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即使血液中有足够的胰岛素,但细胞无法对其做出反应,不能正常转化葡萄糖,而出现细胞供能不足的是2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血液中血糖值太高会损伤血管细胞,引发糖尿病性的动脉硬化和末梢循环障碍性血管病,因此糖尿病容易并发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以及手脚麻痹,易感染细菌(即“糖尿病足”)。
高胆固醇血症使血管硬化,引发“动脉硬化”
动脉承受较大的血流压力,随着压力的增大,血管壁会反应性增厚。胆固醇是血管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保护血管的作用。但是,血管内侧壁损伤后,多余的胆固醇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病理性变硬,这就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生后,血液流动阻力变大,血压会进一步升高。
糖尿病会加重动脉硬化,同时也容易损伤脑、心脏、肾脏等脏器的血管。
心脏冠状动脉变细引发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心脏的冠状动脉变细,使运送氧分和营养给心肌细胞的血液循环阻力变大。血液循环不畅,心肌细胞因缺氧会出现胸前疼痛症状,这就是心绞痛。出现一过性轻度的心绞痛时,服用硝酸甘油会使疼痛消失。但是在变细的血管内硬块(血栓)持续堆积,会加重心肌细胞的缺氧状态而出现心肌死亡,这就是心肌梗塞。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这种不可逆转的损害就会导致死亡。
脑动脉阻塞引发的“脑梗塞”
脑是一刻也不会休息地指挥全身活动的司令部,它需要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但是,动脉变硬变窄的话,脑部血流不畅,就会出现一些因脑部供能不足而引起的障碍。
如果有血栓形成并堆积在脑动脉,就是脑梗塞。由于脑梗塞而造成的氧和营养物质不足,会导致脑神经细胞死亡,出现手脚麻痹、不能活动的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
脑内血管破裂引发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壁受到损伤易发生破裂。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等原因所致的脑内血管破裂出血,破裂的血管可能是深部血管也可能是浅表血管。如果在脑血管某个部位有动脉瘤的话,这个部位就容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表面部位的动脉破裂出血。这是一种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导致死亡、容易留有后遗症的脑血管损害。
脑内血管损伤也会诱发“健忘症”和“认知功能障碍”
健忘症或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脑血管受损而引起的。欧美人得健忘症和中老年痴呆症(Alzheimer)多数是由遗传因素所致,而日本人主要是因为脑血管受损而引发。
大脑的“海马”区是与人类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精神高度紧张时,因血管收缩而出现血液运行不畅,就会导致海马神经细胞死亡。这些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就不能建立新的记忆,或者那些被积蓄的记忆很难再回想起来,这就是健忘症和认知障碍发生的原因。为了预防健忘症和认知障碍,平时应该多做一些锻炼脑部血管使之变得结实的活动,比如多笑,多说话,多活动身体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