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病因分类
(1)弥漫性颅内压增高:多由于颅腔狭小或脑实质普遍性的体积增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颅腔内各部位及各分腔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压力差,因此在脑室造影,颅脑CT等摄片检查上,脑组织及中线结构显示没有明显移位。临床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脑膜炎、弥漫性脑水肿、交通性脑积水等造成的颅内压增高都属此种类型。这类患者对颅内压增高的耐受性较大,释放出部分脑脊液后增高的颅内压可见到明显下降,颅内压增高症状可明显好转,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恢复也较快。
(2)局限性颅内压增高:多因颅内某一部位有局限性的扩张病变引起,在病变部位压力首先增高,促使它附近的脑组织受到来自病灶的压力而发生移位,并把压力传向远处,在颅内各分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这种压力差是导致脑室、脑干及中线结构移位的主要动力。神经外科临床上见到的颅内压增高大多数属于此种类型。其原因常见有颅内各种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患者对这种类型颅内压增高的耐受力较低,压力,解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较慢且常不完全,这可能与脑移位和脑受压引起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损害和血脑屏障的局部破坏有关。由于脑局部受压较久,局部的血管长期处于张力消失状态,血管壁肌层失去了正常的舒缩能力,因此血管腔被动地随颅内压的降低而扩张,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有渗出,甚至发生脑实质的出血和水肿,所以即使压力已被解除,神经功能在短期内仍不易恢复。
2.按病变发展分类按病变发展的快慢不同,颅内压增高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
(1)急性颅内压增高:见于急性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血肿、高血压性脑出血等。其病情发展快,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严重,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变化剧烈。
(2)亚急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较快,但没有急性颅内压增高那么紧急,颅内压增高的反应较轻或不明显。亚急性颅内压增高多见于发展较快的颅内恶性肿瘤、转移瘤及各种颅内炎症等。
(3)慢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较慢,可长期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病情发展时好时坏。多见于生长缓慢的颅内良性肿瘤、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等。急性或慢性颅内压增高均可导致脑疝发生。脑疝发生后,移位脑组织被挤进小脑幕裂孔、硬脑膜裂隙或枕骨大孔中,压迫脑干,产生一系列危急症状。脑疝发生又可加重复杂脑脊液和血液循环障碍,使颅内压力进一步增高,从而使脑疝更加严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