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温病求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07218
  • 作      者:
    柴中元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医经索微·温病求真:叶天士、吴鞠通温病学说研究》包括“吴(鞠通)氏温病条辨笺正”、“叶(天士)氏温病论案新编”、“作者研究温病文选”三部分。“笺正”结合了作者临床经验,通过理性思辨,对《温病条辨》中的条文予以客观评价;“新编”则对叶氏医案著作中有关温病论案作研究,案论结合,彰明叶氏论温真旨;“文选”则为作者研究叶、吴温病学说之心得,有补于阐明前两部分未尽之义。
    该书通过作者观点的提出,将促进中医学术研究探讨,有助于温病学说之研究并有益于临床应用。《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医经索微·温病求真:叶天士、吴鞠通温病学说研究》适合中医I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笺正】
    1.以上采自《医门法律》,唯原方麦冬去心,吴氏改作不去心为异。古人用药,于修治一项,十分讲究,麦冬生津等药用价值,不在其心,故古有去心之法。鞠通基于诸药莫不有心,用心便有生生不已之意的观点,反复强调麦冬连心用的重要作用,其处方,凡遇用麦冬时,每注明不去心。为简化手续计,不去心未尝不可,但过分夸大麦冬心的作用,以为连心麦冬作用大于去心者,亦是臆想,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宜重经验、轻臆想,而玄谈务去,才能有益于临床。
    2.叶氏治燥,立法清晰,用药简洁,或滋肺津,或养胃阴,或填精血,在法不外乎六,笔者曾有专文析评,文附书末,读者可参④。鞠通治燥,多半抄袭叶氏,但反讥叶氏“不识燥证”,实则吴氏以燥药治燥(观其医案自知),以巴豆峻攻等法,索隐行怪,流人异端,是郑声之乱雅乐,叶氏治燥案散见于《临证指南》燥、咳嗽等门及《未刻本叶氏医案》等书中,邵新甫在燥门后有按说:“燥为干涸不通之疾,内伤外感宜分,外感者,由于天时,风热过胜,或深秋偏亢之邪,始必伤人上焦气分,其法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喻氏清燥救肺汤,及先生用玉竹、门冬、桑叶、薄荷、梨皮、甘草之类是也。”吴氏撰《温病条辨》时仅凭借燥门数案及此按,实是所见不广,吴氏于叶氏治燥未尝深究,而复诌叶氏不识燥证,均由对燥证缺乏正确的理性认识所致,对此,笔者尝撰专文详述,文附书末,读者可参。
    ……
展开
目录
(一)吴氏《温病条辨》笺正
卷首
引言
黄序--喜读《温病条辨笺正》
主要参考文献
附:1.《温病条辨·吴鞠通自序》
2.《温病条辨·凡例》

原病篇
卷一 上焦篇
(法五十八条,方四十六首)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寒湿
温疟
秋燥
补秋燥胜气论(法八条,方六首)

卷二 中焦篇
(法一百零二条,方八十八首,外附三方)
风温湿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

卷三 下焦篇
(法七十八条,方六十四首,图一首。共二百三十八法
一百九十八方)
风温湿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便血咳嗽疝瘕附)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

卷四 杂说
汗论
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
伤寒注论
风论
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
本论起银翘散论
本论粗具规模论
寒疫论
伪病名论
温病起手太阴论
燥气论
外感总数论
治病法论
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
风温、温热气复论
……
(二)叶氏温病论案新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