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反思,基于对中国戏剧理论界迷误的“剥视”
一、怀疑与思考
二、借鉴与发展
第一章易卜生社会剧的审美特质探研
第一节 西方戏剧理论界对易卜生剧作的两种看法
第二节 萧伯纳“易卜生主义”的迷误及其根源
第三节 《罗斯莫庄》-易卜生“最深刻”的社会剧
第二章阿瑟·米勒社会剧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社会剧的内在特质
第二节 社会剧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推销员之死》——社会剧理论完美的实践诠释
第三章中国“五四”时期的问题剧
第一节 胡适“易卜生主义”的迷误及其根源
第二节 “五四”问题剧的特点与创作模式
第三节 中国戏剧理论界对“五四”问题剧的两种态度
第四章 “五四”问题剧的传统是如何传承的?
第一节 宣传剧、政策剧——“五四”问题剧的畸形变异
第二节 曹禺、夏衍——不该被列入“问题剧”
队伍的剧作家
第三节 “五四”问题剧传统的当代继承与断裂
结语反思,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一个世纪以来,主流批评界以强大的势力构筑了一个特定的[阅读视界],左右和影响了中国的理论界、创作界以及中国的观众。这个占据着权威地位的理论批评本身却存在着巨大的迷误。《对中国问题剧传统的反思》立足反思,在理性和审美地剥视中国戏剧理论界的[荒谬性]的点上,对中国问题剧传统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探讨。
展开