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显著的 下降,主要应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即减少含胆固醇食物的摄人和控制 吸烟 等,减少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改变,摄人的脂肪含量及食物总量增加,蔬菜和 水果 的比例偏低,致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 在生活改善的同时,应注意不要贪食肥甘美味,以防止高血脂、高血糖和 冠心 病的发生。人们每日摄人的总热量,依体力活动多少而定。体力活动多,就需要 较多 的热量。如果体力活动少,摄人总热量多,就会升高血脂,增加体重。如 果每日 摄入的总热量过高,或者经常暴饮暴食,进食大量动物脂肪、蛋白质、糖、胆固 醇等食物,活动量又较少,即可引起高脂血症,使身体肥胖超重c倘若体重 超过 标准的30%,糖尿病、胆囊炎、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病将明显增加。国人好饮。节日里,亲朋相聚,少量饮点酒,有提神助兴之功。一般 认为,少量饮酒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阻止血栓的形成,还可提高血中的高密度 脂蛋 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壁脂质的沉积,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但世界 卫生组织专家组并不推荐饮酒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措施,因为饮酒对心血管 系 统利少弊多。长期或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和肝脏的负担,可直接损伤心 肌,造 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加重或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增加猝 死发 生率。过量的酒精亦可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使肝脏对胆同醇、甘油二三酯 的分解 功能减弱,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i酯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况 且 过量饮酒除可能引起个人的高血压、肝硬变、胃癌、心肌损伤和意外事故 等而 增加总死亡风险外,还会造成一些经济的、精神的以及社会的问题。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少量饮酒也并非不宜,关键在于防止一次大 量饮 酒及长期过量饮酒。如有饮酒习惯者,建议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 20 克(约合40度白酒l两),女性则应少于10克(约合40度白酒半两)。少量 葡萄酒虽对人体有一定益处,但也不能长期饮用,更不可误将其作为预防 冠心 病的措施。而如果已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包括糖尿病在 内时,则最好不要饮酒,特别是应禁饮白酒。一般来说,男性冠心病患病率高于女性,这种差别主要发生在女性绝 经之 前。女性绝经之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男性轻,且进展缓慢;绝经以 后发 展加快,并迅速赶上男性。一般认为这种差别和女性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 关,女性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明显减弱,所以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另外,男 性生活中吸烟、工作竞争性强、精神紧张等因素比较多,也是造成男性冠 心病 串病率高的一个原因。一提到冠心病,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那些电视剧中的老干部、老知识分 子,每遇情绪激动时常有双手紧捂胸口、猝然倒地的情形。于是人们往往把冠 心病 与白发苍苍的老人联系起来。一般而言,40岁以前冠心病患病率很低,40 岁以 后开始增多,且每增加10岁约增加1倍。但这并不意味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是中年以后才开始形成的。当病人出现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时,其冠状动脉 粥样 硬化病变和管腔狭窄的程度已到了中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可见于幼儿 期,这时病变很轻且可以消退。动脉粥样硬化自幼年已有发生,而且是随年龄 增加 而逐渐进展的自然衰老现象。所以,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变化不是必要条 件,预 防必须自幼年开始,要坚持不懈。虽然年龄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并非老年人必然患冠心病。许多老 年 人死亡后的尸检发现其冠状动脉内膜光滑,并没有任何病变,有的仅有很 轻微 的改变,但不影晌心脏的供血,所以生前可无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相反,20~30 岁的人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却并不少见。因为患冠心病的危险 因素 很多,而高龄只是其中一个危险因素,所以不能断然地认为老年人就必然 会患 冠心病。冠心病病人在寒冷季节及气候转换期病情常加重,心绞痛在冬季较夏 季 发作频繁,病人常在遇冷或迎风行走或骑车时发作心绞痛。根据北京地区 的资 料统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每年有两个高峰期,即11月至翌年1月和3~4 月,两者均是季节转换时期,冷空气活动频繁。1月份,时值隆冬,气温最低; 3月、4月份天气乍寒乍暖,气候多变。寒冷刺激易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增高,心率 持续加快,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P44-P4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