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检验科诊疗常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56561
  • 作      者:
    徐英春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检验科诊疗常规(第2版)》根据检验技术的发展和检验管理流程的完善,应用了更多新技术、新方法。全书根据检验医学学科分为三大部分,共涉及临床化学与免疫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和临床微生物检验项目及操作技术279项。全书对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标本要求、方法与原理、仪器、试剂、操作步骤、性能参数和参考值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常规工作方法和技术。
展开
精彩书摘
    【临床意义】
    1.低切变率全血黏度
    (1)结果增高:表示全血黏度增高,血液流动性差,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影响器官与组织细胞的血液灌注,如冠心病与心肌梗死等。
    (2)结果降低:多由于低HCT造成,是血液稀释造成,如贫血、肿瘤等。
    2.高切变率全血黏度
    (1)高切变率黏度正常:表示红细胞的变形性和取向正常,血液在高切变率下的黏度适当。
    (2)黏度增高:表示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导致红细胞在血流中的流动取向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增加了高切变率的全血黏度,即影响血液的携氧和释放功能。同时也会引起其他血液有形成分的异常改变,如因异常的血流使血小板受损,激活血小板,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如因红细胞硬化取向改变,使正常的血液中心轴流性改变,白细胞由血流中心被挤到血流的边缘,增加与血管壁接触,从而导致白细胞的流变性改变,阻塞血流,使微循环发生障碍。
    3.血浆黏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数量和特性,尤其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影响。
    (1)血浆黏度增高:表明血浆蛋白浓度增加,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增高或血脂增高。可直接影响血氧的传输速度,使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受影响,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继而引起缺血,代谢产物堆积,最终引起全血黏度增高和一系列的血液流变性改变。
    (2)血浆黏度过低:多由于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如肾病、肿瘤。
    4.全血还原黏度HCT作为主要的因素,对全血黏度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消除HCT对血液黏度的影响,引入了全血还原黏度的概念。
    (1)压积正常,全血黏度正常,还原黏度增高,提示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实际血黏度增高。
    (2)压积偏高,血黏度偏高,还原黏度正常,提示实际黏度正常。
    5.ESR方程K值利用方程式来表达ESR与HCT的关系,以获得更符合实际的ESR。根据ESR和ESR方程K值的对应关系来分析ESR、HCT和红细胞聚集性三者的关系。
    (1)ESR正常,K值正常,表明ESR与红细胞聚集均正常。
    (2)ESR正常,K值增大,表明HCT增加,较高的HCT使ESR表面上处于正常范围,但实际上ESR增加,红细胞聚集性也高。
    (3)ESR增加,K值正常,表明HCT降低,较低的HCT使ESR表面上加快,实际上ESR与红细胞聚集性均正常。
    (4)ESR增高,K值增大,表明ESR增快,红细胞聚集性增高。
    6.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在流动的血液中,细胞间具有相互排斥的力,防止红细胞聚集。当血液在静止状态下,红细胞在血浆中即发生聚集,相互形成网络,构成红细胞聚集体。这种红细胞网络具有一定的强度,当推动血液流动的切应力大于此强度时,血液在开始流动时,这种红细胞聚集的状态解除,红细胞的这种特殊性称为红细胞聚集性。一般红细胞聚集指数换算:全血黏度值(低切变率)/全血黏度值(高切变率)。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外周血管疾病、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等。
    7.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膜是一种双分子生物膜,它使正常的红细胞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当红细胞通过比它自身直径要小得多的毛细管时,可以很容易地发生变形,顺利地通过微血管。红细胞在切应力作用下改变的能力称为红细胞的变形性。红细胞变形指数可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变形性异常主要见于溶血性贫血、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
    8.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一红细胞聚集指数/HCT。红细胞电泳指数降低见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临床化学与免疫检验
1.肌酐(Cr)测定
2.尿肌酐(U-Cr)测定
3.尿素(Urea)测定
4.尿尿素(U-Urea)测定
5.尿酸(UA)测定
6.钾(K)测定
7.尿钾(U-K)测定
8.钠(Na)测定
9.尿钠(U-Na)测定
10.氯(C1)测定
11.尿氯化物(U-C1)测定
12.脑脊液氯化物(CSF-C1)测定
13.总二氧化碳(TCO2)测定
14.葡萄糖(Glu)测定
15.脑脊液葡萄糖(CSF-G1u)测定
16.尿总蛋白(U-Pro)测定
17.尿微量白蛋白(UMA1b)测定
18.总钙(Ca)测定
19.尿钙(U-Ca)测定
20.无机磷(P)测定
21.尿磷(U-P)测定
22.胱抑素C(CysC)测定
23.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24.总蛋白(TP)测定
25.白蛋白(A1b)测定
26.前白蛋白(PA)测定
27.总胆红素(TBil)测定
28.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
2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
3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
31.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
32.乳酸脱氢酶(LD)测定
33.总胆汁酸(TBA)测定+
34.胆碱酯酶(ChE)测定
35.腺苷脱氨酶(ADA)测定
36.总胆固醇(TC)测定
37.甘油三酯(TG)测定
3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
3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
40.载脂蛋白A1(ApoA1)测定
41.载脂蛋白B(ApoB)测定
42.脂蛋白a[Lp(a)]测定
4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
44.游离脂肪酸(FFA)测定
45.脂肪酶(LIP)测定
46.淀粉酶(AMY)测定
47.血氨(Amon)测定
48.乳酸(LA)测定
49.脑脊液蛋白(CSF-Pro)测定
50.肌酸激酶(CK)测定
51.肌酸激酶MB质量(CK-MBmass)测定
52.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
53.肌红蛋白(Myo)测定
54.N末端钠尿肽原(NT-proBNP)测定
55.糖化白蛋白(GA)测定
56.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测定
57.镁(Mg)测定
58.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
59.血气分析
60.苯巴比妥(PHON)测定
61.苯妥英钠(PTN)测定
……
第二篇 临床基础检验
第三篇 临床微生物检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