醉地鳖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柴胡、桃仁泥等味。”从其仿用吴又可三甲散,足见受吴氏学术影响之深。
薛雪正是继承了前贤有关湿热病病因、辨证和治疗的论述,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其所撰《湿热病篇》中,详尽地阐述了湿热病的因、证、脉、治,至此,湿热病的辨证和治疗已蔚成大观,后世始有绳墨可循,厥功甚伟。
一、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
如前所述,薛氏《湿热病篇》继承了前人有关理论和诊疗经验,对湿热病的辨证论治作了重大发挥,丰富并充实了温病学的内容。兹就其主要学术观点和诊治经验探讨如下:
(一)阐发湿热病的病因病机
1.发病因素
一般认为,湿热病的病因是既受湿,又感暑,或湿郁化热所致,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地处卑湿,气候温热,所以湿热为患较多。薛氏对湿热病的发病因素,不但注重外邪的侵袭,更强调机体的内在因素,指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