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经治疗双眼干涩症状改善,视力略提高。
按语:泪液如同润滑剂,对眼睛表面有持续的保护作用.每一次的眨眼动作都可使泪液重新分布,泪液不但能湿润眼球,而且含有抗菌和营养的成分。如果泪液分泌减少或蒸发过快,这些作用就减弱或消失,眼睛就会有干涩、易疲劳、异物感、烧灼感等,甚至伴有眼痒、畏光、视力模糊及眼部充血。
干眼症一般分为:蒸发过强型、分泌不足型和混合型。常见的病因有:长期在中央空调系统,或高温燥热环境中工作;计算机工作者、职业驾驶长时间注视定点;经常佩戴隐形眼镜、接受过激光屈光近视手术;服用药物如利尿剂、抗忧郁、抗高血压及抗组织胺(感冒及过敏患者可能会使用)等;眼部病变如泪腺原发性病变及其神经传导障碍、重度角膜结膜病、睑裂闭合不全;维生素A缺乏等。
根据中医玄府理论,玄府乃指腺体,如汗腺之类。眼中泪液分泌在于泪腺、副泪腺,邹老师认为干眼症治疗在养阴基础上采用宣通眼部玄府之法,可达润泽之效。还认为目前空调、电脑使用不当,导致眼球表面泪液蒸发过度,故临床上常嘱患者汤药蒸气先熏目,然后内服。一诊处方中生地、石斛、南沙参、南北沙参、百合、桑叶养阴;蚕沙含维生素A之功;浮萍、西河柳宣通玄府发汗利水;淮小麦、炙甘草、柏子仁、酸枣仁安神除烦;桔梗、香附、威灵仙温阳行气活血;枸杞子、黄精滋阴明目;处方养阴与发汗同处,寒温并用,有走有守,相得益彰。二诊复诊述服药后胃部稍有不适,去桔梗,加石菖蒲通窍。考虑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属升散,故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及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而现代药理认为桔梗所含桔梗皂苷对胃黏膜的刺激,可引起轻度恶心,甚至呕吐.夏枯草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本草衍义补遗》谓其有补养血脉之功。三诊处方瞿麦、篇蓄、朱灯心针对小便短赤,夜寐欠安。关于瞿麦一味,在《神农本草经》、《药鉴》、《景岳全书》、《本草经疏》等均提及其除湿热,能明目去翳。(选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验案)
第十节火疳(前部巩膜炎)
火疳,又名火疡。其临床特点为白睛深部向外突起一紫红色结节,推之不移,压痛明显,周围布有紫赤血脉。诊断依据:①患眼疼痛,畏光,流泪;②白睛里层起结节,呈圆形隆起,或融合成环,色紫红,推之不动,疼痛拒按。本病常单眼发病,病程长,易反复,失治或误治常可危及黑睛、黄仁,致白睛青蓝、Q膜侵睛或并发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