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
1.低切变率全血黏度
(1)结果增高:表示全血黏度增高,血液流动性差,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影响器官与组织细胞的血液灌注,如冠心病与心肌梗死等。
(2)结果降低:多由于低HCT造成,是血液稀释造成,如贫血、肿瘤等。
2.高切变率全血黏度
(1)高切变率黏度正常:表示红细胞的变形性和取向正常,血液在高切变率下的黏度适当。
(2)黏度增高:表示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导致红细胞在血流中的流动取向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增加了高切变率的全血黏度,即影响血液的携氧和释放功能。同时也会引起其他血液有形成分的异常改变,如因异常的血流使血小板受损,激活血小板,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如因红细胞硬化取向改变,使正常的血液中心轴流性改变,白细胞由血流中心被挤到血流的边缘,增加与血管壁接触,从而导致白细胞的流变性改变,阻塞血流,使微循环发生障碍。
3.血浆黏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数量和特性,尤其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影响。
(1)血浆黏度增高:表明血浆蛋白浓度增加,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增高或血脂增高。可直接影响血氧的传输速度,使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受影响,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继而引起缺血,代谢产物堆积,最终引起全血黏度增高和一系列的血液流变性改变。
(2)血浆黏度过低:多由于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如肾病、肿瘤。
4.全血还原黏度HCT作为主要的因素,对全血黏度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消除HCT对血液黏度的影响,引入了全血还原黏度的概念。
(1)压积正常,全血黏度正常,还原黏度增高,提示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实际血黏度增高。
(2)压积偏高,血黏度偏高,还原黏度正常,提示实际黏度正常。
5.ESR方程K值利用方程式来表达ESR与HCT的关系,以获得更符合实际的ESR。根据ESR和ESR方程K值的对应关系来分析ESR、HCT和红细胞聚集性三者的关系。
(1)ESR正常,K值正常,表明ESR与红细胞聚集均正常。
(2)ESR正常,K值增大,表明HCT增加,较高的HCT使ESR表面上处于正常范围,但实际上ESR增加,红细胞聚集性也高。
(3)ESR增加,K值正常,表明HCT降低,较低的HCT使ESR表面上加快,实际上ESR与红细胞聚集性均正常。
(4)ESR增高,K值增大,表明ESR增快,红细胞聚集性增高。
6.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在流动的血液中,细胞间具有相互排斥的力,防止红细胞聚集。当血液在静止状态下,红细胞在血浆中即发生聚集,相互形成网络,构成红细胞聚集体。这种红细胞网络具有一定的强度,当推动血液流动的切应力大于此强度时,血液在开始流动时,这种红细胞聚集的状态解除,红细胞的这种特殊性称为红细胞聚集性。一般红细胞聚集指数换算:全血黏度值(低切变率)/全血黏度值(高切变率)。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外周血管疾病、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等。
7.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膜是一种双分子生物膜,它使正常的红细胞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当红细胞通过比它自身直径要小得多的毛细管时,可以很容易地发生变形,顺利地通过微血管。红细胞在切应力作用下改变的能力称为红细胞的变形性。红细胞变形指数可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变形性异常主要见于溶血性贫血、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
8.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一红细胞聚集指数/HCT。红细胞电泳指数降低见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