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55427
  • 作      者:
    张廷模,肖丹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本考试科目方面的要求有如下变化:在中药学的总论部分新增了“升降浮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中药的功效及主治病证”;各论部分新增了西河柳、浮萍、木贼、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金养麦、木蝴蝶、半枝莲、草果、冬葵子、连钱草、榧子、景天三七、鸡冠花、刘寄奴、黄药子、洋金花、饴糖、红景天、绞股蓝、哈蟆油等40味药物。在中药药剂学部分新增了“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等术语、“常用消毒剂”及“崩解剂的加入方法”,删除了“块状冲剂的制备方法”、“耐压容器要求、阀门系统组成”等内容;中药炮制学总论部分新增了“液体辅料米泔水、黑豆汁的作用与用量”,各论部分新增了补骨脂、牡蛎、西瓜霜的炮制方法,同时删除了鳖甲、竹茹、马兜铃、石膏的炮制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叫药性理论,主要内容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认识了中药的性能,就掌握了各种药物的若干共性或个性,就可以应用中医药理论来选择药物。因此,中药的性能,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药物的依据,历代本草对此高度重视。
    中药的性能与药材的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能是用以描述药物作用的特性,主要以服药后的人体为观察对象;性能的总结要以阴阳、脏腑、经络及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并以药物作用为依据。药材的性状是以药物本身为观察对象,用于描述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征,其主要内容为形状、颜色、气臭、滋味及质地(如轻重、黏润、疏密、软硬和坚脆)等。
    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原理,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因其各具独特的性能。
    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包括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效用,又称中药的功效或功能;中药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等。
    第一节 四气
    一、含义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性。四气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的作用性质,是药物最主要的性能。此外,还有不少药物对人体的寒热病理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自古以来,将其称为平性。
    二、确定依据
    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主要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或凉性,其清热力强者为大寒或寒性,力较弱者,为微寒或凉性。如石膏、知母能治疗高热、汗出、口渴、脉洪数有力等热病气分热证,因而这两种药属于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为温性或热性,其祛寒力强者为大热或热性,力稍次者为温性,力再次者为微温。如麻黄、桂枝能治疗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及脉浮紧等风寒表证,因而这两种药物属于温性。这是确定药性的主要依据。
    ……
展开
目录
中药学部分
中药药剂学部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